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5-01-21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1月21日,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副书记胡志刚一行赴蓟州区渔阳镇开展帮扶工作调研,并深入经济薄弱村走访慰问驻村第一书记和困难群众。蓟州区委副书记郭泓洋,区委组织部、区农委、渔阳镇党委相关领导同志及校党委组织部、办公室、校工会、党委宣传部相关同志参加调研慰问活动。会上,周红蕾一行听取了两位驻村第一书记及帮扶村书记关于村庄情况及近期帮扶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介绍了驻村干部管理、培训、考核方面的情况,区农委及渔阳镇相关领导同志围绕新修订的“五增五提升”评价标准,深入解读了本轮帮扶工作相关政策。周红蕾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是市委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坚实行动。天津外语大学党委始终以高站位高标准高要求推进帮扶工作,多年来学校帮扶工作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要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对照最新要求,深入挖掘驻村资源禀赋,充分发挥学校智力人才优势,在教育帮扶、文化帮扶、校村共建上展现新作为。她强调,学校党委将举全校之力支持帮扶工作,驻村第一书记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
  • 2025-01-21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出版、优秀学术著作再版项目立项结果。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刘宏伟教授申报的《电影非自然叙事学研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艺术学单列学科)立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资助体系的重要部分,以资助学术专著为主,少量资助学术价值较高的资料汇编、调研报告和工具书。国家社科基金26个学科,包括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均可申报。学校高度重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连续多年开展天津外国语大学出版资助工作,有组织推动广大教师申报高水平后期资助项目。今后,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问题,持续引导和支持教科研人员以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努力打造具有学术创新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精品力作,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通讯员/赵晶 内容审核/冯鹏 顾洋 张凌志)(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5-01-20
    近日,由天津市外办(友协)、市教委、天津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身边的国际社会’眼中的天津”AI创作绘画大赛颁奖仪式和优秀作品展活动成功举办。市对外友协副会长黄春艳,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赵志勇,市外办、市教委及我市有关高校负责同志出席活动。获奖外籍人士和专家评委代表,在津外资企业、外国驻津机构、留学生代表等约160人参加活动。活动前,李迎迎应邀出席了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召开的第二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李迎迎在致辞中表示,留学生是“身边的国际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活动对进一步深度挖掘天津城市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天外每年都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研修。在对外友协举办的前两届“‘身边的国际社会’眼中的天津”摄影大赛中,天外曾获优秀组织奖,多位外籍师生获得二、三等奖。天外将继续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组织留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民间外交活动,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天津篇章,为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国际化发展水平贡献力量。黄春艳在致辞中对获奖的外国朋友表示热烈祝贺。她
  • 2025-01-17
    天外冬韵,志启宏图。2025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代表学校第二届委员会作题为《勇担使命 守正创新 锐意进取 善作善成 奋力谱写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建设新篇章》的报告。经过近三个月的集中研讨与反复推敲,历经多次修改,报告最终完成。它既是过去五年天外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成绩单,也是师生同心、集思广益、共绘未来发展蓝图的宣言书。它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地开启建设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新征程。高瞻远瞩,统筹谋划学校党委把握大局,周密部署报告起草工作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学校第三次党代会承载着重大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起草一份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校智慧、反映师生意愿、对学校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的高质量报告,对于党代会的成功召开至关重要。高度重视,组建专班。报告起草工作自2024年10月下旬开始启动,学校党委
  • 2025-01-16
    近日,中国共产党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根据大会安排,155名代表分成7个代表团,各代表团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为大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们来跟随镜头,感受代表们的敬业担当、团结奋进!第一代表团第一代表团会议现场第一代表团合影 第二代表团第二代表团会议现场第二代表团合影 第三代表团第三代表团会议现场第三代表团合影 第四代表团第四代表团会议现场第四代表团合影 第五代表团第五代表团会议现场第五代表团合影 第六代表团第六代表团会议现场第六代表团合影 第七代表团第七代表团会议现场第七代表团合影(摄录/学生记者 王宇晨 马毓聪 孙阿依诺 朱晓冉 刘雨轩 李妍静 内容审核/冯鹏 顾洋 暴奉睿)(网页编辑/庞轶丹)
  • 2025-01-16
    善作善成勇担当,唯实惟先创辉煌。为更好地提升思政育人水平,推动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1月13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工作系统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在逸夫楼莎翁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全体人员,各学院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及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在年度工作总结中,胡志刚高度评价了学工队伍2024年取得的成绩,对2025年的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并做了周密部署。他希望大家务必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走在前面、作出示范,对标对表党代会提出的“八大工程 ”,扎实落实好各项任务,在实践中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作出自身的贡献。在2025年辅导员赋能计划建设年首场讲座中,胡志刚为全体辅导员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他提出,一要守正创新,明确工作方向;二要抱朴守拙,练就过硬本领;三要补齐短板,突出专业特长;四要恪守初心,筑牢岗位自信;五要目标坚定,保持身心健康。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焦宁宣读了《关于表彰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优秀辅导员的决定》,17名辅导员荣获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为优秀辅导员颁发荣誉证书
