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3-10-20
    10月12日至14日,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方博文来访我校。我校校长陈法春会见来访客人。陈法春对方博文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特别是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专业设置、国际交流,以及葡萄牙语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的情况。他指出,2019年12月,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戈亚斯联邦大学、河北中医学院合作举办巴西首所中医特色孔子学院,通过各方努力,孔子学院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向未来,学校将全力支持孔子学院做好汉语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更好地满足当地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以及体验中医药文化的需求,以我校语言类专业为依托,为深化两国在教育、医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中巴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作出应有的贡献。方博文简要介绍了戈亚斯联邦大学以及孔子学院的基本情况,指出孔子学院现有160多名学员学习中医和中文,学员们表示希望有机会来华学习、交流,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会上,学校聘请方博文担任客座教授,以助力英语学院语言学相关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助力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葡萄牙语专业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葡萄牙语专业师资队伍培养。此外,双方还就签署校际交流协议、互
  • 2023-10-19
    10月15日-16日,由中国日报社发起,海内外50多个国家、近60个语言、教育、文化组织共同参与组建的“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组织联盟理事会、成立大会暨2023“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在京举行。大会以“命运共同 语言共通”为主题,吸引了来自联盟首届理事会单位的代表,及中外语言、教育、文化界专家学者约150人参加。我校校长陈法春教授作为联盟首届理事单位代表受邀出席成立大会,并在“一带一路”语言互通经验与启示圆桌对话中作主题发言。陈法春在发言中指出,语言互通是民心相通的基本保障,“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高校发展提供了机遇,极大提振了外语专业的信心并指导了教育实践。作为外语类高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使领馆、海外合作院校及驻地中资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城市间友好关系的建立,进而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互通、交流与共建。会后,陈法春应邀接受了中国日报的现场采访,就联盟成立的重要意义、“一带一路”语言互通的重要目标、促进“五通”的实现路径以及新发展机遇对外语教育者提出的新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近年来,我校积极投身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积
  • 2023-10-19
    在市台办的指导下,10月11-17日,2023年台湾中华大学“中国近代史实境教学”活动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顺利举办。南开大学校史馆古文化街国家海洋博物馆天津港天津美术馆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小站稻田画广东会馆梁启超纪念馆海河游船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天外遴选了14名学生与台湾中华大学24名学生结对研学,一起前往南开大学、商业大学访学,赴梁启超故居、天津觉悟社纪念馆、天津博物馆、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地开展实境教学。期间,同学们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新时代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中华大学学生蒋宗佑说,去过很多地方,但从来没有一个城市像天津这样,这么不想离开。中华大学学生陈冠伯说,这次来到天津体会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城市风貌,古今并存、中外兼蓄的风韵,让大家惊艳。中华大学学生萧予柔说,通过中国近代史实境参访教学,了解到天津是北方最早进行近代化的城市,未来将做深化两岸交流的使者。2023年台湾中华大学“中国近代史实境教学”活动结业仪式现场“中国近代史实境教学”活动经过九年的实践和积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已经成为台湾中华大学最热门的品牌通识活动之一。未
  • 2023-10-19
    为进一步加强昌都市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教育帮扶协作和乡村振兴战略,10月17日,由天津市教育两委、天津援藏工作队和昌都市教育局主办、我校承办的昌都市2023年基础教育教师专题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副校长程国毅、市委教育两委协作支援与语言文字处处长杨继荣、昌都市教育局副局长丹永出席活动。党委组织部、党委统战部、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及全体培训学员参加活动。程国毅代表学校对参加培训的昌都市教育同仁表示热烈欢迎,对天津市教育两委、天津援藏工作队、昌都市教育局给予学校的信任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办学特色以及近年来服务东西部协作与教育援藏的成果,表示学校将发挥学科优势,落实培训方案,确保培训效果,助力昌都市教育强市建设。丹永对天津市教育两委、天津援藏工作队,及我校为昌都教师发展提供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对全体参训学员以饱满状态投入学习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表示充分肯定。他希望全体参训教师常怀感恩之心,将天津的无私援助之情转化为练就过硬本领的实际行动,为推动昌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贡觉县阿旺乡小学次仁顿珠、贡觉县则巴乡第二小学贡觉坚才、昌都市第一初
  • 2023-10-19
    10月18日,《今晚报》刊发文章《天津市全域科普“四全”品牌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 深挖文化富矿 助力非遗传承》,全面介绍了由我校创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的品牌特色和项目成果。全文转载如下:全域科普进行时市科协 今晚报主办天津市全域科普“四全”品牌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深挖文化富矿 助力非遗传承  本报讯(记者史莺)在入选2023天津市全域科普“四全”品牌的“全领域行动”类别中,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创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实验室”(下称“实验室”)独树一帜。它不仅获得本市首批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实验室认定,践行对非遗文化的“传播、传承、实践”,还完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更推出一系列高水平非遗文化出版物、精品课和非遗文化活动,同时依托学生工作坊(室)与国家级、省(市)级媒体合作共建融媒体传播矩阵,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的非遗文化科普全领域行动品牌。该品牌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独有的高校“身份”。该实验室一方面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深挖非遗文化富矿,形成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将产学研结合,创新传播路径。举例
