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我们从天外社区读书节启航!

来源:图书馆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04-23 阅读量:10

十二年前,“天外书单”从“图图”出发,带着师友的第一声问候,跨越河山万千,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后的每年夏天,当两千余名新生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这份特殊的天外礼物如期而至。


十年磨一剑。“天外书单”作为我校思政工作特色品牌,曾获首批天津市高校思政工作“一校一品”项目和教育部首批思政精品项目,受到新华社、人民网、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当天,由图书馆、学工部联袂打造的社区读书节火热开幕,开启“智慧阅读+文化体验”的书香之旅。





   数字赋能,让知识无界流动





近年来,图书馆为社区书苑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歌德电子图书借阅机、墨水屏阅读器等智慧设备进驻学生宿舍和社区服务大厅,安排老师定期维护,打通学生学习通道的最后1米。


启动仪式上,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李进欣、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焦宁为“寓见”社团学生骨干赠送经典好书,《为什么是中国》《中华民族:积淀五千年的文化自信》《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西南联大通识课》皆是“天外书单”中的爆款荐品,这些书籍可同步嵌入智慧阅读资源设备,实现纸质阅读与数字化资源的有机衔接。图书馆老师就设备资源及使用作详细介绍,海量书籍、期刊及报纸等任你选读,同时还可实现追踪阅读轨迹,生成学习数据,让知识管理从经验驱动迈向科学集成。


   体验润心,让文脉有形有样






图书馆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分享《当下的启蒙》《修复一本书,唤醒尘封的故事》,打破传统讲坛边界,让思想碰撞在生活场域自然发生,以书会友,启智润心,连通师生阅读的桥梁。


古法造纸体验课堂上,同学们以指尖触摸文明脉动,解码“纸寿千年”的文化奥秘。当大家亲手捞浆成纸、覆帘沥水时,每一道工序都在重构“书籍诞生”的时空对话——从蔡伦改进的树皮麻头,到今日捧读的墨香书页,千年文脉在掌纹间完成跨时空接力。沉浸式实践体验,启发同学们厚植文化基因,深刻认识到典籍不再停留于静态文本,而是可触摸、可创造的生命体验,为构建“阅读+”育人生态增强历史纵深感。


   机制护航,让成长有径可依



玉兰书苑作为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致力于学习型社区创建,依托图书馆智力、技术、资源、设备等赋能支持,不断完善读书沙龙、人文讲座、实践工坊等模块机制。


聚焦学校人才培养战略方向,推进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赋能“天外书单”价值重构和迭代升级。发挥学院专业特色,整合育人资源力量,培育“读书+党建”“读书+外语”“读书+音乐疗愈”等“一院一品”项目,引领校园读书学习新风尚,打造书香随处可遇、成长触手可及的“15分钟学习圈”,构建青年健康成长新生态。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天外书单”十载沉淀再启航,以天外人特有的方式激励天外青年学生向光而行、向上生长,努力做到“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涵养高尚志趣和品格,锤炼过硬本领,将小我融入大我,勇担时代使命。


(来源/图书馆 党委学生工作部 党委宣传部 文字/通讯员 古艳楠 马鑫 凌震埼 张晶莹 摄录/郭亚维 蒋天皓 学生记者/王宇晨 崔梓萌 陈冠宁 出镜/万昭麟 胡志远 梁珈均 聂文慧 杨茗琀 编审/蒋天皓 张璟萱 孙阿依诺 内容审核/冯鹏 蒋天皓 焦宁)

(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