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数智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5-11-03 阅读量:10

11月1日,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指导,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数智赋能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与创新研讨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150多名高校专家、教师、研究生参会。

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朱鹏霄,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郝运,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处长杨明海,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高嘉勇主持。

朱鹏霄表示,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为国际中文教育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本次会议旨在推动前沿技术与中文教育深度融合,服务语言文字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华语言文化在全球数字空间的传播与创新。

杨明海强调,国际中文教育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文明互鉴的重要桥梁,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领域。数智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教育生态,如何借助其推动教学内容、方法与评价的系统性创新,是当前必须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

郝运表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已从传统内容提供者转型为“内容+技术+服务”集成者和产品生态构建者,致力于为教师教学与科研提供数字化支持,携手各方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数智背景下的高质量发展。

钟英华表示,数智化时代催生了教学理念的创新与变革,更适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需求。他倡导在语言与内容融合中实现“做学一体”,突出“互动”的关键作用,为数智技术应用与教学效果提升提供了具有前景的实践路径。

本次研讨会特邀多位在语言学、教育技术、人工智能与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作主旨报告。天津师范大学钟英华教授的主旨报告围绕数字中文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战略路径;云南师范大学王秀成教授的发言聚焦实验、教研、实训、课程思维推进智慧国际中文教育的创新实践;浙江师范大学王辉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驱动下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范式转型;暨南大学邵宜教授从对比语言学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基本素养;北京外国语大学高育花教授解析国际中文教育学位论文摘要虚词使用对比分析;四川大学傅其林教授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南开大学刘佳教授就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提出前瞻思考。

开幕式上,天津外国语大学同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全面提升国际中文教育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教学效能与服务能力。

会上举行了《看故宫 学汉语》新书发布会。《看故宫 学汉语》是新形态文化汉语教材,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团队编写,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通过故宫文化载体把语言教学内容融合到特定文化场域里,达到沉浸式语言学习的目的。该教材在传统纸质书的基础上进行了数字教材的开发,同时翻译成英语、俄语、泰语、韩语等多种语言,是多模态文化汉语融合型教学模式的有益尝试。

会议分论坛聚焦“智能教学模式与课程重构”、“全球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数智化中文人才培养路径”、“学习者画像与个性化学习分析”、“跨文化传播与智能技术融合”等核心议题,汇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时代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路径与创新范式。在闭幕式上,四个分论坛的代表与全体参会师生分享了各分论坛代表精彩的观点。闭幕式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主持。

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是学校服务国家语言战略的体现,更是推动中文走向世界、促进文明互鉴的重要举措。

新闻来源:http://tj.people.com.cn/n2/2025/1103/c408648-41399816.html

(网页编辑/金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