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9-12
    全国教育大会9日至1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天外广大师生热切关注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天外师生引发热烈反响。天外师生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要建成什么样的教育强国、如何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教师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
  • 2024-09-11
    9月10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2023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在两校区举行。校长李迎迎、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余江、副校长程国毅和武警某总队副大队长唐玉卓、副中队长宋晓强出席动员会。李迎迎、胡志刚代表学校党委向负责施训的承训部队教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他们指出,大学生军训是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培养了广大青年学子深厚的家国情怀、坚韧的意志品质和严明的纪律观念,充分发挥了国防育人的实效。他们对全体参训学员提出明确要求,要居安思危、提高认识,牢固树立国防意识;要严守纪律、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要听从指挥、团结协作,努力增强集体观念;要勇担使命、奋勇向前,积极投身强国实践。希望同学们将军训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转化为个人成长成才的动力,继续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超越自我,以优异的训练成果展现2023级同学们的青春风采,向母校60华诞献礼,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伴随着庄严的国歌,2023级学生军训动员大会正式拉开帷幕。教官们进行了精彩的队列展示,统一的着装,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标准的动作,充分展现着新时代军人的优良风貌。英语学院学生于清涵和国际商学院学生冯思思
  • 2024-09-11
    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工会第二届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教职工活动中心举行。全体工代会代表和校院两级工会干部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大会通过工代会代表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孙雪颖、杨颖同志为我校出席天津市教育工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听取了工会常务副主席孙雪颖作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工会上半年的工作,从聚焦听党话跟党走、聚焦建功立业、聚焦能力提升、聚焦庆祝建校60周年、聚焦以教职工为中心、聚焦基层工会建设等六个方面安排部署了下半年的工作。代表大会后进行了工会干部培训,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结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表讲话,强调做好工会工作要抓住四个关键词,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引领”——各级工会组织要在创新广大教职工思想引领方面下功夫,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正确政治方向;二是“提升”——各级工会组织要在提升教职工的投身教育改革的本领上下功夫,促进建功立业。三是“服务”——各级工会组织要在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上下功夫,提升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规范”——各级工会组织要在推进依法依规履职尽责上下功夫,推进民主管理。孙雪颖为基层工会干部进行了业务培训。
  • 2024-09-10
    近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召开。天津外国语大学亚非语学院阿拉伯语专业教师白天阳应邀为埃及总理会见中国企业代表、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主席与中国企业座谈会、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与中国企业签约见证仪式提供口译服务,为进一步促进双方在政策与投资领域的有效沟通与对接,贡献天外力量。天外阿拉伯语系自建系以来,努力拓展与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高校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已同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突尼斯迦太基大学高级语言学院等非洲阿语国家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交流机制。天外阿语系师生多次受邀参加与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相关的外事活动,提供高质量的口笔译服务。我校教师受邀参加此次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系列活动,充分体现了学校对培养高端翻译人才的重视,展现出学校在全球化背景下发挥语言服务的独特优势,在助推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外文化传播与互鉴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通讯员/白天阳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朵宸颉)
  • 2024-09-10
    根据学校重点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多维度提升硬件办学条件,用心用情打造更加安全、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后勤管理处在两校区进行了多个维修改造项目。马场道校区楼宇电力改造工程马场道校区行政楼、和平楼、图书馆A座、保卫和车队值班室等楼宇房屋使用年限较长,为防范配电设施老化等安全隐患,本次改造工程克服施工点面零散、施工时间紧、施工难度大、协调任务重等困难,在各单位大力支持、配合下,确定兼顾办公使用和高效施工的方案,结合不同楼宇、房屋特点,采取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逐一解决用电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用电配置,为新学期安全用电提供保障。国际交流中心空调管道维修工程为助力国际交流中心中央空调系统及环境、设备提升,后勤管理处对国际交流中心空调管道系统进行维修改造,更换空调管道立管、支管、入户门和卫生间门,为300余个房间安装智能电表,切实解决了国际交流中心空调管道维修困难的问题,为空调设备稳定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了师生的居住体验。滨海校区部分宿舍楼卫生间及盥洗室改造工程2024年,学校将滨海校区部分宿舍楼卫生间及盥洗室改造列为服务师生“十件实事”,今年7-8月间,对滨海校区10号、
