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6-07
    5月25日,由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外语教材与教法研究中心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国赛落下帷幕。在这场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词汇比拼旅程中,我校学生通过思维与策略的交锋、知识与手速的碰撞,实现了自我突破和成长。其中,本科非英语类专业组荣获一等奖1人、三等奖4人;本科英语类专业组荣获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现将获奖情况公布如下:本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作为一项公益性的全国赛事,历时两个多月,经历了校赛、省赛、全国决赛三轮比赛的角逐,全国1071所院校共计4035名学生入围国赛。本次大赛首次增设研究生赛道,我校共计1144名学生参加了校级初赛。比赛融综合性、学术性、趣味性、时代性于一体,促进学生养成良好词汇识记习惯,提高学生英语词汇识记效率,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营造了科学记忆词汇的浓厚学习氛围。依托词汇学习平台,赛事组织和成绩评定实现了全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充分体现了我校信息化融合教学的优势和智慧教学的理念。词汇比赛的赛题除常规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词汇外,还加入了思政词汇,重点考查涉及中国发展、中国文化
  • 2024-06-07
    近日,由天津市总工会、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主办的天津高校第十七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逐级选拔、择优推荐,天津外国语大学3名青年教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巧妙的教学设计和出色的教学表现,从全市26所高校的16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喜获佳绩。获奖名单亚非语学院高晓婷日语学院李玥高级翻译学院朱华亚非语学院高晓婷荣获文科组一等奖第三名,刷新了近五年来我校选手在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的最好成绩。日语学院李玥荣获文科组二等奖第一名,高级翻译学院朱华荣获文科组三等奖第一名;天津外国语大学获评优秀组织奖。我校早在今年2月份就启动备赛工作,通过举办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指导、反复进行试讲等多种形式帮助选手积极准备。校工会和教务处推荐多名专家入选赛事评委库,并聘请刘建喜、杜武媛、刘永红等老师专门为三位选手举行模拟竞赛。其中,英语学院刘建喜老师全程参与文科组的评审工作。选手们将参加本次竞赛当成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高度重视,反复修改、打磨,精益求精,逐一试讲练兵。竞赛中,我校三位青年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展现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魅力,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也为全体师
  • 2024-06-07
    为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通识大讲堂(第三期)“AI如何助力创意写作”于近期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举行。易正中教授详细解析了创意写作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创意写作所能带来的好处。他强调,创意写作是一种运用形象思维、想象和艺术加工的文学创作,具有原创性、创新性、虚构和艺术加工的特点。他指出,创意写作适合对文学和艺术有浓厚兴趣、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愿意挑战自己,不断尝试新事物以及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在讲座中,易正中分享了歌词和小说等相关专业知识,介绍了AI工具及提示词的写作,演示了如何利用AI来写歌和小说,并播放了10多首原创歌曲片段,让学生们获得了参加音乐会的美好感受。本次精彩讲座极大地鼓舞了有志于创意写作的同学,让同学们看到了AI在创意写作中的潜力和可能性。学生们获益匪浅,纷纷表示想要在课后尝试创意写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在内容讲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做出努力。近期,通识大讲堂
  • 2024-06-06
    6月, 在阳光热烈的季节, 汗水相伴,未来可期! 2024年高考在即,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 心系高考学子, 向正在冲刺高考的你 致以诚挚的祝福! 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2024年高考进入倒计时,衷心祝愿同学们金榜如愿,未来可期! 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外”的特色,“语”的特长,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着力培养实战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战略急需人才。建校60年来,6万余名优秀校友活跃在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新闻、法律、教育等各条战线,努力讲好天外故事、天津故事、中国故事,为服务国家战略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了天外力量。 往昔已展千重锦,明朝更进百尺竿。衷心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佳绩,欢迎大家报考天津外国语大学。让我们一起逐梦天外,扬帆远航! 校长李迎迎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我谨代表学校向正在冲刺高考的你们致以
  • 2024-06-06
    6月2日,由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高校非洲语言学科知识竞赛”在北京顺利举办。天外亚非语学院斯瓦希里语专业和豪萨语专业派出三支学生团队参赛。经过激烈角逐,共斩获个人二等奖2项、个人三等奖2项、个人优秀奖2项,团体二等奖1项、团体三等奖1项。周丽、吴震环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天津外国语大学获优秀组织奖。本次竞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全国八所高校的非洲语言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比赛中场休息阶段,天外豪萨语专业学生表演了器乐演奏《金蛇狂舞》,充分展现了天外大学生多才多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中国高校非洲语言学科知识竞赛每三年举办一次,旨在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认识非洲、热爱非洲,培养学生从事国别区域研究的学术兴趣,拓宽全球视野,进一步推动中非人文交流。大赛邀请全国各高校非洲语言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为我国从事非洲研究的师生们搭建起交流共享的优质平台。天外亚非语学院始终秉承“中外求索,德业竞进”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扎根中华民族、深具国际视野、追求真理于世界,博取古今于中外”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推动中非友好与合作提供高素质
