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3-01-15
    近日,2022年天津市高校资助育人宣传大使选拔赛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我校2019级英语学院翻译专业胡晴同学从45个高校参赛个人及团队中脱颖而出,荣获天津市高校资助育人宣传大使提名奖。本次活动由市教育两委主办,天津理工大学承办,旨在充分宣传党和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展现天津市及所在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特色,教育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党领导人民取得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来之不易,增强青年学生对党的四个认同,引导学生自觉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本次大赛以制作宣讲视频、专家评审的形式进行。我校胡晴同学以“国家资助 筑梦成才”为题,以获得国家资助的亲身经验,讲述了其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助力新生成长,以及作为新时代外语人传承红色基因、讲好中国故事的历程,宣讲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充分展现了天外学子的风采,凸显了我校丰富的资助育人工作成果。多年来,我校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体制,形成了“一体四翼”的发展型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今后,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不断丰富资助育人工作内涵,充分发挥资助宣传大使的示范引领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资助政策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活动中厚植家国
  • 2023-01-15
    1月9日,由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中心)承办的天津市中小学十佳班主任评审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圆满落幕。立德修身举能贤,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评审会以“启智砺能 立德树人”为主题,全市16位候选人通过“视频事迹介绍+个人现场展示”形式,畅论班主任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立足岗位、与时俱进,交流工作心得,展示工作成果。评选中,候选人饱含激情,淋漓尽致地展现班主任专业素养,演绎启智砺能的智慧,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演绎了各自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深度思考和实践行动。尽显立足平凡岗位,恪守尽责,严爱相济,润己泽人的热忱和情怀。德行齐挥擘宏图,砥砺逐梦展壮志。经过激烈的角逐,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杨小光、天津市新华中学赵雅思、静海区实验中学张秀清、河北区昆纬路第一小学刘群、北辰区普育学校李娜、蓟州区第一小学董国丽、津南区八里台第一小学裴金恺、南开区中营小学陈茹、滨海新区塘沽第三中学孙璟、西青区东碾坨咀中心小学孙灵成10位班主任斩获殊荣。评审会最后,市教育两委有关负责同志做出点评,充分肯定了16位候选人的卓然风采,并指
  • 2023-01-15
    1月12日,“智库中国”微信公众号刊发天津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文章《2023全球气候治理在艰难中勇毅前行》。文章指出,展望2023年,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注定要在艰难中勇毅前行。只有将气候议题始终设置为国际议程中的核心议题,世界各国才会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始终置于优先位置。作为世界最大的发达国家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重塑中美气候合作在全球气候治理的引擎作用;同时,发达国家应尽快兑现气候资金承诺。 全文转载如下: 李强:2023全球气候治理在艰难中勇毅前行 2022年是《巴黎协定》生效以来极为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地缘冲突、全球通胀、能源危机、粮食危机等多种矛盾相互交织,在国际议题设置中挤占了全球气候治理议题的重要位置。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创纪录高温、干旱、野火、洪水等气候极端事件肆虐全球。联合国颁布的《减少灾害风险全球评估报告2022》警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导致灾害频发,数百万人生命危在旦夕。面对这一严重威胁,西方国家竟出现了明显弱化气候变化议题倾向,欧洲多国宣布重启燃煤电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裁定环保署无权设定电力行业排
  • 2023-01-14
    1月4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从鲁班锁看大国工匠”线上交流项目顺利开班。本次汉语桥项目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担,校长陈法春、泰国大城技术学院校长玛悠丽、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魏炳举等出席开幕式,我校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来自泰国的160余名学生参加了开幕式。陈法春在致辞中指出,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泰国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亚洲国家,在未来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中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位同学未来会成为这一重要作用中不可或缺的助推力,成为中泰友谊的代言人。中国职业教育品牌鲁班工坊承载了新时代的中国工匠精神,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东方智慧。他希望学员们能通过本次汉语桥项目课程提高汉语水平、了解工匠文化,掌握职业技能。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表示,本次的汉语桥项目旨在搭建起中泰之间互学互鉴、增进友谊的桥梁,让更多泰国职业学院的同学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以鲁班为代表的大国工匠和当代工匠精神传承。玛悠丽代表学员对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表示感谢。她表示,非常荣幸能参加两校联
  • 2023-01-14
    1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亚非语学院承办的汉语桥“多彩中国”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开营。副校长余江,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柬方院长陈统崇,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相关负责人、亚非语学院班子成员、柬埔寨语专业师生以及柬埔寨学员相聚云端,参加开营仪式。余江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柬埔寨学员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对外交流情况。他表示,中柬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本次汉语桥“多彩中国”项目是我校承办的首个面向柬埔寨学员开展的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希望柬埔寨学员能通过本次“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柬方院长陈统崇表示,在中柬两国友好交流的背景下,“汉语热”在柬埔寨持续升温,对于汉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语桥“多彩中国”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为无法到中国学习的柬埔寨学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希望柬埔寨学员珍惜这次机会,按时参加课程,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学习交流,成为促进中柬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汉语桥“多彩中国”线上交流项目是亚非语学院连续三年承办的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之一,包含了语言课程教学和文化
