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11-15
    国际教育学院2022届毕业生共计117人,完成毕业去向学生102人,毕业去向率达到87.18%。其中本科毕业生77人,毕业去向率达到84.42%;研究生40人,毕业去向率达到92.5%。学院坚持党组织对于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工作,努力提高毕业去向落实率。党政主要领导带头走访企业,积极推动包联制度,学院党总支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就业研判会议,充分把握毕业生的动态信息,科学研判,精准服务,对毕业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统一部署,积极解决。学院充分发挥专业教师领航指导包联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师深入理解专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辩证关系,引导专业教师自觉推动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工作。学院王志英老师培养的3名研究生和3名本科生均落实毕业去向,其中3人成功考取国内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1人考取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委组织部公务员,1人入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十四中学,1人入职国家图书馆。学院牛顺心老师通过走访调研,积极推动新一轮培养方案的调整,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协助搭建3个重点中学的教学实践基地,目前有6名在校研究生在基地代
  • 2022-11-1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1月10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在和平区岳阳道小学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学、天津市新华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北辰光华外国语学校、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及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此次备课会。“作为在基层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有着32年教龄的数学老师,能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并参加盛会,我倍感荣幸!人民大会堂里穹顶闪耀的红星、墙上高悬的党徽还总是浮现脑海。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非常激动,备受鼓舞,同时也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大代表、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校长、党总支副书记褚新红分享了自己参加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的感受。在这堂特殊而生动的思政示范课上,她与联盟教师共学共研,探讨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和紧扣师生关心关切的真情实感,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授课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堂,着力构建“课程建设一
  • 2022-11-13
    11月9日晚,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古城新韵”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举行开营仪式。校长陈法春,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文史学院院长奥尔加·依耶拉·科雷亚尔、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瑜琴,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以及哥伦比亚学员150余人出席仪式。未来两周,来自哥伦比亚的学员将通过线上学习,体验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魅力。陈法春代表学校对本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开营表示祝贺,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对外交流工作。他指出,中国和哥伦比亚虽然远隔浩瀚的太平洋,有13个小时的时差,但是学员们“不以山海为远,不以时差为阻”,充分展现了同学们对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热情。他寄语全体学员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待疫情结束后,欢迎各位同学来到中国,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进行深入交流和学习,进一步加深两国青年之间的互相了解,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 奥尔加·依耶拉·科雷亚尔女士向天津外国语大学为哥伦比亚学员提供宝贵的学习机会表示感谢,她指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学习中文有助于哥伦比亚的学生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希望在不久的将来,
  • 2022-11-12
    11月5日,“永旺杯”第十五届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顺利落下帷幕。我校伦辛琦(俄语系本科生)、汪贝贝(德语翻译硕士)、陈厢屹(法语翻译硕士)荣获三等奖,张君宇(西班牙语翻译硕士)获得优秀奖。“永旺杯”多语种全国口译大赛由中国翻译协会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本届大赛共包含日语、法语、德语、俄语、朝(韩)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7个语种,8个项目。各语种赛事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来自国内外129所高校的209名选手参加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激烈角逐,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交传组各15名选手进入复赛、6名选手闯入决赛。最终,伦辛琦和汪贝贝分获俄语、德语组第4名,陈厢屹获得法语组第6名,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学校对于本次比赛给予高度重视,指导教师国晶(俄语系)、邬波(俄语系)、胡峰(德语系)、巫春峰(法语系)、李想(西班牙语系)凭借丰富的教学和实战经验,对学生给予悉心指导,倾囊相授翻译知识和口译技巧,帮助同学们提高专业水平和翻译能力。近年来,各学科优秀学子在全国、地区性赛事中频频获奖,不断创造佳绩,既体现了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也充分展现了各学科良好的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成
  • 2022-11-12
    11月11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暨基层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开班。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会议并讲话,全体校领导出席会议。殷奇指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于动员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理解内涵,精准把握外延,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总书记是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上;聚焦到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
  • 2022-11-12
    10日上午,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副书记金湘军来到天津外国语大学,为高校师生、党外代表人士作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报告会现场气氛热烈。金湘军紧扣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高校新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使命,运用生动话语和鲜活案例,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和主要成果、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应对风险挑战和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部署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了全面宣讲和深入阐释。金湘军说,高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最重要的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学习成果贯穿于理论研究阐释上、体现在坚持立德树人上、落实到服务国家战略上,努力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青年学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刻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重要结合点的独特作用,打造教育、科技、人才共同体,精准服务国家战略落实落地。要坚
  • 2022-11-1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11月7日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学生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教授带头授课,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行动,通过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本次形势与政策课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旨在帮助学生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课堂以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会前的准备工作和大会的五项议程,通过一系列数据讲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诞生,诠释了报告所凝聚的全党全国智慧;结合“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三大保障”“一个外交”等阐释了报告的主体结构和主要内容;结合生动案例阐释了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帮助学生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过任课教师的详细讲解,同学们对党的二十大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
  • 2022-11-11
    访企拓岗活动实地走访企业名企校园宣讲会欧洲语言文化学院2022届毕业生326人,涉及12个本科专业和7个硕士研究生专业,学院整体就业率超优秀线,在全校48个本科专业中,学院有5个专业位列就业率前十名。学院牢固树立“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为引领”的理念,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本科专业建设推动就业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顶层设计学院成立202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院书记、院长担任组长,副书记、副院长担任副组长,系主任、辅导员为成员,形成聚合力、齐发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学院坚持以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着力点,以推动国家紧缺型非通用语专业建设为突破口,以塑造学生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突出学生语言优势为核心,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合力多措并举,提高就业质量学院将就业指导融入专业教学,发挥全员育人优势合力推进就业。俄语、法语专业将职业道德培养、职业生涯辅导融入课程思政,春风化雨、溶盐于水。捷克语专业设置外交、商务等跨学科课程,拓宽学生专业视野,丰富学生考研和就业方向。西班牙
  • 2022-11-11
    【作者简介】 高丽,国际商学院,副教授,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管理学学会第五届监事。主要研究方向:公司治理、公司金融。曾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外国语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天津外国语大学青蓝之星、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等称号。累计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校级教改项目等各级科研、教学项目10余项。曾获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公司治理国际年会优秀论文、天津市社科年会优秀论文、天津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成果简介】 学术论文How shareholder resources impact on the allocation of control power: example of China Vanke(《股东资源如何影响控制权配置:以中国万科为例》)于2022年发表在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中国管理研究》)
  • 2022-11-10
    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开展了2022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并于近日公示了课题立项名单。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科研处,自接到项目申报通知后即积极开展项目宣讲,组织全校各相关单位的教师申报。经专家严格评审,我校共两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周和军教授申报的《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渠道、体系建设与优化研究》获批重大课题立项,田诗园老师申报的《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中文+中医药”发展模式研究》获批青年课题立项。获批资助经费共计21万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是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及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组织开展的面向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者的年度科研项目,旨在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今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继续关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学术前沿,积极组织申报各类该领域相关研究课题,为推动我校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贡献力量。(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