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小说研究与外语学科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9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小说研究的当下任务与外语学科建设——(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2025年专题研讨会暨比较文学学会年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作家协会、外文局等60余所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学组织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齐聚津门,围绕小说研究当下任务和外语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会长、浙江大学教授吴笛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与各位学者在天津相聚,共同探讨“小说研究的当下任务与外语学科建设”这一主题。他指出,中国文化建设与对外交流为比较文学与小说研究提供了丰厚资源。近年来,学会在各方支持下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与赛事,如“求是杯”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等,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参与,对校园文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强调,小说作为跨文化的重要文学体裁,承载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深化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谱写文明和谐共生的新乐章。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小说研究与外语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外语的人不能不读小说。他认为在AI赋能的背景下,外语人的作用反而更加凸显,在传播新质知识和思想、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中国故事的对外讲述方面,有许多事情等着外语人们去做。他强调,在新质生产力快速崛起的当下,外语学科建设应克服困难,外语人应以宏大的视野和心胸推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全球文化交流。
天津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郝岚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小说作为跨越时空的情感载体与文明桥梁,是人类的哲思与时代的回响,在AI时代仍具不可替代的审美与伦理价值。她回顾了天津比较文学学会成立的历程,评述了天津之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重要性,祝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40周年,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小说作为跨越时空和国界的文学体裁,在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其创作方式、传播途径和受众群体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要求研究方法和理念的创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小说作品交流碰撞,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视野和丰富素材。作为东道主,天津外国语大学致力于推动外语教育与文学研究的跨界融合,强调外语学科应深化跨学科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助力中国理念的国际表达。
会上,《小说研究》第三辑正式对外发布。发布会由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李强主持,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作协主席尹学芸致辞。她表示,非常高兴共同见证《小说研究》第三辑的发布。小说作为文学的瑰宝,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人类社会的千姿百态。她指出,《小说研究》自创刊以来始终致力于突破国别与时代的界限,第三辑的发布标志着小说创作与研究迈出了新的一步,必将为研究者与创作者提供更多启示,进一步激发小说创作的活力与创新精神。
据悉,本次会议共开展四场主旨报告、四场平行论坛、一个主编论坛,并组织九场分会场交流研讨。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语境下的小说研究”“小说研究的跨学科思考与实践”“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文学翻译”“外语学科的跨界融合与新质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的内涵建设研究”“小说研究的当下任务与外语学科建设的协同共生”以及其他相关话题,展开深入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小说研究应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文化多样性,通过跨文化比较和多学科融合,挖掘小说在反映社会变迁和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独特价值。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应注重译文的准确性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以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交流。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外语学科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外语教育应积极融入数智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多语言需求。
闭幕式上,(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师范大学唐伟胜,天津市比较文学学会会长郝岚为本次会议闭幕式做总结发言。天津外国语大学陈法春教授致闭幕词。会议在(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的主持下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学术盛会云集文学、语言及翻译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小说研究的当下任务与外语学科建设”为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对话与思想碰撞。通过此次会议,中国学者将更加自信地参与人类文明的交流对话,为世界文学、外语学科的多元发展与繁荣,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通讯员/周和军 摄影/记者 马莉 吴敏 蒋天皓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刘海燕)
(网页编辑/张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