  • 2024-06-06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对接,挖掘项目,实现共赢,近日,学校相关部门一行赴天津市进出口商会进行交流访问。原天津市商务委巡视员、常务副主任、荣誉会长李胜利,商会副秘书长李伟热情接待我校一行。 座谈中,科研处、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学校概况及历史沿革、学科优势及专业特色、社会服务及典型案例等,表示天外期待与商会共同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通过产学研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模式等途径,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引领,与商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李胜利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工作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天外开放办学、走出来办教育的务实态度与积极行动非常值得赞赏。商会愿意为双方的合作提供支持,将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平台优势,为天外提供更多与企业对接的机会,促进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此次访问,不仅加强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市进出口商会之间的联系,也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将会在教育与经济领域创造出更多的合作成果,共同为天津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橙郡社会服务组织、继续教育学院培训中心相关负责
  • 2024-06-05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集团各附校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其育人能力和专业素质,5月31日,天外教育集团成功举办第三届青年教师学术论坛暨首届班主任专业技能大赛,整场比赛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参赛选手们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水平。 大赛特邀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天津市河西区思政教育创新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正高级教师么青,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学科德育研究部、少先队教研室负责人孙茂华,天津市汇文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名班主任工作室负责人、市级优秀班主任范云艳四位专家担任评委,教育集团总校长刁雅俊、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处长王红、各附校校长及领队携教师代表参加活动。大赛分为“带班方略”“育人故事”“班会设计”三个环节,来自市小外、滨海小外、北辰小外、东疆小外、河北外中、海洋小外6所附校的9位优秀青年教师,充分展示了其匠心育人、师生沟通、家校协同等方面的育人智慧及综合素质。在带班方略展示环节,老师们结合班级文化和学生特点,讲述自己的班主任管理理念与思路方法,凸显了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及专业修养。在育人故事分享环节,老师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任教经历中的真实育人故
  • 2024-06-05
    为进一步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6月1日—2日,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带队赴云南民族大学交流并签署两校非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协议。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阮朝奇、副校长邹永松、副校长邵维庆参加交流座谈暨签约仪式。签署非通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协议座谈会上,周红蕾对云南民族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她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以及在培养实战型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战略急需人才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回顾了双方签署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后密切沟通和良好合作的情况,希望进一步丰富合作形式,完善合作机制,在学科联建、项目联申、人才联培、师资联合等方面再下功夫,积极推动合作共赢模式的持久深入发展,共同为实现东西部协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阮朝奇对天外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云南民族大学以立足边疆、服务边疆、服务民族团结繁荣发展为己任,围绕民族性、边疆性、国际性的办学定位,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云南跨越发展,坚持“立足云南、服务边疆、辐射东南亚南亚”办学目标的相关情况。他希望双方在合作办学、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共建科研交流平台等方面加强合作,特别是在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内联合培
  • 2024-06-03
    为提升学生多学科素养、体育知识和技能,“通识大讲堂(第三期)”“中国轮滑运动全项目解读”于近期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进行。主讲人王一博老师从我国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切入,通过介绍冬季项目引出轮滑运动,通过视频赏析和规则讲解,对世界轮滑联合会中所包含的十二个正式比赛项目进行了全面介绍,对轮滑运动在世界、亚洲、中国的发展史进行了知识普及。他谈到,轮滑运动中的滑板项目已经进入奥运会,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轮滑项目加入奥运会的行列中,让更多的爱好者实现自己的梦想,让更多的青少年可以通过轮滑比赛为国争光,站上世界体育领域最高的领奖台。通过讲座,学生们对轮滑运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轮滑运动中不同项目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有的同学跃跃欲试,想在未来尝试一些轮滑比赛。无论是奥运项目还是非奥项目,都有很多人为之钻研和奋斗。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校期间不仅要刻苦学习,还要每天坚持锻炼,成长为文体兼优的当代大学生。讲座前夕,王一博老师小臂意外受伤,但他依然带伤连续两天为两校区学生进行精彩讲座,状态饱满、精益求精。这种永不言弃、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带给学生们一堂生动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赢得了师生们的尊敬和爱戴。为全面贯
  • 2024-06-03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和学生代表80余人,联合天津外国语大学驻村帮扶二队,一同前往宁河区俵口村开展“行走的最强思想”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暨“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党日活动。在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引领下,支部教师党员和学生代表来到宁河区俵口村重走“方舟路”,参观了于方舟故居和生平事迹展,通过一件件珍贵展品和一份份珍贵史料,深刻领会于方舟烈士为了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气节和“以己之舟济苍生”的方舟精神。在郑海呐的带领下,全体师生党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玉为学生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她以历史为线索,带领大家回顾了于方舟由一名爱国青年逐步成长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历程。于方舟为国捐躯的壮举,始终印证了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书写的爱国和忠诚。虽然理想未竟身先死,但于方舟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与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的火种播撒在这片故土,为人们留下永不磨灭的方舟精神,时刻激励着人们以生生不息的革命火种,照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