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外,向“疆”来 | 天外举办2025年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团出征仪式---2025年赴新疆支教行系列报道(二)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量:27

接续奋斗,筑梦边疆,用青春浇灌育人之花,以热忱投身赴疆支教9月1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2025年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团出征仪式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迎迎,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和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2024年赴疆师生代表及2025年支教团全体成员、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仪式。




李迎迎为2025年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团带队教师佩戴光荣花。



胡志刚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援疆工作,选派优秀大学生赴新疆实习支教,是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实践。支教团的全体师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牢记使命担当。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潜心教书育人,播撒希望种子。要虚心向当地的干部群众学习,与各族师生、群众真诚交朋友、结对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积极充当文化交流的使者,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天外故事。三是磨练意志品质,实现自我升华。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高度出发,敢担当、有作为。



党委组织部部长暴奉睿宣读《关于成立2025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赴新疆和田地区支教团的决定》《关于在赴新疆实习支教团中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通知》。



日语学院辅导员张钰作为带队教师发言,他以支教理想的三原色号召大家要用青春的热情,温暖孩子们的心灵,用实际行动,向祖国交出最美的答卷。



国际传媒学院刘锋作为支教团学生代表发言,他以自己两次申请参加赴疆实习支教的经历,号召大家要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展现天外学子的卓越风采,为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日语学院的马熙然与英语学院的马毓聪,携手家人深情献上《“父母的话”薪火永续》。马熙然和母亲娓娓道来,讲述姥姥与姐姐毅然奔赴边疆、投身建设的峥嵘岁月;马毓聪与父母动情分享一家人共同参与上合组织峰会志愿服务的温暖回忆。他们用真挚的语言,传递着父辈精神的炽热与光辉;他们以坚定的选择,回应着家人的温暖、学校的支持、祖国的号召。此刻,两代人的选择,跨越时空却初心如一;青春与家国的共鸣,于新征程灼灼回响、生生不息。



在现场各位领导、老师、同学的见证下,2024年和2025年支教团成员进行了火炬传递仪式。这是使命的交接,是“天外精神”代代相传的动人书写!



青春为何绽放?答案在广袤的天地间,在祖国的建设中。2025年支教团带来诗朗诵《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深情的话语,铿锵的誓言,道出了所有支教团成员的心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绽放最绚丽的光彩。







在热烈的掌声中,各学院领导为支教团学生佩戴光荣花。支教团师生将不负众望凯旋



在支教团两位带队教师的带领下,支教团全体成员庄重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表达出牢记使命,奉献和田,坚守信念,不负韶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坚定决心。


2025年赴疆实习支教团全体师生将牢记天外嘱托,不负时代重任,在新疆这片热土上,用知识和爱心播撒希望的种子,用奋斗和奉献书写无悔的青春,为促进民族团结、教育发展和边疆繁荣贡献天外人的智慧和力量!


文字/记者 顾洋 摄影/记者 马莉 摄录/学生记者 王宇晨 李奇洋 陈冠宁 李妍静 剪辑/学生记者 胡佳轩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焦宁)

(网页编辑/张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