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化外语外贸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升入脑入心效果,4月19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办,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和天外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比较教学法”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召开。全国外语外贸院校以及天津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教师代表现场参会,西藏昌都市中小学校长、思政课教师代表线上参会。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
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召开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是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恰逢其时、十分必要。结合外语院校学生特点,要深入探讨思政课教学中“以何比较”“何以比较”等理论问题和实践路径,进一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袁世军在致辞中表示,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和学术前沿,为加快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贡献力量,是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全体社科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其中,中外比较问题是一项待解的重要课题,希望大家深挖这一教学科研富矿,做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取得更能够直指人心的教学效果。
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满荣在致辞中指出,“比较教学”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思政课教师一要聚焦主题,确保“讲准”;二要立足特点,实现“讲活”;三要结合时代,努力“讲透”,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为探索“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新范式,积极推动大模型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我校联合超星公司共同研发“中外比较实验室数智化创新平台”,涵盖中外制度比较实验室全景VR、大数据中心、数智空间实验室和“中外制度比较”人工智能体等数智系统。与会领导嘉宾一起发布创新平台,现场共同观看了宣传片。
南开大学全球问题研究所所长杨娜教授、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光明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鸣歧教授,分别以《中外现代化发展范式比较研究》《比较教学法探析》《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关于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思考》为主题,作主旨报告。
在教学改革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以“比较教学法”为主题,围绕“AI赋能”“国际博弈意识”“大思政课”等关键词,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方法、新路径。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等,并观摩实践教学。
(文字/通讯员 于凯 摄影/记者 吴敏 内容审核/冯鹏 蒋天皓 郑海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