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2-23
    日前,我校成功获批承办“汉语桥”阿曼教育部来访团组。2月18日-19日,“汉语桥”阿曼教育部代表团一行6人来访我校。校长陈法春会见来访客人,副校长李迎迎参加会见。陈法春对代表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向代表团介绍了我校学科专业设置、国际化办学等基本情况,尤其是国际中文教育专业、阿拉伯语专业建设情况。他指出,天津外国语大学以语言教学和研究为特色,现有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31个外语语种、33个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其中11个语种开展硕士教育、4个语种开展博士教育。学校是中国较早从事汉语教育的高校之一,每年接收长短期留学生2000余人,与国外高校合作建有9所孔子学院。天外愿为助推阿曼教育部把汉语教学纳入部分高中阶段试点项目成功获批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希望阿曼教育部助力天外与阿曼高校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并在引进阿拉伯语原版教材、互派阿语和汉语教师、互派留学生以及合作举办孔子学院等方面提供帮助和支持。阿曼教育部代表团团长、阿曼教育部课程开发总局助理局长萨纳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指出,阿曼青年有强烈的学习汉语热情,阿曼教育部计划将汉语教学作为部分高中阶段的试点项目,并逐步向低年级推广。此次来访
  • 2024-02-23
    近日,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与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共同举办“我眼中的中国”绘画比赛。大赛吸引了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的孩子们积极参与,共收到各类书画作品30余幅,经过专家评选,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7名。一等奖绘画代表作二等奖绘画代表作三等奖绘画代表作大赛以“我眼中的中国”为主题,希望通过绘画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孩子们心中种下友谊的种子,让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代代相传,同时为促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下坚实基础。本次绘画比赛是我校与俄罗斯“小鹰”全俄儿童中心的又一次成功合作。2024-2025年为“中俄文化年”,在此框架下,我校将进一步与“小鹰”全俄儿童中心举办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搭建中俄两国青少年文化交流平台,筑牢“一带一路”建设的友谊之路、人文之桥,在两国青少年心中系牢中俄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情感纽带。(文/通讯员 付美艳 王晨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杨颖)
  • 2024-02-22
    金龙献瑞,辞旧迎新。2月15日下午,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龙年春节庆祝活动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拉开序幕。里斯本大学副校长若昂·佩肖托、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陈默、奥埃拉斯副市长佩德罗·帕塔乔、文学院院长费尔南德斯出席活动并致辞。我校校长陈法春以视频方式送上新春祝福。葡萄牙各界友好人士、孔院中外方院长及师生等一百余人参加活动。庆祝现场陈法春以一首《龙腾欧亚》的诗歌向大家致以龙年新春的祝福。“两心相交,真诚为纲”“示范牌匾,作作有芒”等诗句蕴含了中葡两国人民以诚相待、相知相亲的深厚情谊。他对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获得“全球示范孔子学院”的殊荣给予了充分肯定,以“舶船帆满,劈风斩浪”寄予孔院砥砺前行、再创辉煌的殷切期望。陈默转达了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对与会者的新春祝福。她表示,中葡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通过孔子学院搭建的桥梁变得日渐紧密,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将会一如既往竭力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祝福中葡两国人民友谊地久天长,祝孔子学院的发展更上一层楼。若昂·佩肖托对赵本堂大使和陈法春校长的新春祝福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表示,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是里斯本大学的骄傲,是中葡文化交流的纽带,在促进中葡双
  • 2024-02-22
    为进一步落实《天津外国语大学关于加强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专题会关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2月21日上午,我校召开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期推动会。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并讲话,相关学院院长、教学副院长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王济军主持。余江指出,我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已初见成效,对已有的项目班、辅修专业(学位)、微专业和课程群要继续做好做强,对新开拓的比较完善的项目要继续做实落地,对相对概念化的项目要进一步调研、研究。他强调,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改革,一是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制定项目创新改革实施方案;二是基于整体人才培养改革,做好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三是起草并制定新的招生宣传方案,突出特色亮点,令人耳目一新。会上,各学院主要负责人结合本学院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次从调研情况、复合方式、执行计划等方面作发言,余江逐一点评指导。教务处就前期赴兄弟高校开展复合型人才培养调研情况以及可合作复合的学校专业进行了汇报,希望通过复合型人才培养打破专业壁垒,弥补专业培养短板,不断推进新文科建设,培养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高素
  • 2024-02-18
