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外
{栏目别名}

  • 2024-09-12
    天津日报报道我校迎新工作。
  • 2024-09-10
    三尺讲台育英才,一只粉笔谱华章。天津外国语大学多语种祝福视频《老师,我想对您说》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新闻来源:http://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6555510-500005747132
  • 2024-09-09
    人民网天津9月12日电 (记者张桂贵)近日,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周薇副教授、青年教师邹静翻译的《中国式现代化》英文版(Understanding Chinese Modernization)由圣智集团盖尔公司在海外成功出版发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中国式现代化》一书作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定位和科学内涵。书中不仅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更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目标与实现路径,为全球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翻译出版,旨在促进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通过分享中国百余年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艰辛探索和积累的经验、方法,为正在现代化道路上探索的国家提供可借鉴的路径。同时,英文版的海外发行也有助于国际社会在探索现代化普遍特征的同时,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之处。本书翻译过程中,周薇和邹静两位教师秉承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展现了卓越的翻译能力和深厚的语言功底,不仅忠实地传达了原著的核心思想和深层内涵,而且在语言风格、文
  • 2024-09-05
    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外语语种数量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2023年,该校立足自身外语优势,建立了“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上思政课,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搜集比较案例,自制文字及视频案例,同学们从听课者变成参与者,有的还成为志愿讲解员,效果远远超过一般的课堂讲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介绍说。如今,该实验室已成为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重要创新项目。“通过不断地搜索、整理、比较国内外的各类信息资源,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强大起来背后的制度优势。我们外语类专业的毕业生,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有更多需要和责任,通过大量的课程训练,我们建立了自觉的‘比较’意识和扎实的‘比较’能力,有助于我们把真实的世界介绍给中国,把真实的中国介绍给世界。”英语学院学生范默然在参加完实验室实践教学之后这样说。天津外国语大学是 “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天津)”的实践教学基地,他们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场景,已组织一体化联盟单位数千名大中小学生到实验室开展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式铸魂赋能综合教育平台。“我们每个小组学生在大三的时候都会提交一份中外比较的案例作业。
  • 2024-09-04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转发我校原创歌曲视频《在名叫天津的地方》,为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营造良好氛围,献礼校庆。
  • 2024-09-02
    天津新闻报道团中央宣讲团成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于凯进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新闻来源:天津新闻
  • 2024-08-30
    被誉为“中华名小吃”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是“津门三绝”之一。它的制作工艺包括二十多道精细工序,融合了传统手艺与现代创新,形成了其独特的风味。2014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加速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天津出台行动方案擦亮老字号“津”字招牌,打造品牌集合店,推出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天津礼物”。桂发祥乘势而上,在传承中创新,将“老味道”与“新口味”完美融合。为适应现代生产需求,桂发祥兴建现代化食品产销基地,传统小吃实现机械化生产;成立食品研发与检测中心,产品创新精益求精;打造麻花主题文化馆,文旅融合吸引八方游客……桂发祥正积极拥抱市场,让“津味”享誉全国,香飘四海。新闻来源: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60533?d=134d9bachannel=weixin
  • 2024-08-30
    京剧承载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国粹。自2006年被纳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京剧不仅在保护中传承,更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天津戏剧博物馆的百年戏楼,便是这一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今年暑期,天津戏剧博物馆的百年戏楼“唱”了一出出好戏,“圈粉”众多年轻人。古建筑邂逅国粹,打造文旅融合新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自2012年起,天津京剧院与天津戏剧博物馆开展“天津市青年京剧人才实践基地”合作项目,众多青年京剧演员在古戏楼登台演出,磨砺技艺,接受观众检验,推动京剧艺术活态传承。今年以来,天津戏剧博物馆到馆人数超11万人次,其中外地游客约7万人次。400余场非遗体验演出的精彩亮相,不仅丰富了观众的文化生活,也证明了京剧艺术在新时代的无限魅力和潜力。新闻来源: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164042?d=134d9bcchannel=weixin
  • 2024-08-29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策划推出“唱响山海”中非歌会,邀请我校中外师生精彩演绎天外原创歌曲《在名叫天津的地方》(法语版)。学校精心制作的MV被CGTN官网及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广泛转载。新闻来源:https://francais.cgtn.com/news/2024-08-26/1827893568766152706/index.html
  • 2024-08-28
    中国日报英文版整版刊发我校校友记者刘建乔关于天津-神户友城的报道,文中介绍了天外在双方建立友城及交流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