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5-08-02
    近日,第三届全国日语风采短视频创作大赛落幕,天外日语学院学子表现优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本届大赛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杭州西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浙皖赣分会、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AI赋能,文化共生”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城市、32所高校的148名选手同台竞技。参赛选手围绕主题,创作了大量展现语言功底与文化创意的优秀短视频作品。经过激烈角逐,天外学子凭借扎实的日语语言能力与出色的跨文化表达能力脱颖而出。其中,王佳鑫、丁晓艳、贺倩倩三位同学荣获成人组一等奖,朱美羲、赵诗瑜、李继芸、张金柱四位同学获得成人组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日语专业学子的综合实力和风采。此次获奖,是同学们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成果,也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扎实成效。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多元实践教学环节,致力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外语综合运用能力与国际传播能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外语人才不懈努力。(编审/罗缘欢内容审核/冯鹏窦文彤张占奇)(网页编辑/张明慧 庞轶丹)
  • 2025-08-01
    近日,中国翻译协会公布了“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名单,天外申报的6个基地成功获批,目前共有7个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通过认证,标志着我校在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及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此次认证工作由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翻译协会联合组织开展,旨在通过加强实习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翻译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中国翻译协会发布的公示名单,我校获批实习基地的共建单位分别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思必锐翻译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上海创凌翻译服务有限公司。此外,去年学校已经获批与北京悦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的实习基地。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不断探索与行业前沿接轨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在课程共建、项目合作、师资交流、实习实践等多个维度与语言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共建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和人工智能翻译实验室,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下一步,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继续秉持“立足行业
  • 2025-07-31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编辑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近日由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27日至2024年12月20日期间的报告、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文章、指示等91篇,分为18个专题,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英文版的出版发行,有助于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的理解,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受外文出版社邀请,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带领2025级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英语)博士生刘帅参与了该卷英文版部分内容的英译工作,翻译质量获得外文出版社高度认可。多年来,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立足新时代国际传播需求,致力于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对外翻译与传播,在实践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成果丰硕。今后,基地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提升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
  • 2025-07-30
    近日,由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主编的《面向未来的教师教育:上海教师观察2025》(英文版)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华云鹏、佟晓梅、姜莉、桑力攀四位天外教师担任主译,是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的又一重要成果。该书后续还将由全球知名的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面向海外联合出版发行,这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创新经验,将通过语言搭建的桥梁,登上更广阔的国际舞台。《面向未来的上海教师:上海教师观察2025》(英文版)系统梳理并深入剖析了上海教育工作者在更新教育理念、融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最新实践与成果。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为上海本地和中国国内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富有价值的中国案例与借鉴,是向世界系统性呈现中国教育智慧、构建中国教育话语体系的一次重要实践。此次翻译任务的圆满完成,是学校在高水平语言服务和跨文化传播领域实力的又一次集中展现,也是学校心怀“国之大者”、主动服务国家教育强国和国际传播战略的生动实践。翻译团队以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对教育内涵的精准理解,将上海教育的创新理念与实践经验进行了
  • 2025-07-28
    7月24日—26日,由中国日报社、北京师范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的2025“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论坛暨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70家理事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共商语言教育合作与文明互鉴。天外副校长朱鹏霄教授代表学校出席系列活动。在论坛期间举行的联盟理事会上,天外成功当选为联盟21家常务理事单位之一(海外7家,国内14家)。这为我校深度参与国际语言教育治理、服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在“Z世代对话校长”圆桌对话环节,朱鹏霄紧扣时代脉搏,围绕Z世代学习需求变革与人工智能(AI)带来的教育重塑,介绍了我校聚焦国家急需领域打造“外语 + X”复合培养生态、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等育人理念,指出学校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AI无法替代的关键能力,即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价值引领与健全人格、终身学习与快速适应力、卓越的跨文化沟通与合作能力。天外将以此次当选“一带一路”语言教育文化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为新起点,持续秉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初心,充分发挥常务理事单位作用,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前沿教育模式,为促进国际语言教育合作、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
