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3-03-26
    王耀振 日语学院讲师,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系副主任 实岗锻炼单位: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孔子学院工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虚心求知,有物有则勤学习。国交处的实岗锻炼对我是个全新的挑战,其中既有外事工作理论、内涵、方法等方面的挑战,又有全新工作环境带来的挑战。对此,我不断加强学习,一是认真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把握其形成背景、思想体系及其中蕴含的外事工作方法;二是认真研读学校外事工作有关文件,力争深入了解学校外事工作的整体布局和未来规划;三是虚心向国交处的每一位同志求教,认真掌握一线外事工作的具体方法。锻炼期间,密切配合国交处同事,顺利完成了天津市------千叶市大学生线上交流、中日语言教育交流研讨会等外事活动。 在这宝贵的半年时间里,我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在锻炼中提高了能力。今后,我将再接再厉,积极作为,争取为母校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周凯 教务处教学运行与学籍管理科科长 实岗锻炼单位:后勤管理处(基建处) 实岗锻炼期间,我认真学习,积极思考,深入调研,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提高能力,完成了实岗锻炼的预期目标。 到岗后,我始终把经受锻炼、虚心学习作为
  • 2023-03-26
    校企交流座谈会现场32103 副校长程国毅讲话 校外实习基地签约揭牌 与参会企业代表集体合影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推动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充分挖掘企业资源,巩固拓展就业渠道,深入做好供需对接,3月25日上午,高级翻译学院举办访企拓岗校企交流座谈会。副校长程国毅与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横店进出口有限公司、智联招聘、天津市南开翔宇学校等十三家单位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 程国毅向各用人单位对我校就业工作的支持表达了感谢,并围绕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特色、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方面做了介绍。他指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教育初心,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上出实招求突破,着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精神和国际视野,为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添码加力。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书记郭芃介绍了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以及2023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希望以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为契机,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在拓宽就业渠道、拓展就业岗位、开展实习实践、加强就业指导等方面深化合作,资源共享。用人单位分别介绍了
  • 2023-03-25
    3月23日,国际商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就业专员一行6人赴捷通达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走访捷通达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中,捷通达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齐爱莉对公司创建的发展历程、经营业务、创新项目、战略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何锐鹰分别介绍了两个学院在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情况,总结了近年来校企合作的实践经验。双方就拓展校企合作新路径,实现企业需求和人才供给深度精准对接,为服务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确定了合作意向。集团汽车BG副总裁邢媛媛带领大家参观了汽车销售展厅和新能源汽车商场。此次访企拓岗活动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引领,以为毕业生提供充足高质量的就业岗位为目标,积极联系走访企业,深入了解了企业和市场的人才需求,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讯员/徐晓宁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何锐鹰)
  • 2023-03-25
    近日,我校召开2022-2023年秋季学期年轻干部教师实岗锻炼工作总结会。会上,参加秋季学期实岗锻炼的年轻干部教师进行了交流发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在讲话中,勉励年轻干部教师要积极参加实岗锻炼,敢于在实干中检视自己的问题,在干事中强化自身的建设,让自己真正在经风雨的实践锤炼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为了进一步激励广大年轻干部教师积极作为,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和能力,现将参加2022-2023年秋季学期实岗锻炼年轻干部教师半年中的工作总结和实践感悟进行分期展示。 吴松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主任 实岗锻炼单位: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党委(校长)办公室处于学校的党政管理中心枢纽地位,工作繁巨,且至关重要,每天埋头苦干、行色匆匆的同事是繁重工作的最好注脚。我有幸与他们一起工作半年,受益匪浅。辩证法告诉我们,工作中要善于“弹钢琴”,只有把握好轻重缓急,才能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围绕半年来办公室承担的重要工作,我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是做好对校值班室值班情况的督察督导工作;二是参加了校园内两次疫情防控紧急情况的处置服
  • 2023-03-25
    根据《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津教委高〔2008〕9号)和《市教委关于组织开展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市教委组织开展了2022年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工作,我校6个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包括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其中陈法春教授主持的重点项目“新时代外语类本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中译外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验收结论为“优秀”。 我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新时期教育的新定位新部署新要求,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总结开展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计划工作的组织管理经验,加大对项目研究形成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利用报刊、教材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数字媒体等新媒体为优秀成果的推广应用搭建平台,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推动解决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及实践中的关键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整体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 (通讯员/马慧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建喜)
