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7-03
    7月1日下午,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一行到访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主任辛峰、外文出版社总编辑许荣、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英姿、中国外文局国际合作部协作协调处处长谢鹏、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重大专项管理处处长杜朋朋等陪同来访。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迎迎接待来访客人。于运全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中国外文局在对外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媒体国际传播、对外话语创新、高端智库研究、人文交流合作、翻译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职能。希望双方优势互补、强强合作,培养党和国家外宣工作大局急需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共同为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读懂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周红蕾对于运全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她回顾了学校与外文局近年来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方面的合作成果,详细介绍了学校今年推出的“新时代 新文科 新使命”五大模块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她希望在外文局的指导下,学校继续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在服务国际战略和天津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彰显天外担当。李迎迎详细介绍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与交流、科学研
  • 2024-07-03
    应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国立大学、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国家教育科学院等邀请,6月24日至28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迎迎率团访问白俄罗斯,出席天津市—莫吉廖夫州教育合作论坛,访问中白工业园、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白俄罗斯国家教育科学院、白俄罗斯文化部长雅库布·科拉斯文学纪念博物馆等地,进一步推进我校与白俄罗斯国际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 6月25日,代表团访问中白工业园。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飞接待代表团一行。代表团参观了工业园科创中心规划馆,了解了中白合作投资建立工业园的背景、发展历程以及中白双方参与“一带一路”经贸交流合作情况。在双方座谈会中,李迎迎就天外办学历史及概况、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国际合作与交流、复合型人才培养等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双方就合作共建海外实习实践基地、“中文工坊”,合作开展国际科研项目,建立中白工业园特色词典语料库等内容开展讨论并达成共识。 6月26日,代表团出席由我校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国立大学联合主办的“天津市—莫吉廖夫州教育合作论坛”。李迎迎代表学校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分别与莫吉廖夫国立大学和白俄罗斯-俄罗斯大学签署校际
  • 2024-07-03
    7月1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承办的“津”彩非遗------“汉语桥”韩国青少年访华团组项目顺利开班。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出席开班仪式。韩国顺天乡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钟灿教授,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关系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活动。开班仪式由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暴士蕊主持。 李迎迎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与韩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与顺天乡大学携手共建孔子学院,在推动中韩两国友好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希望团组成员在华期间,多了解深厚的历史底蕴,多感受丰富的美食文化,多观赏优美的城市风光,多体会充满烟火味的人文气息。期待通过“汉语桥”这座沟通世界的语言之桥、文化之桥,进一步系紧中韩两国相知相亲的纽带,促进民心相通,为推动中韩友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钟灿表示,非常高兴来到中国,希望团组成员认真学习地道的中文,提高汉语水平,感受中国文化,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授课教师代表赵林江表示,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人文相近、文化相通,友好往来历史悠久。希望通过在天外的学习,使团组成员的汉语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同时能够饱览中华
  • 2024-07-03
    7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阿斯塔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同一时间,新华社英文客户端刊发了对天津外国语大学哈萨克斯坦留学生黄琳娜的视频采访。 黄琳娜表示,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是为了学好中文。她说,在哈萨克斯坦,越来越多人学习汉语。随着中哈两国关系愈加紧密,哈萨克斯坦的人民都想多了解汉语。今年6月,黄琳娜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已获得了硕士学位。她表示,中哈两国之间今后会需要更多的翻译,她期待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翻译,从事更多推动中哈两国合作的工作。希望中哈两国关系更好,能够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顾洋)
  • 2024-07-02
    为迎接“七一”党的生日,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时刻践行初心使命、严守党规党纪,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6月25日,英语学院党委开展了集体政治生日会。学院教职工党员、党外教师代表参加生日会。 英语学院党委书记刘海燕,党委副书记、院长刘宏伟为入党30年、25年、20年、15年、10年的教师党员代表赠送了学院党委精心准备的《入党申请书》复印件、英语学院文创扇子作为政治生日礼物,表达了党组织对党员的关怀,同时向大家勤勉工作、踏实奉献的精神致敬。 关冬梅老师分享了自己入党25年的感悟,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和学院全体党员、党外教师共同参加集体政治生日会特别有意义。今年恰逢校庆60周年,这一特殊的年份让她深感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教师党员,要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引导学生,助力他们成长为优秀人才。在党30年的老党员项成东教授带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 “政治生日”是党员政治生命的开始。英语学院党委举办集体政治生日会,增强了教职工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学院党委邀请党外教师参加政治生
