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天外,向“疆”来
边疆的星辰,是孩子们的眼睛;边疆的温暖,是民族融合的深情厚谊。在抵达和田地区于田县40余天的时间里,天津外国语大学2025年赴疆实习支教团在这里传播文化,播种希望,结下情谊,收获喜悦,感悟成长。
肩负育人使命 赓续文化薪火
今日的花朵是祖国明日的栋梁,在于田县第一中学支教期间,支教团成员通过课上授课、课下交流的方式,为学生传授知识,与他们谈心沟通,逐步加深了彼此的情谊。上课时学生们的每一声“老师好”、下课时的每一句“老师再见”,课间时共同传唱的红歌、谈心时学生们微笑的脸庞,每一个瞬间都让支教团收获满满感动。

支教团成员承担了于田县第一中学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的多门主科、辅科的教学任务。支教时光飞逝,大家在授课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应学校邀请,支教团观摩学生队列汇演,为学生们整齐划一的动作、铿锵有力的口号持续加油鼓掌。
支教团与学校积极开拓学生第二课堂的课程,面向七年级、八年级的15个班级开设太极拳课程。太极拳是支教团30名成员每日在驻地必上的体育课。带队教师通过精心指导动作要领,为支教团以太极拳为载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筑牢基础。此外,支教团中学组的部分成员还指导学生排练话剧《烈火中永生——红岩》片段,并录制视频参与评比。
支教团还积极协助学校完成考试监考、阅卷工作,课余时间还与学校教师共同开展书法、植树等活动。通过以上日常教学与课外互动,支教团与于田县第一中学师生的情谊不断升温,双方在并肩同行中共同收获了喜悦与感动。在共同成长的日子里,他们忘却了忙碌与辛劳,心中留存的全是满满的快乐与对未来美好的期盼。

润泽边疆热土 架设团结心桥
支教团始终心系于田,除日常支教工作外,支教团还积极参与天津市援疆前方指挥部、于田县工作组的各类活动:在天津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文艺汇演中,支教团领队教师与天津援疆前指、天津职教援疆团队教师共同担任节目主持人;支教团师生还积极参与由于田县工作组、于田县文工团及驻地各高校支教大学生联袂编排的《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跳起来》节目的排练和演出,为文艺汇演贡献了“天外力量”。

在驻地生活中,支教团积极参与于田县教育局指导的各项工作中,与各高校支教团队共建友谊,开启欢乐而有序的生活篇章:与天津城建大学支教团联合举办联欢活动,通过才艺展示增进交流、缔结友谊;邀请从天津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赴疆工作的张庆宇学姐、西部计划志愿者崔见泳学长到访驻地,向学弟学妹们讲述他们与新疆的情缘,以及投身祖国边疆建设的亲身经历。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全体支教团师生,现场阵阵掌声不仅是对天外学子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精神的赞赏与钦佩,更饱含对投身边疆建设天外人的美好祝愿。

此外,支教团还参与了于田县人民医院天津援疆医生开展的“‘医’路护航 ‘青’心健康——天津支疆团健康知识讲座”,认真聆听援疆医生讲授的健康知识与健康嘱托,系统学习边疆地区防病治病常识,切实感受到天津援疆团队对支教团师生的深切关怀与深厚情谊。

触摸历史印记 升华爱国之情
大美新疆,广袤辽阔、令人沉醉。为深入了解对新疆和田地区的历史文化,支教团开展了系列文化探访活动:
走进和田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了解和田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脉络,认识到祖国统一与发展的来之不易,感悟到中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全体师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身处边疆,更能直观感受到祖国的文化精髓与民族团结的力量。
探访和田团城与约特干故城,在浓郁的民俗风情中领略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丝绸之路古于阗的繁华盛景,让支教团师生对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有了更丰富的体验与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于田县博物馆,大家见证了于田县历史文化的发展变迁与突破,对于田人民的勤劳坚韧、天津援疆干部的无私奉献心生敬意,全体成员纷纷表示,将积极传承天津援疆精神,在这片沃土上始终秉持促进民族融合的理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将对于田的深情融入支教日常,把青春力量奉献给边疆建设。
走访于田龙湖和于田玉石博物馆时,支教团师生参观了库尔班·吐鲁木旧居,既被于田县天然湿地和玉石文化所吸引,不禁感叹祖国疆域的辽阔壮丽,自然资源的丰富多样,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刻,大家对祖国的热爱、对边疆的深情愈加浓厚。大家纷纷感慨:“这样的祖国怎能不爱?这样的于田怎能不倾心奉献?” 这份赤诚无需过多言语,早已化作点滴行动,融入支教日常,留在了于田的土地上,也刻进了支教团与当地师生的心中。

支教团在于田的故事未完待续,更多青春励志的篇章还将书写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正用实际行动讲述着“天外故事”“天津故事”,要在于田绘就出最美的天外色彩!
新闻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5s8fhIcl5Zmx6vskeE9Adg
(网页编辑/金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