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4-10
    又是一载春华秋实,又是一季桃李芬芳。在这个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通识教育学院刘保春、冯红、张冰梅三位老师迎来了他们的退休时光。近日,通识教育学院为三位老师举行了荣休仪式。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全体教职工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三位教师步入人生新征程。仪式由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吴文军主持。教务处处长、通识教育学院院长王济军在致辞中向三位荣休教师致以美好祝福,向他们投身教育事业、为学院发展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学院依然是可以信赖的、温暖的家,欢迎老师们常回家看看。仪式现场播放了学院专门制作的祝福视频,回顾了三位荣休教师躬耕教坛的奋斗历程以及学院师生对荣休教师的感恩与祝福。视频情真意切,温馨感人。荣休教师分享了从教数十载的工作、成长经历和感悟,话语中饱含了对朝夕相处同事的不舍,对工作了几十年的学校的热爱,对倾注了一生心血的教育事业的眷恋。与会教师代表为荣休教师敬献鲜花和专属纪念品,表达敬意和感谢。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田洪武向三位荣休教师表示诚挚的感谢与美好的祝福。他表示,学院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每位荣休教师和在职教职工的勤恳工作和无私奉献,祝愿三位老师退有所得、退有所
  • 2024-04-10
    3月30日至31日,第26届“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北地区复赛圆满结束。经过激烈角逐,我校英语学院刘钰琦、张冰两位同学在邹静、刘立平两位老师指导下,经过五轮循环赛,最终获得华北赛区一等奖,总排名第5名,晋级国赛。成绩排名为近年来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本届比赛吸引了来自华北地区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8支优秀高校代表队参赛。大赛辩题聚焦时事热点,涵盖多种学科,贴近辩手生活,不仅考查辩手的英语运用能力,更对其知识储备、思辨能力、临场应对能力、心态格局、团队合作有极高要求。我校学子与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知名院校的选手同台竞技,用扎实的语言功底、缜密的思辨能力、娴熟的辩论技巧以及流畅的口头表达,以队伍总积分11分,辩手得分767分的优异成绩,荣获华北赛区一等奖,夺得国赛入场券。其中,刘钰琦以个人得分385的高分斩获本场比赛最佳辩手。“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自1997年创办以来,经过25年的积淀,已成为一项高规格、大规模的权威赛事,连续三年被纳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以赛
  • 2024-04-10
    近日,求索荣誉学院一行走访ACCA协会北京代表处及用友产业园(北京)园区,就“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专业建设、数智化课程培育、师资培养及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就业、国际交流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与ACCA协会北京办事处、用友新道公司加深合作,不断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手段的改革,探索多样化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企业导师将实际的产业问题融入课堂,校企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并通过“科研种子”计划,大力鼓励、指导学生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实训项目、科研立项等,支持学生完成课题研究。此外,“一带一路”数智经贸产业学院进一步依托“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相关赛事,以赛促学、以赛育人。走访中,双方还就数智经贸领域的发展趋势、国际财经人才需求变化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表示今后要基于产教融合、精准育人模式下的产业学院开展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共绘数智经贸产业学院宏伟蓝图。此次走访交流旨在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探索数智经贸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不仅为后续产业学院合作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双方未来在数智经贸领域的深度
  • 2024-04-10
    4月1日,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4名英语专业学生、2名日语专业学生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正式开启两校联合培养学生合作项目。学校教务处、学生处、英语学院、日语学院密切配合,为6名同学能尽快适应天外学习生活积极做好保障工作。目前,同学们已编入相应专业的班级开始上课。此前,为建立优势学科专业间交流机制,着力加强外语学科合作发展,共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合作办学,2023年7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带队赴云南民族大学洽谈教育合作交流项目,双方围绕共同建立非通用语种人才国内联合培养项目、多途径开展合作办学、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共建科研交流平台、推进对外合作等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初步达成合作意向。2023年9月,双方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培养协议书》,正式推动项目运行。2024年1月14日至18日,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学生赴天津外大参加由亚非语学院承办的思政课堂出校园之“天津行”冬令营活动。同学们参观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以及学校的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进了两校间的友谊,也是两校思政教育的一次创新
  • 2024-04-09
    为适应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潮流,加快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4月7日下午,我校邀请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来校讲座。本场讲座是“新时代教师教育教学数字化素养提升培训”的首场辅导讲座,也是处级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专题研讨班的系列讲座之一,同时还是学校开启“求索师者讲坛”的首场报告。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副校长余江、副校长程国毅出席,全体处级干部,机关干部、各学院教师代表、新入职教师代表等300余人参加。讲座由余江主持。余胜泉从数字化转型的政策背景谈起,阐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意义、关键路径及学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方式。他指出,教育数字化转型可以最大化建立人、技术、教育实践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和谐关系,涵盖了技术、业务、人本三个层面。他认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涵盖了部门局部信息化应用、机构整体应用与组合、业务流程服务化重构、未来学校的组织变革、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五个维度。他强调,学校做好数字化转型亟需处理好技术创新与学校育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在创新认知、顶层设计、组织管理、应用推进和绩效评估几个层面推进学校数字化转型,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提质
