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育人,润物无声;服务育人,育人无形。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功能,扎实推进教学实验设备更新,积极创造人才培养的“硬条件”与“软环境”。学校充分利用大规模设备更新项目资金,完成35台(套)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室仪器等设备更新,新学期初,全新的现代化教学实验环境为师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教研提供了便利条件,不断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的幸福感。
新建智慧教室满足现代教育对多样化、个性化、沉浸式学习的需求,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智慧教学模式,实现师生跨校区互动,置身同一课堂,推动教育数字化迈向新高度。
“数智空间实验室”集合大数据、元宇宙、云计算等数智技术,把思政课通过展览、VR、网络平台等多形式展示,为学生打造“身在场景中”的视听感受。“一带一路”数智经贸创新实验室引进智能财务工作站、全链路数智营销实验台,建设7门数智课程,培养具备“专业能力+数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新文科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支持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个性化教学、自主式学习和训练,全方位支持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体验,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注入新的动力。
新建实验室部署了全新的录播设备、智能交互与各类数字化终端等新型设备,画面清晰度、运行与计算速度和操作便捷性大幅提升,为数字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力支持。
大语言模型参考咨询舱、自助文献提取设备、多语种多功能信息共享学习空间以技术赋能智慧化图书馆建设,推进学校教学科研与知识共享。
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建设翻译引擎、新一代AI口译实战和教学系统,营造了全方位、多功能、沉浸式体验的翻译教学环境,加速培养新时代高素质的语言服务人才。
今后,我校将继续做好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更新,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推动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文字/通讯员 魏雨柱 摄影/记者 顾洋 内容审核/冯鹏 蒋天皓 王济军)
(网页编辑/庞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