  • 2023-03-24
    3月23日,天津晨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赠予我校10株西府海棠。在副校长程国毅的带领下,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青马工程学员等师生代表一起将树苗植入土中,一起感受劳动的快乐,一起播下希望的种子。 挖坑 栽树 填土 浇水 手植春光 树美天外 植一片青绿 筑一片芳华 种下每一个明天的希望 株株树苗在此茁壮成长 天外校园充满蓬勃生机 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 种下的树苗饱含曙光 展现勃勃生机的校园里 天外学子继续汲取知识 积蓄力量 不负春光 奋发向上 (文字/学生记者 李诗妍 摄影/记者 窦文彤 学生记者 卞琰雨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冯鹏)
  • 2023-03-24
    会议现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右二)合影留念3月21日,2023年国际传播协同协作工作会在长沙举行。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经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郑庆东,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吕滨,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局长胡凯红,中共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澎等出席会议。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主持会议,副局长兼总编辑高岸明作专题分享。应中国外文局邀请,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带队参会。会上,中国外文局及所属单位分别与我校,以及经济日报社、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新华社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读者出版集团等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我校将进一步发挥外语学科特色优势,依托全国唯一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国家特需博士人才培养项目,主动对接中国外文局“精准传播联合行动”计划,积极开展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培训和学术研究,共同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国际传播,共同对外宣介阐
  • 2023-03-24
    3月22日下午,市教育两委通过视频会议,举办了天津市2023年“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第一讲报告会,本次巡讲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主题。我校设立分会场,党委教师工作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二十余人聆听巡讲。讲座中,天津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实训中心主任李建国教授结合机电专业实践教学、国家高职示范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具体工作,介绍了自己在提升自身技能、锤炼教学团队、培养“双证书”毕业生、助力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和促进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生动诠释了高尚工匠精神和“黄大年”精神。蓟州区第六小学数学教师孟庆阳分享了自己走上教师岗位后“学做教师”的感悟、用行动诠释“何为人师”的经历,以及始终秉持“好好教人家孩子”的初心和使命,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勾勒出一名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和动人风采。我校与会教师代表感触颇深。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海霞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新时代青年思政课教师,要向优秀教师看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团结温暖。英语学院教师郭德艳说,两位老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态度令人敬佩,激励
  • 2023-03-24
    【作者简介】冯智强,天津外国语大学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文学博士;天津市高校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带头人、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与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翻译史研究会常务理事,翻译文化研究会理事,社会翻译学研究会理事,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中译外研究》副主编;倡导的“语言自信”“创译一体的跨文化书写”“林语堂对外话语模式”等在学界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研究领域:中译外研究、林语堂研究、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成果简介】《文章翻译学对话录》一文发表于期刊《中国外语》2022年第5期,该刊为CSSCI来源期刊,ISSN号为1672-9382。该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林语堂对外话语建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8YJA740012)的阶段性成果,公开发表后 “浙大译学馆”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成果内容提要】文章翻译学是源于中国本土、根植于中国传统文章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本文是作者与文章翻译学创始人,著名语言学家、资深翻译家、
  • 2023-03-24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音乐素养,感受音乐内涵价值,3月20日下午,《音乐与人生—致敬贝多芬》通识大讲堂第二讲在逸夫楼E104教室举办,通识教育学院艺术与心理教研室侯昀晨教授主讲。侯昀晨通过讲座,将作为音符革命的“乐圣”贝多芬音乐作品中蕴涵的音乐审美与人文精神娓娓道来。以宏观的学术研究视角切入,结合西方启蒙主义思潮、人物时代精神以及音乐代表作品的聆听体验,展现了贝多芬音乐创作中的独立人格和精神力量。整个讲座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既有音乐赏析,又有互动交流。将枯燥的音乐专业术语转化为生活化的语言,让讲座既有趣又浅显易懂,令人印象深刻。本次讲座丰富了同学们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对我校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通识教育学院一直秉承培养健全心智,激发与深化创造性思维的跨文化交际人才为目标,关注中外美育理念与前沿教育动态,注重从艺术审美与人文素养双向提升发展的美育育人理念。本次“通识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将持续开展,后续将呈现更多精彩的学术讲座,敬请期待!(内容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