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栏目别名}

  • 2022-05-1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学校党委关于“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和“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部署要求,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面向2021级学生组织开展了“中外抗疫制度比较”案例展示决赛,活动于日前圆满落下帷幕。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从中国与世界比较视野搜集和整理全球抗疫故事,为思政课讲好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提供了有益的视角和素材。为此,自2月以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精心设计“中外抗疫制度比较案例”展示比赛,组织2021级全体学生以团队形式在权威报刊和网络媒体上搜集和整理了近1000个案例。5月6日,在各行政班线上初赛、教学班复赛的基础上,教研室选拔25个小组进行线上决赛,并由各任课教师在线组成评委评审团队。决赛中,各组选手通过文档、图片、视频和PPT等形
  • 2022-05-1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天津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校党委关于做好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构建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格局,3月30日至5月6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先后召开5场就业推动会,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副院长王文倩出席并讲话,各专业相关负责人、毕业班导师、论文指导教师、毕业班辅导员、就业专员参加会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菲主持会议。安娜在讲话中指出,在当前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任务更加艰巨。全体教师要将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刻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提高政治站位,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用心、用情、用力确保就业工作落地落实落细。各专业要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细化目标,全面掌握毕业生就业意愿和状态,加强教育引导,拓宽就业渠道,实施精准帮扶,与辅导员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就业工作。王文倩分析了近年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专业建设情况以及研究生、本科生就业形势,从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角度明确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体现,就发挥班导师、研
  • 2022-05-12
    为深入推动“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动“我为师生办实事”工作,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于5月6日召开“我为师生办实事”座谈会暨“十四五”规划落实推动会。学院班子、各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副院长付美艳主持。付美艳介绍了“十四五”规划国际合作与交流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实际情况,针对“十四五”规划的各个指标进行分析。各专业负责人就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菲介绍了目前在国外留学的学生情况以及现阶段遇到的困难,并就解决方案与各专业负责人交换意见。副院长王文倩强调了召开本次推动会的意义和重要性,要求“十四五”规划中各重点项目要加强顶层设计,建立沟通机制,制定工作方案,稳扎稳打推动落实;同时,要求各部门、各专业之间要通力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从“十四五”规划编制到推动落实,学院党政班子多次组织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制定并下达工作目标分解,对各专业、各学科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确保“十四五”规划落地、落实、落细。下一步,学院将通过精准施策、重点发力、补足短板,以“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为目标,以
  • 2022-04-26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天津市教育两委和学校党委关于“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安排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策划,周密组织,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深入挖掘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宝贵精神财富,在全校2020级、2021级4000余名学生中讲授北京冬奥精神“大思政课”,激励学生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全面回顾了7年来中国筹办备赛的非凡历程,深刻总结了筹备举办这一奥运盛会收获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经验,分别讲授了“冬奥之路”“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等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诠释我国体育一路披荆斩棘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铸就的冬奥精神。圆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广大学生表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和实践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争做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通讯员/吴松 内
  • 2022-04-22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鼓励学生党员积极投身基层就业,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近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非通用语学生党支部与德语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以“深植基层沃土,绽放青春华章”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学院2019届德语专业毕业生陈晓玥、2021届法语专业毕业生刘婧参加活动。活动中,两位学姐分别与学生党员们分享了基层就业准备和工作心得。陈晓玥是天津市“青马工程”第一期学员,2019年顺利通过天津市选调生考试,现就职于河西区天塔街道。根据前期问卷调查的结果,陈晓玥就大家最关心的公务员考试备考时间、报考岗位的选择、备考与专业学习的平衡等三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她建议同学们要保证专业课的学习,打好语言基础,同时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备考公务员的同学要在考前两个月找到适合自己的做题节奏,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突破。她还提醒同学们要把握好应届生的身份,以积极的心态报考“三不限”岗位。刘婧于2021年成功考取天津市社区工作者,现就职于宁河区桥北街道。她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历年报考要求、时间安排、题型和笔面试经验,并对基层党务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异同进行了对比分析。支部党员认真聆听两位学
  • 2022-04-22
    4月14日下午,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召开“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暨“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部署会。学院党委书记安娜主持会议。安娜传达了学校“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暨“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部署会议精神,并就学院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她表示,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要突出“迎盛会”这条主线,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彰显学院特色的十项重点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和师生党员政治站位,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欧语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学院党委副书记韩菲从总体目标、活动阶段、具体安排和工作要求四个方面就学院“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进行部署,并传达了近期教育部公开曝光第九批7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安娜传达近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相关会议精神,要求学院
  • 2022-04-22
    国家安全是国家发展的最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最根本保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增强我校学生国家安全意识,根据天津市教育两委和学校的相关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围绕2022年国家安全日活动主题------“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新时代国家安全成就,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在4月11日至17日,组织思政课教师对2020级、2021级4000余名学生进行了40余场国家安全教育。围绕国家安全教育这一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们在课堂上向2020级、2021级学生讲述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由来以及2022年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题,详细讲解了“什么是国家安全”“新时代国家安全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大学生应该怎么做”等相关内容,组织学生们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畅谈学习感想,引导学生主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帮助其成为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忠诚宣传者和坚定践行者。丰富的教育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社会稳定进步、人民幸福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国家安全,人人有责”,必须将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平不肆险
  • 2022-04-14
    4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召开“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暨“青春献礼二十大 奋斗担当铸忠诚 强国有我新征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工作部署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会议。郑海呐首先传达了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喻云林深入我校调研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开展情况时的讲话精神,强调要切实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把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忠诚教育和爱党爱国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郑海呐重点传达了学校党委针对两项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要求和校党委书记殷奇的讲话精神,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准确把握目标要求任务,以严实作风确保主题活动取得实实在在成效。马院直属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高立军和副院长杨红运分别介绍了学院按照学校要求制定的两项主题活动工作方案,并对具体落实举措进行了部署。会议要求,全体党员教师要把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
  • 2022-03-2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持续推进“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改革创新,3月21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2年第3期名家大讲堂,邀请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孔德永作“把学问做在大地上------调查研究与乡村振兴”专题讲座。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孔德永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为切入点,结合自身丰富的调查研究经验,介绍了高校师生开展实地调研、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重要意义,围绕“如何做好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主要方法、田野调研的主要阶段、调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如何设计调研问卷、如何撰写调研报告”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等多重维度展开系统讲授,对我校师生有效开展乡村振兴调查研究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内涵丰富,使与会教师受益匪浅。此次名家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我校思政课教师对大思政课建设的认识,也为今后学院继续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 2022-03-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3月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学院2022年第2期名家大讲堂,邀请原天津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张博颖研究员作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的专题讲座,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了讲座。张博颖以“‘中国奇迹’的制度奥秘”为切入,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集中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显著优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中国制度的法治之维”“中国制度在自信中完善、前进”等方面,讲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在何处、“优”何处,讲清楚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