  • 2025-07-28
    近日,来自天外国际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动画专业的陆漂、张冬婷、胡悦、魏昊天、余文华、鲜季娟六位同学联袂创作的作品《津彩哪吒·古韵新潮》,在2025天津旅游集团哪吒文化创意大赛中获得最佳创意奖。该作品凭借独特的艺术设计视角与深刻的文化内涵,生动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的卓越创造力与昂扬精神风貌。《津彩哪吒·古韵新潮》以“哪吒”这一经典文化形象为核心载体,巧妙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理念的深度融合。创作过程中,同学们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人物轮廓,用富有张力的形象设计传递情感,更别出心裁地将甲骨文“津”字融入其中,让作品既沉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作品不仅蕴含着对自我命运的深度思索,更传递出“坚守正义、勇于担当、不惧偏见”的积极人生态度,充分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指导教师郑璐璐表示:“这份荣誉是同学们辛勤付出的最好见证。创作期间,他们反复打磨细节、追求精益求精,以古鉴今,展现出对文化创作的极高热情与出众才华。哪吒身上‘坚守正义、不畏困难’的精神内核,与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所秉持的态度高度契合。这组作品不仅实现了艺术设计表达上的突破,更成为他们成长历程中浓墨重
  • 2025-07-26
    近日,202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日语组全国总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圆满落幕。我校日语教师李玥凭借出色的表现,在日语专业组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本次大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测评中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以“外语教材的有效使用:聚力创新 分类卓越”为主题。来自全国各高校的150余位日语教师参与其中,经过复赛选拔,38位教师晋级全国总决赛。本届大赛全程线上直播,超1.5万人次在线观摩。我校李玥老师一路过关斩将,凭借新颖的教学视角、鲜活的课堂活动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在现场说课、教学展示、互动问答三个环节中展现出扎实的教学水平与深厚的专业素养,最终赢得了评审团的高度认可,摘得桂冠。李玥老师此次获奖,不仅是其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我校长期以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成果。我校始终将教师培养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通过搭建各类教学交流平台、组织教学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参与高水平教学竞赛等方式,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助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能力。今后,我校
  • 2025-07-24
    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举行前夕,7月23日,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索海尔·汗,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德米特里·诺维科夫,吉尔吉斯斯坦外交学院副院长扎伊尼金·库尔曼诺夫,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运全,中国外文局副总编辑、兰花奖秘书处秘书长陈实出席会议。本次对话活动还设置了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元影像交流三个分论坛。上合组织国家相关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聚焦“驱动绿色发展 共续上合生态文明”“传承历史文化明珠 共绘上合灿烂文明”“聚焦多彩光影 共筑上合未来图景”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我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受邀参加了开幕式及相关论坛。活动中,我校留学生代表埃及徐昊阳同学和吉尔吉斯斯坦祝晴湖同学与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8名代表共同发布了“共护文明·上合青年在行动”天津倡议。徐昊阳同学作为青年代表接受了相关媒体采访。此外,我校英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传媒学院的60余名师生代表也全程参与了相关论坛。此次参会,让我校师生领略到了不同国家和
  • 2025-07-2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天津市总工会、天津市教育工会“夏送凉爽”工作的精神,切实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送上组织关怀,天外开展“夏送凉爽”暑期慰问活动。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长李迎迎带队慰问暑期坚守户外高温作业和昼夜值守、在岗加班的教职工,向大家送上防暑降温的物资和学校的问候。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程国毅,副校长朱鹏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活动。校领导先后深入两校区教学楼、招生办公室、国际交流中心、施工现场和学生宿舍等岗位,与站岗执勤、巡逻防控的保卫人员、暑期接待学访团组、各项工程的管理人员、宿舍调整的学工人员以及坚守各岗位的教职员工亲切交流,对他们在高温天气下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精神表示肯定与感谢。周红蕾指出,今年暑假学校承接重要外事活动服务保障等重要任务多、国际交流项目多、提升改进学校办学环境的工程多、保障安全稳定的任务重,叮嘱大家在保障工作的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做好防暑降温,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并鼓励大家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做好防火、防洪、防汛排查,确保假期校园安全稳定。此次活动不仅为坚守在一线的教
  • 2025-07-23
    7 月 7 日至 19 日,天外迎来36 名阿塞拜疆青年,正式开启为期两周的“丝路同行”研学之旅。学院提前组建工作专班,统筹课程设计、线路踩点、师资配备与保障;阿塞拜疆师生带着好奇与热情远道而来,双方在欢迎仪式上共同按下启动键,为中阿青年交流写下新的序章。在津期间,同学们用脚步丈量历史,用镜头记录当下。清晨的五大道静谧悠长,红砖藤蔓在朝阳下泛着柔光,大家轻触墙面,仿佛触摸百年前的中西商旅脉搏;午后走进民园广场,复古拱门与草坪音乐会让“老天津”的摩登余韵扑面而来;夜幕降临,海河游船缓缓前行,两岸灯光倒映水面,古建筑与摩天楼并肩而立,同学们发出阵阵惊叹,纷纷举起手机定格这座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在天津动物园,大熊猫懒洋洋地啃着竹子,金丝猴灵巧地跳跃,同学们第一次近距离观赏“中国国宝”,听保育员讲述濒危物种保护故事;转至北疆博物院,猛犸象化石与恐龙骨架让他们在亿万年时光中穿梭;走进滨海图书馆,波浪形书架与数字阅读仓带来未来感,感受科技让文明焕发的崭新魅力。传统文化工坊由学院教师与校外名家联合授课,书法、国画、太极三大板块依次展开。同学们提笔写下端庄的“福”字,又在宣纸上点染翠竹与熊猫;晨光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