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创新实战训练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

来源:教务处 通识教育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7 阅读量:10

202574日至6日,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创新实战训练营(第期)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本次活动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外语专业委员会指导,天津外国语大学、蓝鸽集团联合主办,聚焦人工智能(AI)赋能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新形态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实践等主题。



此次训练营邀请了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蓝鸽研究院等单位的业界知名专家,就AI赋能外语教学展开了深入研讨交流,并召集了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100余名教师会聚一堂通过专家授课、工作坊、成果展示等形式,依托蓝鸽AI一体化大学英语教育平台,开展新形态教材编写与教学创新实践活动。


7月4日上午,训练营正式启动。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志刚教授介绍了天外在AI赋能外语教学改革的探索和成果,强调了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号召学员主动迎接人工智能的挑战,积极推动AI与外语教学的融合和创新。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教处副处长许晶充分肯定天外在AI赋能外语教学创新改革中取得的成果,强调了教师以前沿视野、创新手段投身人工智能时代外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对本次训练营成果的殷切期待。



天津市教学名师、南开大学英语教学部主任李霞以《基于OBE 理念的智慧课程建设路径》为题,深入解析了 OBE 理念在智慧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济军教授则聚焦《新四科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分享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在人工智能赋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创新的探索经验,聚焦AI与外语教学融合的典型做法,介绍了新形态教材编写与教学创新实践及其成效。



蓝鸽集团副总裁、蓝鸽研究院人工智能分院高级副院长郭小莉带来《基于数字化资源和新形态教材,构建“外语+学科”的AI教-学-考-评新范式》的讲座,介绍了AI在外语教学中的前沿应用及创新探索,为教育领域带来了诸多启发,引发热烈反响。




工作坊环节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学院5个大英教师团队分享了ESP新形态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改革与实践经验。训练营参会人员分为十个小组,开展工作坊及小组研讨,围绕ESP新形态教材编写、AI赋能外语教学改革实践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并进行了AI一体化外语教学的实操演练。




训练营闭幕式上,训练营的参赛人员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将此次学习的心得和成果进行了展示。学员们在中国文化、民航英语、新工科、商务英语、国际关系等领域,利用蓝鸽AI平台,进行了新形态教材编写的探索。




在聆听了学员的分享之后,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媛霞教授对学员们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李教授指出,按照教育部改革方案,大学英语作为基础课教学,要服务于新四科的建设,实现专业与外语的深度融合。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AI的各项功能,不断提升外语教学质量和效果。



最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外语教材与学术出版中心主任张冠男教授介绍了中华学术外译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概况、申报程序、结项和出版流程介绍了学术专著教材和课程成果的出版要求和流程,着重探讨学术成果“走出去”和数字化教材出版实践。

   


为期三天的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创新实战训练营圆满落幕,参会人员表示收获良多。这次活动也受到众多媒体的关注,天津日报、津云、天津电视台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跨学科合作等原则下,大学英语教师要充分了解AI在外语教学中的最新应用与发展前景,利用AI提升外语教学质量、促进跨学科合作与创新的实践能力。


第二期“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创新实战训练营”继续为外语教育工作者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共同进步的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注入新动力。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探索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推动外语教育数字化转型,实现外语教育提质增效的征途上又踏出了新的一步。


 (通讯员/杨米婷 梁园园 姜贵梅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王济军)

 (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