  • 2024-09-10
    培育栋梁之才,筑牢强国之基。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天外建校60周年的前夕,9月9日,我校隆重举行2024年庆祝教师节表彰会。全体校领导与获奖教职工代表、从教三十年教职工代表、新教工代表、师生代表共计300余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40个教师节。表彰会由副校长余江主持。表彰会在天外艺术团合唱团深情演绎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声中拉开帷幕。校长李迎迎代表学校党委宣读表彰决定,希望全体教职工以获奖典型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扎实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校领导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感谢他们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周红蕾、李迎迎共同为光荣从教三十年教职工颁发证书、献上鲜花,表达对他们深深的敬意和祝福。三尺讲台育英才,一支粉笔谱华章。一段多语种祝福视频《老师,我想对您说》将表彰会推向高潮。教师代表登台分享了他们感人的从教经历。他们中,有毕生投身学校建设,耄耋之年依旧心系天外的首批教师;有已过六旬,依旧保持学术常青并积极培养青年师生的专家教授;有全家结缘天外,助力中外文化交流的外籍教师;有投身教书育人一线,取得累累硕果的青
  • 2024-09-09
    2024年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即将于9月9日至11日举办。在这场汇聚业界精英、共谋发展大计的盛会上,来自天外的76名学子组成志愿者团队,已整装待发,准备以满腔热情和专业素养,为论坛的圆满成功贡献青春力量。9月8日上午,志愿者上岗仪式暨培训会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顺利举行,标志着天外志愿者团队正式进入“战斗”状态。市国资委一级巡视员王志勇与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亲临现场,为志愿者们加油鼓劲,并就志愿服务细节进行了深入交流。王志勇对天外志愿者的热情与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胡志刚则勉励全体志愿者以最佳状态迎接挑战,为论坛增添青春活力与正能量。为了确保论坛的顺利进行并提供高质量志愿服务,经过自主报名、严格筛选与全面培训,最终76名天外志愿者脱颖而出。他们将在贵宾接待、会务服务、地方论坛等10个关键岗位开展服务工作,以最饱满的热情、最专业的态度投入到论坛的各项服务工作中,为峰会的成功举办保驾护航。“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志愿于心,奉献于行。”天外志愿者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将用责任和担当为论坛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向世界展示天外学子的卓越风采和青春担当。(文字/
  • 2024-09-09
    三十年前他们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三十年后他们依然坚守,无私奉献他们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挥洒在天外校园今天,让我们一起致敬这群最可爱的人!回望这30年:天外踵事增华,母校日新月异。我历经诸多工作岗位,接触到思想深邃的学者、勤勉博学的青年才俊和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记忆中有过无数“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惊喜与感叹,诸位良师益友的教诲与启迪,令我宏阔视野、积思顿悟、受用终身。——王晓晖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天外的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三十载,成为我一生的精神财富。我深切感受到,教育是育人育己的过程,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古训,用一颗温柔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王雪莹留校任教至今已整整三十载。热爱藏于心,何惧岁月长。《人间草木》里有这样一句话:“陪我门口的花坐一会,当个守护花开的使者。”教育,是春风雨露般的滋养。它让叶生长,让根纵横,让年轮蔓延,直到蓓蕾绽放,细嗅迷人芬芳。——张军三十载弹指一挥间,我见证了学校一次次的转型发展,感受着为之奋斗的艰辛和荣耀,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感恩学校的培养,我会继续坚守这份初心与执着,在时光的洪流中勇毅前行。——张海梅弹指一挥间,教坛耕耘三十载。在
  • 2024-09-08
    近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外译中心”)副主任周薇副教授、青年教师邹静翻译的《中国式现代化》英文版(Understand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由圣智集团盖尔公司在海外成功出版发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窗口。《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定位和科学内涵。书中不仅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更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性、目标与实现路径,为全球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翻译出版,旨在让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交流互鉴,使中国通过百余年现代化发展艰辛探索而凝结成的经验、方法,让正在这条探索之路上的后来者有迹可循,在探索各国现代化的普遍特征的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接到翻译任务以来,周薇和邹静两位教师秉承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展现了卓越的翻译技巧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著的核心思想和深层含义,而且在语言风格、文化适应性上都表现
  • 2024-09-08
    近日,2024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为更好推进中非合作交流,以媒体行动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法语频道推出《“越山海 共心声”中非文化之约》特别节目,与非洲媒体合作伙伴、央企、国企等中资机构联合邀请非洲歌手、网红、青年学生,围绕中国与非洲两个大陆之间的情谊相连、民心相通、美美与共,共同唱响跨越山海的友谊之歌。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师生为节目带来原创歌曲《在名叫天津的地方》,由意大利籍教师Alberto作曲,马达加斯加留学生洛夫、蒙古留学生爱玛、国际教育学院老师赵伯杨、国际传媒学院学生崔梓萌共同演唱,讲述各国青年人相聚中国、增进友谊促进文化交融的故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之力。(视频/学生记者 刘昊晨 何冰玉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顾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