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助力青年学子深入了解国情政情民情,招生就业处对接河西区、河北区,选派20名优秀学生深入区属部门、街道和国企,开展为期2-3个月的政务实习实践锻炼和区情调研活动。
实践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摩区域规划和政务服务展厅、参观主题教育展、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等方式深入了解区域整体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市规划及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工作部署;同时,通过参加就业指导讲座、聆听政策宣传、与企业家面对面互动等方式规划职业未来,提升职业技能,磨炼实践本领。
任泽淇,国际关系学院法学专业,实习于河西区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此次假期,我有幸参加了河西区组织的“高校俊才河西行”实习实践活动。日常工作围绕立案部门展开,主要协助整理卷宗。在对案件材料进行分类、归档的过程中,我熟悉了卷宗整理的规范流程,也加深了对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基本构成要素的了解。在各位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了仲裁全流程,从案件受理、调解、开庭到裁决,对仲裁工作的整体框架有了清晰认识。此外,通过旁听仲裁案件,我直观感受了庭审中仲裁员、申请人、被申请人的角色与互动,对仲裁程序的实际运作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实习经历,让我既提升了对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实践认知,也加深了对河西区发展及相关政策的了解,让我对我生活的这片沃土有了更深刻的归属感。
魏骥麟,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实习于河西区人社局社会保险科
此次实习,让我真切感受到社保工作的意义。工伤保险“无过失补偿”原则,彰显社会对劳动者的兜底关怀,是制度温度的体现;与群众沟通时,开放式询问 “您还有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吗?”而非程式化回复,传递着对伤残者的尊重,体现服务精度;在实习中把政策讲透、让手续简化,就是在为系紧民生绳结贡献力量,践行青年担当。这段实习经历,是我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让我从对社保工作的懵懂,转变为理解其背后万千民生重量,未来也将激励我持续关注民生服务,将“为人民服务”融入每一个细微工作中。
吴泳妍,国际商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实习于河西区人社局档案馆
这份在档案馆的实习经历,深刻重塑了我的认知。最初对档案工作的“简单”想象,在亲手触摸、整理那些承载着个体生命历程纸张的过程中悄然蜕变。我领悟到,每一份档案都是一部微观而厚重的生命史册,是存在过的独特印记与奋斗证明。整理档案的工作虽无惊涛骇浪,却要求极致的严谨与敬畏,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尊重与责任,同时它也促使我反观自身,思考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档案。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职业素养,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领悟了平凡岗位中蕴含的神圣职责,启迪了珍视生命历程、脚踏实地书写未来的热忱,并坚定了服务社会、传递善意的信念。
马天宇,英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实习于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
实习期间,在各位领导同事的带领和指导下,我深度参与了2025年河北区总工会职工美术作品展开幕式、庆祝全国总工会成立一百周年活动、万科城市花园党建引领“阳光物业”小区治理新模式工作情况汇报会等活动。经过学习和锻炼,我对河北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了解更加深刻,切身体会了各类文化活动的幕后准备工作和宣传工作流程。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更在各种不同的实际操作中锻炼了我的能力,让我掌握了更多解决问题的技巧。我真诚感谢学校与河北区文化和旅游局赋予我这样的学习锻炼机会,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将继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胡晔苹,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于河北区档案馆档案管理科
为期两个月的实习,是我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阶段,让我对档案工作的实际价值有了深刻认知。实习中,我深度参与档案利用服务,既协助相关单位调取历史行政文书,也为群众查询数十年前的民生档案。当泛黄档案切实帮助老人解决实际困难,我才懂每一份档案都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严谨流程正是对公众的高度负责。日常工作里,我承担档案整理与数字化任务:完成馆内月刊的校对排版,对市内机构档案进行系统分类、编目及数字化处理。这些实践让我吃透管理规范,确保资源有序可查。此外,我还协助书籍编写与展览筹备,参与历史资料筛选整合。在梳理城市街道建筑、机构档案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档案编研不仅是保存信息,更是转化为可供传播的有序知识,承载“为城市存史、为研究筑基”的价值。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档案管理绝非简单的整理检索,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实则是为城市记忆护航、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担当,每一步都浸透着历史的重量与温度。
王小艺,国际商学院经济学(中外合作)专业,实习于河北区总工会
在河北区总工会的实习,是我将专业知识与职场实践接轨的宝贵经历。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三类工作:一是整理评优文件,学习撰写活动报道,负责文稿整合与PPT制作;二是汇编会议材料手册,同时将邮件关键信息筛选录入数据库;三是独立优化PPT模板、美化内容,还系统整理历史档案并建立电子索引。这段经历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摸清了工会评优标准、活动宣传逻辑和工作核心,更在反复处理数据、设计PPT、归档档案的过程中,提升了信息整合与专业文档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工会工作的严谨要求让我养成了细致高效、规范负责的工作态度,为今后步入职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杜婧,国际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实习于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数据管理与信息技术部
这段充实且充满挑战的时光,不仅让我积累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在思想和能力上实现了全方位的提升。实习期间,我深刻感受到教育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通过参与部门的各项工作,更加明确教育事业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我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努力将这些思想融入日常工作中。实践期间共计完成四篇公众号文案撰写,累计阅览量1600余次。通过这次实践锻炼,我收获颇丰,但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断追求卓越,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李慧捷,亚非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实习于河北区教师发展中心
实践期间,我亲身体验了教育科研管理一线工作的内容和状态,直观了解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在支持、引导和规范教师科研活动中的角色与作用。文书整理、资料审核、数据统计等工作看似不难,实际上需要很多耐心和细心,实践证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次实践不仅提升了我多方面的实践技能和工作素养,更让我对教育行政、科研管理等职业方向有了更具体感性的认识。虽然我所做的工作内容比较基础,但也增强了我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我研究生阶段学习乃至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财富。
苏豪情,国际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习于河北区工商联经联科
本次实习经历,是一次宝贵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深入了解基层经济工作运行和政府服务企业的锻炼机会。实习期间直观感受到基层政府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具体努力和面临的挑战。机关工作要求高度严谨和细致,任何文件、数据的错误都可能造成不良影响。实习过程极大地锻炼了责任心、耐心和培养了追求精准的工作态度。熟悉了机关工作的基本流程、规章制度和保密要求,增强了规则意识和纪律观念。我也认识到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与复杂多变的实际经济工作之间存在差距,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政策法规、区域经济、企业管理等知识。它不仅提升了我的综合行政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深刻理解了政府在服务市场主体、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具体角色和工作逻辑,增强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营经济活力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责任心、服务意识和严谨作风,也让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未来需要努力提升的方向。它将成为我未来学习或职业生涯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李梦奇,国际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于河北区团委宣志部
在河北区团委宣传与志工部的实习,是一次宝贵的锻炼。我从一个“被动接收者”成长为“主动传播者”,对共青团工作有了更立体的理解。从最初的模仿,到能独立策划主题、撰写文案、设计海报并运营新媒体账号,我的内容产出能力和审美都有了显著提升。亲身参与志愿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也锻炼了我的沟通协作与组织执行能力。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在高压下进行时间管理,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次任务,真正理解了将个人理想融入社会服务的意义。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更坚定了我服务青年、贡献社会的信念。
(文字/通讯员 陈曌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安娜)
(网页编辑/张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