  • 2024-07-0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6月27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处级干部集中观看了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专题片。校党委书记周红蕾讲授“七一”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 周红蕾强调,全体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教育两委关于党纪学习教育部署要求,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以警示教育专题片为警为戒,绷紧纪律之弦,筑牢自律之堤,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周红蕾指出,自4月启动党纪学习教育以来,学校党委稳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见行见效。校党委抓总,专班牵头推动,围绕12项重点任务,以工作提示、互查互看两个抓手,清单化、节点式抓好重点任务落实。运用好学习研讨、警示教育、专题培训等载体,深化学习效果,将党纪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结合,赋能发展提质增效。同时,通过分组督导、互查互看实现了全过程全覆盖督导。 周红蕾强调,党纪学习教育是今年全党的一项重要政
  • 2024-07-02
    近日,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作为部校共建单位,应市委宣传部邀请,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耿鹏老师带领新闻专业学生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进行采访,以实际行动服务天津,展现了学校的专业实力和风采。智博会汇聚了全球智能产业的顶尖企业和创新成果,是展示智能科技最新进展、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自2019年起,天外国际传媒学院便与智博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国际传媒学院“部校共建”成果的体现,更是学院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战略、宣传天津成就的具体行动。此次智博会上,天外国际传媒学院的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扎实的采访技巧,深入展会现场,对各大展区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采访报道,不仅用镜头捕捉了现场的精彩瞬间,更用文字记录下了未来智能产业的脉搏,将这一科技盛会的精彩瞬间和深层内涵传递给每一个关注者。通过此次智博会采访活动,天外学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推广天津的智能科技产业、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天津的智能产业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展现出新时代传媒学子的担当和作为。未来,学校将继续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培养更多具有创
  • 2024-07-02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校各级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周密安排、精心部署,组织开展了庆“七一”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砥砺奋进。 走访慰问传党情、暖人心 校领导及各二级党组织负责同志以座谈交流、入户走访、发放慰问品等形式,为“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发纪念章,向生活困难党员送上组织关怀,感谢他们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祝福。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基层,与新提拔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人才专家、青年教师、学生党员等开展谈心谈话,激励广大师生干部在推动本单位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贡献力量。 党性教育承使命、守初心 各基层党组织抓住新发展党员、毕业生党员两个关键群体,强化政治“首关”教育。为300余名师生新党员举办入党宣誓活动,以发放“政治生日卡”、佩戴党员徽章等形式,不断增强新党员加入党组织的政治仪式感,让新党员从入党开始就接受严格党内政治生活锻炼。通过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发放“给毕业生党员的一封信”,打造“红色毕业季”,帮助毕业生党员扣好开启
  • 2024-07-02
    近日,为增强天外师生出行的安全意识,校长办公室、滨海校区管委会、党委安全工作部,联合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汉莎运业有限公司和天津筠轩安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走进滨海校区,开展了“安全宣传入校园”主题活动。 市道路运输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安全专家利用“天津道路运输”公众号向在校师生演示了如何查询所乘坐客车是否具有包车资质,讲解了如何按照疏散标志指示快速逃生,现场发放了“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主题宣传页和乘坐客车出行安全提示页,使师生们加深了对突发情况应急逃生和出行安全知识的了解。  在客车上,驾驶员、安全专家讲解了客车发生火情、遇水坠水后,如何借助现有工具快速逃生。通过现场互动实操,帮助师生熟悉车辆应急出口位置、应急锤和灭火器使用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师生们的应急逃生技能操作水平。 安全宣传进校园,不仅是对师生安全出行的重要保障,更是对校园安全文化的有力推动。通过此次安全宣传教育,帮助师生了解了交通安全知识,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和应急逃生方式,提高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摄影/学生记者 龚悦桐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左健)
  • 2024-07-01
    为提升学生跨文化知识和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识大讲堂(第三期)“日本文学当中的中国经典”于近期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进行。讲座主讲人刘勇副教授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唯一一个大量使用汉字的国家?”讲座内容围绕中国传统经典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经典传到日本的历史脉络。1500余年来,中国历代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和文学作品向日本传播的种类和数量难以历数。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中国传统经典传播到日本的历史过程,正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真实写照。通过讲座,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经典东传的过程有了初步了解,中日两国有着十分悠久的交往交流史,日本有非常繁荣的“中国学”和非常深入的中国古典研究。刘勇表示,今后将继续坚持用日语诵读唐诗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加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为研究区域国别文化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和素养。在讲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互鉴能力和中国文化自信,努力提升学生向世界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