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并提出殷切期望。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习近平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
新疆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
来信收悉。你们响应党的号召到西部边疆地区教书育人,在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身也得到历练和成长。
这些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志愿服务,无私奉献,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五四青年节就要到了,向你们和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祝贺。
习近平
2025年5月2日
二十余载薪火相传,我校始终与祖国西部建设同频共振,积极响应“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政策,累计选拔输送109名青年志愿者奔赴新疆、西藏、甘肃、贵州、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在基层青年工作、服务乡村建设、乡村教育、乡村社会治理等岗位上贡献青春,越来越多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选择继续扎根这片热土。一批批西部计划志愿者怀揣“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以奋斗姿态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业,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意义与价值。
从天山脚下,到海河之畔,越来越多的天外学子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为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早在15年前,学校就选派了3名大学生志愿者到和田地区策勒县开展(维汉)双语支教一年。自2019年9月至今,学校又选派了三批共计244名师生赴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开展支教工作,以2024年为例,天外支教团成员承担了于田一中、于田四幼、2450名学生的思政、教学、教务等工作,他们积极发挥我校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专业优势,采用“互联网+外语”方式,通过集体备课、跟岗听课、每周简报、每月复盘等方法,推动教学由“传统课堂”向“优质、深度课堂”转变,累计完成教学2760课时,撰写教案、批改作业及试卷42560份,撰写简报、会议记录等20余万字。开展的“五个一”活动(交一个手拉手好朋友、写一封手拉手交友信、寄一本好的书报或文具、为朋友做一件好事、看望一次好朋友)、“心愿树.感恩墙.希望花”等特色活动让全体支教师生与边疆少数民族学子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无论是当地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工程,都留下了天外人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担当谱写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篇章。
天外西部计划志愿者及在校师生学习热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回信精神
校团委书记梁燕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志愿者的殷切嘱托,让人振奋,深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共青团是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多年来,在校党委的亲切关怀下,我校一批批团员青年选择西部计划,扎根西部边疆,服务基层一线,让青春年华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激发学校团组织活力,推动共青团工作质量提升,切实增强共青团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不断提升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号召更多团员青年深入农村,深入社区、深入基层一线,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求索荣誉学院团委书记、团干部张倩
谢依特小学支教团队用脚步丈量边疆热土,用知识浇灌民族幼苗,生动诠释了五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作为新时代的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为指引,在育人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的思想火种,组织学生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引导毕业生把职业规划融入国家发展。让“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宣言,在新时代续写更加壮丽的奋斗诗篇。
国际商学院团委书记、团干部张燕
作为高校基层学院团委书记,我深感立德树人责任如山。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殷切期望,引领着我们必须将思政教育与社会责任有机融合,既要培育青年精研专业本领,更要引导毕业生厚植其家国情怀,主动奔赴西部、乡村、基层,让青春智慧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们将始终铭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把青春奋斗汇入时代洪流,着力培养知国情、懂乡情、勇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征程注入生生不息的青春动能。
2021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崔文颖
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7级毕业生,2021-2024年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一师。
作为一名曾经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令我倍受鼓舞。过去三年,我以立德树人为准则,以尽己所能干实事为人生信条,携手西部计划志愿者在田间地头、河滩街道、社区医院、企业学校留下了一抹浓墨重彩的红色。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更是让我坚定未来的职业选择,我将以身入基层,以心护民利,以情聚民心,脚踏实地,履职尽责,俯身耕耘,谱写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
2023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续缘缘
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2019级毕业生,2023年至今服务于共青团和田地区委员会。
作为一名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的西部计划志愿者,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我们这一代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在西部广袤大地上书写着“到祖国最需要处建功立业”的青春答卷。我将继续充分发挥“语言+专业”优势,用真情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以饱满的热情做好边疆地区基层青少年工作,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2024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王承暄
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0级毕业生,2024年至今服务于黑龙江省黑河市五大连池市和平镇人民政府,已选择续签。
作为一名正在参与西部计划的青年学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让我更加坚定了以奋斗为楫,在奉献中淬炼成长底色的决心。扎根基层的工作让我深刻领悟到,青春的含金量,并不在于办公楼的高度,而在于泥土的深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生态保护的“最前沿”、基层治理的“深水区”不断锤炼本领,让成长经得起风沙磨砺、扛得住岁月沉淀,在这片东北黑土地上不断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
2024届西部计划志愿者 陈亚晴
国际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20级毕业生,2024年至今服务于新疆双河国投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已选择续签。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给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回信,我备受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追梦路上的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很幸运能有这样的机会来到祖国西部,让我用跨越3800多公里的西部情缘将赛湖与渤海紧密联系起来。今后,我将继续在本职岗位上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的青春态度。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李多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祖国边疆,将青春融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去”的生动诠释,作为天外青年,应以他们为榜样,厚植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精湛外语能力、练就全面综合本领,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用青春行动回应“强国有我”的时代召唤。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日语学院学生王啟樊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给青年回信,对广大青年寄予殷切期望,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深觉使命重大,作为学生骨干,我们更应该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融入服务同学中,引领广大天外青年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将青春篇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将理想信念融入基层实践中,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市“青马工程”第八期培训班学员、亚非语学院学生 王馨慧
我认真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寄语,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青马学员,更应该以身作则,发挥示范作用,当好思想引领的“领头雁”,基层实践的“排头兵”。同时作为一名外语人,我将不断提升语言能力与跨文化沟通素养,努力成为中外交流的桥梁。无论身处何地,我都愿把青春和热忱投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青春力量!
校“青马工程”第七期培训班学员、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学生 吴彤墨
春潮涌动处,扬帆奋进时。作为一名外语人,我们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使命,更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的誓言,激荡出强国建设的青春力量。我立志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练就过硬专业本领,既要在国际传播中当好文化使者,更要扎根基层做好民间外交纽带,让青春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绽放光彩!
英语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21级在校生 冯祎彬 已报名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读着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字句似暖流浸润心田。谢依特小学教师们以青春为笔,在离边境线47公里处书写教育传奇,令我深受触动。作为2025年西部计划报名者,“到西部去”的誓言早已烙印心间。志愿服务非空谈,需以行动践行。我曾捐髓救人,深知奉献的分量,西部计划恰是我延续奉献的桥梁。总书记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天外青年定会铭记嘱托,带着母校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奔赴西部,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国际传媒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2021级在校生 古再丽努尔·巴拉提 已报名2025年西部计划志愿者
习近平总书记给戍边支教志愿者的回信,饱含对新时代青年的期许。身为共青团员,我曾在疏附县木什乡红领巾课堂,为乡村孩子辅导课业,讲述红色故事、开展科普实验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与创新思维。孩子们眼中求知的光,让我深感青年责任。这段志愿经历,让我坚定了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信念。今年我报名西部计划,立志重返新疆,扎根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定不负总书记嘱托,争做“四有”青年,为中国式现代化书写青春担当。
(编审/蒋天皓 罗焱匀 内容审核/冯鹏 蒋天皓 臧小芳)
(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