  • 2023-01-13
    “译”心“译”意实践团“互联古渡,共享发展“实践团“文旅映像”实践团Luminary路队“青春献礼二十大,法治思想润人心”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实践路队近日,市教育两委组织开展2022年“青春传薪火,奋斗恰年华”新时代·实践行系列活动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主题实践活动市级终评会,我校推报的5支学生路队分别在5个主题评审中获奖,实现本次主题实践活动“大满贯”佳绩。2022年5月以来,活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层宣讲、京津冀协同战略、生态文明、习近平法治思想等5个主题分别展开,我校组织了68支路队参与其中,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体验中深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最终,英语学院推报的“译”心“译”意实践团,国际商学院推报的“互联古渡,共享发展”实践团、“文旅映像”实践团,国际传媒学院推报的Luminary路队,国际关系学院推报的“青春献礼二十大,法治思想润人心”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实践路队等5支学生路队获评市级先进集体标兵,贺润书、杨茹裕、李景仪、张馨月、范莎莎等5名学生获评市级先进个人标兵,周晓娜、张燕、郭凯頔、尚光辉、孙鑫等5名教师获评市级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评市级优
  • 2023-01-13
    1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发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文章《气候外交的中国担当:理念、原则与实践》。文章指出,中国气候外交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理念,坚持和维护气候外交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不仅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向世界展示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全文转载如下: 气候外交的中国担当:理念、原则与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气候外交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实践。中国气候外交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和践行多边主义理念,坚持和维护气候外交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引领作用,不仅为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向世界展示出
  • 2023-01-13
    1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亚非语学院承办的汉语桥“中华文化游”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正式开班。副校长余江、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参赞李健(Yudil Chatim)出席,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亚非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以及来自印度尼西亚部分高校的120余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余江代表学校向与会嘉宾和中外师生致以诚挚问候,对本次项目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对外交流工作。他指出,印尼和中国是隔海相望的友好近邻,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印尼和中国友好关系不断发展,高层交往日益频繁,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他希望学员们通过本次“中华文化游”汉语桥项目的学习,提高汉语综合应用能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为加强中印尼文化交流、语言合作和文明互学互鉴贡献力量。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教育文化参赞李健(Yudil Chatim)对我校为印度尼西亚学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表示感谢。他指出,印尼学生对于中文学习的热情日益高涨,希望本次项目可以使大家更深地认识、了解中国,并推动中-印尼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本次“中华文化游”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为期一周,采用在线
  • 2023-01-13
    1月7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面面观”:“一带一路”地中海沿岸国家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开营仪式顺利举行。本项目主要以意大利、希腊汉语学习者及中国语言文化爱好者为受众,通过意、希、英三种语言多维度介绍和展示中国语言与文化。校长陈法春出席开营仪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意大利锡耶纳外国人大学、意大利毕加索大学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意大利、希腊、塞浦路斯等国的二百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陈法春代表学校对本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开营表示祝贺。他指出,2023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此背景下,汉语桥“中国文化面面观”项目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推动中、意、希三个国家文化的交流,促进文化的相互理解,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在临近中国春节之际,陈法春作对联“黑兔带路,白鹰引船”提前祝贺大家新春愉快。对联不仅蕴含着中国人对癸卯兔年新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时也激发了外方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意大利毕加索大学语言中心主任拉乔娜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汉语桥”项目为学员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汉语、了解
  • 2023-01-10
    1月9日,我校召开“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和“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总结提升会,全面总结两项主题活动工作成果成效,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部署。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校领导,二级党组织书记、党员群众代表,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参加会议。会上,陈法春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关键之年。全校上下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总目标、总方向、总要求,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多措并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创先争优健全党建工作体系;要不折不扣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聚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暴奉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