    春节,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与习俗,传递着祝福与希望。在2024年农历大年初五这个传统的迎财神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伏师大孔子学院”)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龙年文艺汇演”。伏师大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伏尔加格勒音乐学院,市武术协会,第五中学等多家单位受邀同台演出。伏师大及音乐学院相关负责人、伏师大师生及当地华商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 伏师大校长致辞 伏师大校长科罗特科夫教授在致辞中对现场观众,尤其是中国师生表达了衷心的新春祝福。他肯定了伏师大孔子学院在推广对外汉语和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对学生们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情表示赞扬。 伏师大孔子学院学生表演 伏师大孔子学院学生表演 伏师大孔子学院学生表演年味十足的舞龙表演作为开场“大戏”博得头彩,点燃了现场热烈的气氛。中俄学生们带来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歌曲,有气势磅礴的《等待》《幸福中国一起走》,有新年主题的《恭喜你》《祝新年》,也有地方特色浓郁的湖北民歌《龙船调》,还有借“情人节”的契机向中国表白的情歌…… 精彩的演唱赢得了阵阵掌声和叫好声。中文系舞蹈团、伏师大艺术学院留学生们为观
  • 2024-02-13
    绘花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春节绘花灯、赏花灯是十分重要的民俗传统。值此龙年新春佳节,中国日报网“中国故事共创会·龙年新春特辑:绘花灯”邀请我校来自白俄罗斯的留学生小康、来自埃及的留学生孙柔佳,来到天津老城博物馆学习制作新春花灯。
  • 2024-02-13
    2月8日,由天津市文旅局组织的“邂逅·天津”龙年新春特别活动在天津博物馆举办。来自近30个国家的60余名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籍师生,与市文旅局组织的天津歌舞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天津市曲艺团、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艺术家及非遗传人,一起走进天津博物馆,邂逅天津卫,了解津沽文化,体验非遗民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天津电视台、津云、今晚报、北方网、网易新闻等多家中央及天津市媒体对此活动进行了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天津新闻频道-都市报道60分天津都市频道-消费者津云今晚报北方网网易新闻(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悦)
  • 2024-02-12
    2月4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求索荣誉学院承办的“汉语桥·天津都市风情与经济社会”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结营。来自韩国、越南、乌克兰、阿根廷、尼日利亚、俄罗斯、加纳等国家的近百名学员,与求索荣誉学院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相聚云端,共同见证了此次语言文化交流的学习成果,为该项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结营仪式由求索荣誉学院郝卓老师主持。“天津都市风情与经济社会”结营仪式全体与会成员共同观看了学员剪辑的视频。他们用清晰流利的汉语表达自己的感受,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对汉语的热爱,彰显了汉语桥项目的意义。求索荣誉学院副院长黄骞萱对此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进行简要总结。通过为期10天的在线学习,学员们不仅加强了对商务汉语的理解和应用、提升了口语水平,还领略了天津的现代城市风貌和人文风情,对天津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黄骞萱为优秀学员颁发证书,希望他们能继续保持对汉语的学习热情,探索中华文化的奥妙。 部分优秀营员名单来自乌克兰的华菱和来自越南的阮春梅作为营员代表向大家分享了学习感悟。华菱表示,学习中文对她来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此次汉语桥线
  • 2024-02-11
    玉兔欢歌辞旧岁,金龙起舞迎新春。2月9日,正值除夕之际,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亲切看望并慰问了新春佳节依然坚守工作岗位的教职员工,向大家致以学校的关怀和节日的问候。 2月9日上午,周红蕾先后来到马场道校区校门口、逸夫楼、国际交流中心和学生宿舍楼,向站岗执勤、巡逻值守的保卫人员,向后勤保障、宿舍管理、校园维护的服务人员,向留学生管理、行政值班的教职员工送上新春佳节的慰问品和满载喜悦与祝福的福字。2月9日下午,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深入滨海校区慰问坚守岗位的教职员工。 周红蕾与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亲切交谈,了解各岗位工作情况,关心在岗人员生活情况,对他们春节期间依然坚守工作岗位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积极协调好工作与生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共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除夕之夜,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在合家欢聚之时,周红蕾与留校值守的教职员工、外籍教师、留学生代表共度除夕夜,共庆新年。大家互相祝福,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之夜,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新春佳节。 春节前夕,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多部门联动,积极开展慰问工作。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校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校工会、各部门、各学院先后慰问
  • 2024-02-10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保加利亚本土中文教师研修团组成功举办。这是我校近年来承办的首个海外本土中文教师来华研修项目。研修班共有来自保加利亚的17位本土中文教师参训。结业仪式在结业仪式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简要回顾了研修班的课程安排,对学员们认真研修的精神表示赞赏,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与各位本土中文教师所在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希望更多的保加利亚友人来天外学习交流,赓续与中国、与天津、与天外的友好情谊。17位学员纷纷表示,通过全方位的体验和沉浸式实践学习,不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尤其是天津地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通过此次研修,在提升自身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增进了两国间的了解和友谊。本次研修项目为期15天,所有培训课程均基于保加利亚本土中文教师的实际需求而设计,聘请了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授课。课程设置既有国际中文教育基础知识及前沿理论、汉语教学基础、国际中文教学法及教学技巧、跨文化交际、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工作坊、国际中文课堂管理及教学课件制作技巧、语言测试与评估、文化活动策划暨中外跨文化交流案例分享等理论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