  • 2023-10-18
    10月16日上午,第三期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局基础英语教师综合能力提升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我校逸夫楼大江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吴翼彬,英语学院党政负责同志、教学团队成员,以及10名新疆和田地区英语教师参加了开班仪式。开班式由英语学院副院长李媛霞主持。胡志刚在讲话中指出,此次研修班是落实党中央对口援疆重大决策部署、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天外与和田地区教育携手共促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又一次有力合作。他要求,英语学院作为承训单位,充分发挥优质师资优势,与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举全校之力服务和保障好学员们在津学习生活。他希望全体学员充分认识培训研修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在学习交流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治疆方略、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和新疆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英语学院院长项成东对和田地区英语教师致以热烈欢迎,表示此次研修班是天津市对口援疆工作的一项具体安排,为提高基础英语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英语教育创新与发展搭建了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英语学院教学团队将以最优的教育资源、最好的精神面貌、最佳的服务质量投
  • 2023-10-18
    十年磨一剑,梅香苦寒来。2023年,在各级领导关注与支持下,历经多年持续不懈努力,由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编辑出版的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刊------《语言与符号》,迎来创刊10周年之庆!值此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五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活动举办之际,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将开展“《语言与符号》创刊十周年暨语言符号学的发展”系列讲座,于10月-12月间,邀请国内符号学名家为广大师生奉上7场重量级讲座。10月17日下午,活动开幕致辞与首场讲座线上开启,更多精彩敬请关注!
  • 2023-10-18
    10月17日,《中国教育报》刊发文章《“入驻天开园,咱们一起打拼”------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任翔的创业故事》。文章生动呈现了任翔依托自己所学的翻译专业,确立以“外语+”为基本特征、将外语专业与家乡的中医药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创业项目,在校友导师倪嘉辉的带动下,成功入驻天开园的励志创业经历。中国教育报全文转载如下:“入驻天开园,咱们一起打拼”------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任翔的创业故事本报记者 陈欣然 “把桌子摆在这个位置吧,以后我们就在这里开会讨论……”中午下课后,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大三学生任翔匆匆赶到位于天开高教科创园4号楼的公司,跟小伙伴们一起协助工人进行装修。 任翔的企业名为“津宛堂中医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暑期通过遴选入驻天开园,20岁的任翔也成为迄今为止入驻天开园最年轻的创业者。 “我从大一就开始思考,能不能依托自己所学的翻译专业,为家乡的中医药产业做点事情。”任翔的家乡是河南南阳,那里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和丰富的资源。“我有一个梦,那就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任翔说。 于是,此后一年里,他不断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确立了以“外语+”
  • 2023-10-1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阿拉伯文学研究与课程建设,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主办,我校承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暨阿拉伯文学研究与课程建设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本次年会有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等研究机构和出版发行单位的70余名资深专家、青年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亚非语学院院长朵宸颉教授主持。副校长李迎迎致欢迎辞我校副校长李迎迎教授在开幕式欢迎辞中,对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在阿拉伯文学研究方面所作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期待本届年会成为专家学者加强沟通、踔厉前行的新起点,共同助推阿拉伯文学研究深入化、系统化发展,为中阿文明的友好交流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会长林丰民教授致辞中国外国文学学会阿拉伯文学研究分会会长林丰民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文学的服务受众是人与社
  • 2023-10-17
    10月14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与合作中心主办,我校通识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赏经典古装剧 学中国文化”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开营。副校长余江教授出席开营仪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济军,副院长尚春瑞、副院长杨旸,以及教师代表和来自6个国家,30多个城市的150名学员相聚云端,一同开启了初秋的学习之旅。开幕式由项目负责人、通识教育学院教师刘颖主持。 金秋十月 共叙情谊 余江代表学校向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的教师和学生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对外汉语教学以及交流工作,并表示语言能消融隔阂,文化能直击心灵,情谊能跨越万里。希望大家能够来到中国,使“汉语桥”真正成为推动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 授课教师代表刘哲表示,教师团队精心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有趣的话题和活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项目教师是大家课上的老师,也是大家课下的朋友。一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相信这一周一定会成为大家的一段美好回忆。 助教团队献上了一份暖心的礼物------《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一声声“大家好”饱含着对来自世界各地学员的热烈欢迎。他们表示,相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