  • 2025-01-16
    近日,中国共产党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总结回顾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宝贵经验,谋划部署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大会在天外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党代会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感悟,话未来,他们这样说:第一代表团代表、国际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2021级学生 郭紫萱:大会报告全面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主要工作和成就,明确了新征程中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基层学生党员代表,我将积极响应党代会号召,秉承“无奋斗不天外”的精神,在学习中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开拓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发挥青年党员力量,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用实际行动争做文化传承的守护者、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社会责任的担当者,为学校的发展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第二代表团代表、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并凝练为建成四个“高地”,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需要等方面,准确地体现了新时代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能,又生动地诠释了“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丰富内涵,
  • 2025-01-16
    近日,中国共产党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大会总结回顾第二次党代会以来所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宝贵经验,谋划部署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大会在天外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党代会代表们纷纷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感悟,话未来,他们这样说:第一代表团代表、高级翻译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王瑾:大会报告内容详实、思路清晰,明确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高级翻译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报告提出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加强人才培养、优化学科建设、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等举措,结合技术赋能、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将认真学习领会党代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履职尽责,主动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积极投身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第二代表团代表、求索荣誉学院院长李薇:此次党代会是在关键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凝聚共识、明晰发展目标,鼓舞士气、振奋人心!大会报告体现鲜
  • 2025-01-15
    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全素质、全媒体文化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结题验收专家评审会在天外举行。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任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评审会组长刘卫东,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立岩,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秀云作为评审会专家出席会议。项目负责人、天外副校长余江教授对项目背景和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项目组成员代表、天外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教授对项目的具体运行情况和运行成效进行介绍。经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答辩三个环节,专家组形成了评审意见,认为该项目能够立足“世界局势之变、技术迭代之变、人才培养之变”,深入探索研究新文科人才培养规律,很好地完成了项目计划,实现了项目预期,项目成果丰富,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为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教育部于2021年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天外成为全国首批入选立项的高校,经过4年的运行,该项目深入探索研究新文科人才培养规律,抓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养这“一核心”、凸显“融合”“大传播”
  • 2025-01-15
    近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活动包括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和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两项重要赛事。由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吴松指导的学生参赛作品《文化“三原色”不负新使命》和《传承创新,文化强国》分别在两项赛事中获得二等奖的骄人成绩,创造了天外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共收到1339所高校提交的5007部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作品。由天外国际教育学院学生林圩鑫团队创作的作品《文化“三原色”不负新使命》赢得评委好评,从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作品巧将绘画中的色彩三原色与中国文化中需要传承发展的文化三原色建立联系,构题新颖。黄色对应农耕文化,红色对应革命文化,蓝色对应世界文化,深刻挖掘三原色文化背后隐藏的精神内涵,剖析从古至今的文化底蕴。作品将文化的故事娓娓道来,课程以例子为“课引”,用生动形象又广为人知的真实案例将听者带入文化情境中,使受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