6月26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天津市—莫吉廖夫州教育合作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莫吉廖夫州执行委员会副主席斯特拉哈尔,教育总局第一副局长洛什克维奇,莫吉廖夫国立大学校长杜克,白俄罗斯-俄罗斯大学副校长沃洛吉娜,国立食品和化学技术大学副校长阿库利奇,天津市副市长张玲,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副书记刘怡蔓,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左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曹汉军,天津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曲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刚,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王敏,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等出席论坛。中白两国教育机构20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莫吉廖夫国立大学校长杜克主持。
开幕式上,张玲在致辞中指出,天津科教资源丰富,目前正在打造“留学天津”品牌,建设一流的国际中文教育基地,努力将天津建设成为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之一。期待更多的白俄罗斯留学生来到天津,成为中白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共同谱写中白友好合作的新篇章。天津—莫吉廖夫州教育合作论坛是“天津市与莫吉廖夫州深化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两地落实该计划的具体行动和深化两地教育交流合作的新起点。期待双方以此次教育合作论坛为契机,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加广泛务实的合作。一是推动资源融通。探索教材共研、课程共建和平台共享,推进中外学术成果的互参互鉴,促进专家学者的互联互通。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引入教育合作项目,推动“产学研用创”一体化,为中白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主题研讨成果展示、文化传承、比赛竞赛和创新创业等活动,扩大合作领域,增进民心相通。
斯特拉哈尔在致辞中表示,教育合作为两国青年学者交流互鉴、传承白中世代友好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两国人民的高度互信。近年来,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已成为白俄罗斯特别是莫吉廖夫州的重要战略之一,莫吉廖夫州与中国教育机构共签署30多份教育合作协议。中白教育合作具有互利性,未来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希望通过论坛这一国际对话的平台,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为深化两市、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李迎迎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天外白俄罗斯语专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交流、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以及与白俄罗斯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情况。她表示,莫吉廖夫州与天津市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双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更为两国青年学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天外将继续深化与莫吉廖夫国立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合作,共同举办高质量的学术研讨会讲座以及相关文化活动,推动双方在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科研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分别与莫吉廖夫国立大学签署校际间合作协议。天津外国语大学与白俄罗斯-俄罗斯大学签署校际间合作协议。
开幕式结束后,双方与会代表分别围绕“中白两国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机制”“在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型专家领域的合作”“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流发展战略”四个议题进行研讨。刘怡蔓、张金刚、周红蕾、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罗学刚、天津农学院教务处处长王远宏、天津师范大学部校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晨分别作主旨发言,并得到与会人员的积极回应。
刘怡蔓表示,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鲁班工坊建设,做强“留学天津”品牌,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近期还将出台加强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等两项工作的具体方案,不断形成“国际学生有规模、国际中文有地位、国际办学有品牌、国际培训有特色”的教育对外开放新局面,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蓄势储能。希望通过论坛搭建的平台,互相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借鉴行之有效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强化教育链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不断提升教育服务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周红蕾在介绍学校学科建设、国际化办学和国际中文教育等校情的基础上表示,依托学校白俄罗斯语专业和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优势,学校每年承接大量白俄来访团组,或派出志愿者为来访团组提供服务,连续两年与莫吉廖夫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两市教育合作论坛,助力天津与白俄罗斯教育交流与合作。
通过本次论坛,与会嘉宾共同分享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前期合作成果等,并对新的合作机遇与计划进行了梳理。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加深交流、加强沟通,积极落实天津市与莫吉廖夫州深化合作“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具体的合作交流项目将研讨成果落到实处,为新时代进一步发展两国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打造中白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