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和天津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5月8日,我校召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党政班子成员、系(专业)负责人、就业专员以及毕业班辅导员参会。
周红蕾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效连接点,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党之大计、国之大计的角度来抓好学校的就业工作。
周红蕾强调,要充分认识到做好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抓好三个关键: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就业形势,抢抓就业攻坚期。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一把手”的责任,定期召开就业专题推进会、调度会,分析研判形势,将工作责任层层落实到人,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二是要聚焦关键环节,把握重点任务,提质增效促就业。全校上下要深化政校企联动机制,做实供需精准对接、优化招聘服务模式,提升岗位供给质量、激活校友协同动能。三是要坚持精准施策,突出重点帮扶,优化服务稳就业。要聚焦学生“急难愁盼”问题,精准把脉,分类施策。各学院要建立就业帮扶工作台账,落实“三个优先”“三个三”要求,实行“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动态管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大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做到帮扶学生“零距离”。
李迎迎对学校近期就业工作表示肯定,并强调全校上下要积极应对当前就业环境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实举措,进一步推动学校就业工作迈向新台阶。
就如何做好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李迎迎指出,一是要坚持招生培养就业一体推动,实现专业建设与就业需求双向赋能。要抓住招生就业攻坚期,加大力度宣传就业典型,推动学科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为学生的“好就业”和“就好业”实现增程式赋能。二是要深化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培养模式创新、就业资源开拓,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进一步推动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综合一体化改革,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三是要坚持前置就业赋能,提升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利用好涉外志愿服务、专业比赛、实习实践、就业技能培训等就业赋能途径,让学生的简历更加亮眼、社会经验更加丰富,在求职过程中更加充满信心。 会上,招生就业处传达了天津市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汇报了校院两级落实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英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分别汇报了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分享了精准化就业指导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就业靶向攻坚举措、招培就一体化推进等特色做法。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下一阶段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任务和方向,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压实责任链条,紧抓春季促就业攻坚期,落实落细落稳各项就业举措,全力推进2025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文字/通讯员 刘畅 摄影/通讯员 蒋天皓 内容审核/冯鹏 蒋天皓 安娜)
(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