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为保障广大师生度过一个平安的假期,要牢记“安全第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预防各类危险和事故的发生。为此,提醒大家做好以下防范:
一、放假前:
1.校内各部门要在放假前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教育和检查,特别是对防火、防盗等安全隐患,对查出的隐患要立即整改,确保安全。放假前学校将统一组织安全大检查。
2.校内各单位在假期中如需举办大型活动,要按学校相关规定提前申报,经批准后方可组织。
3.教职工不要在办公室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锁好门窗,关好水、电等;同学们最后一人离开宿舍时,一定要检查并锁好门窗,关闭所有室内水、电等开关,切实做到“人走电断”,不要在宿舍里存放贵重物品。
4.同学们如离校外出,要将自己的出行时间、目标地点、出行规划等信息告知辅导员、家长,让辅导员、家长了解自己的行程规划和抵达时间。
5.返乡师生要到航空、铁路等指定线下售票网点购票;通过互联网购票的,要在指定的官方网站购票,谨防仿冒“钓鱼”网站,不要与陌生人私下交易,以防受骗。
二、假期间:
(一)交通安全:
1.假期出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礼让出行,不得骑车嬉戏打闹;乘坐汽车时,应系好安全带,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下车时应注意观察后方车辆和行人,确认安全后再下车。
2.放假和返校途中注意交通安全,按车票指定的日期、车次乘车,不乘坐非法运营车辆。提高警惕,时刻注意自身财物安全,贵重物品随身携带保管好,防范偷窃。
(二)预防电诈:
1.始终牢记国家反诈中心提醒的“十个凡是”和“三不一多”原则,学会识别“刷单返利诈骗”“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购物诈骗”“冒充公检法”等4种高发诈骗手段。
2.96110是全国预警反诈专线,记得一定要接听,如果频繁给一个号码打电话很可能是机主号码或者家人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或者属于极易上当受骗的高危人群。
3.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使用“风险自查”功能进行自检,对个人手机信息进行有效保护,不打开、不点击、不下载非官方渠道的手机短信、链接、APP,以免受到病毒和恶意软件的侵害。
(三)防火安全:
1.严禁校内使用违禁电器、大功率电器,如“热得快”、电吹风、电夹板等。
2.严禁校内使用明火,使用完毕的充电器及时从插座拔下来,严禁私拉电线、点蜡烛、在床上吸烟的行为。
3.严禁将易燃、易爆、电动自行车电瓶及有毒物品带入宿舍,及时清理宿舍内以及阳台快递包装等杂物。
4.不用湿手或湿布触摸电源插头、插座,养成人走断电的用电安全好习惯,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四)外出安全
1.选择正规景区并在安全区域内游玩,避免进入未开发的区域,不深入河道玩耍。密切关注出游目的地安全形势,强化森林防火意识,不在景区吸烟,不动用明火,不前往高风险地区,不前往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游玩。
2.提前了解景区开放时间、门票预约情况,避开人流高峰;进入景区后,遵守景区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在观景台、栈道等地方拍照时,注意脚下安全,切勿为了追求“大片”而冒险。
3.尽量不参与水上活动、高空、高速、探险项目等刺激性娱乐项目时,如参与要严格听从工作人员指挥,穿好安全装备。
(五)其他安全
1.假期要注意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学校声誉。不要沉迷于网络、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非法聚会、游行示威以及不要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防止踩踏事故发生。
2.假期实习一定要找有资质、信誉好的职介中心,并签订书面协议,谨防受骗,并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女生,尽量不要把工作时间安排在晚上。
3.提倡文明,与人交往要礼貌、谦虚、友善,不盛气凌人,不妄自菲薄,体现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发表网络言论时,应做到不攻击、不侮辱、不诽谤他人,不曝光他人的隐私,不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不要在网络上散播谣言,做到健康用网、理性用网。
5.师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起居、切忌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安全以免食物中毒。
你的平安,是对家人最好的爱!预祝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假期。
党委保卫工作部在假期实行24小时值班,如有突发情况,可拨打以下值班电话:
校值班室电话:2328.7101
马场道校区报警电话:2328.0754
滨海校区报警电话:6335.2800
祝广大师生员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