  • 2024-04-09
    3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向天津外国语大学发来感谢信,感谢学校在“2024第八届中法青年领导者论坛”举办期间,精心做好团组接待、观影讨论、嘉宾用餐等各项工作,为参观考察提供了周密细致的保障,让中法嘉宾感受到天外国际文化交流的浓厚氛围。今后,双方将携手共同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与历史传承,讲好天津故事。值此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2024第八届中法青年领导者论坛于2024年3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中法合作60年------面向未来”为主题,近60名来自中法两国政府、企业、高校等领域的青年精英齐聚津城,共叙友谊、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围绕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经贸合作等进行深入交流,取得良好效果。本次论坛成功打造了中法两国高端交流平台和开放合作平台,增进了两国青年相互了解与友谊,夯实了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民意基础,切实服务总体外交,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文/通讯员 张洋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4-04-09
    近日,天津市教委下发了《关于公布第十四届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审结果的通知》,我校英语学院翻译专业学生胡晴的论文“归化异化视角下《青衣》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获评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第十四届天津市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共收到全市各高校报送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105份,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共有55份毕业设计(论文)通过评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我校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创新活力、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学术素养、实践能力,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质量监控,保障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把好学生毕业的最后关口,不断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水平。(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王济军)
  • 2024-04-09
    为提升学生多语言理解能力、多语言转换互译能力以及哲学知识素养,通识大讲堂(第三期)“译事三难与西哲汉译------从‘信、达、雅’说开去”于近期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举行。 主讲人沈学甫以严复先生的诗句“鼹饮津沽水,燕居二十春”展开讲座,通过解读“信、达、雅”翻译原则和分析两段经典的西方哲学汉译案例,带领同学们一起体会西方哲学文献的复杂性、超验性、抽象性、概念性、隐喻性、开放性等语言特点。沈学甫将“信、达、雅”原则与西哲汉译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学习严复这位中国近代西学研究第一人“一名之立,旬月踟蹰”的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精神。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了解到在汉译任何一部西哲文献之前,都要仔细研读原著、透彻理解原文,反复推敲上下文语境,以便使译文在译者与哲学家视域融合之后的语境中得到新生。同学们还深刻感受到严复先生以其“融通中外”的学者之姿,为中国译界贡献了多部西学汉译经典之作,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从而意识到自身作为外语院校的学生,同样应当肩负起融通世界的使命。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坚持以促进学
  • 2024-04-08
    为推动天津外国语大学与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的交流与合作走深走实,切实提高学校来华留学生规模和国际中文教育质量,在天津市建设最受留学生欢迎的来华留学目的地和国际中文教育基地的过程中下好“先手棋”,并就更好地举办建校六十周年校庆活动之“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听取建议,应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邀请,4月1日-4月5日,校长陈法春率代表团访问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访问期间,代表团先后开展了14场公务活动。在葡萄牙,代表团到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拜访,与驻葡大使赵本堂、教育组负责人陈默进行沟通交流。陈法春与里斯本大学校长路易斯·费雷拉、副校长若昂·佩肖托、文学院院长赫尔曼吉多·费尔南德斯、教育学院院长路易斯·卡瓦略会谈,听取了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有关示范孔子学院建设情况的汇报,转交了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同意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继续使用孔子学院品牌、名称和标识的《授权书》,并在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师资建设、葡萄牙孔子学院联盟建设、中文教育硕士培养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此外,还看望了在孔子学院工作的师生、在里斯本大学学习的天外学子,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协调解决了师生们提出
  • 2024-04-08
    4月3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天津理工大学举行国际学生联合招生及培养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天津理工大学副校长王铁、市纪委监委驻天津理工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冯骅、我校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双方相关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座谈和签约仪式。座谈中,王铁和李迎迎分别介绍了两校的办学情况以及国际学生招生培养特色。双方一致认为,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两校赓续友谊、共创未来的战略举措,也是更好发挥各自办学优势的有机结合,必将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此次战略合作既是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发挥合力打造“留学天津”品牌的实际行动。此举将推动两校在国际学生联招联培相关工作中实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构建紧密的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未来,两校将以推动“留学天津”品牌建设为核心,结合各自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创新工作模式,在国际学生联合招生及培养、推动两校交流活动中开展深度合作。聚焦国际学生高质量培养及留学体验的提升,聚焦两校国际化办学的可持续发展,为两校国际化建设共同发力、共谱新篇。(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