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12-09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工作要求,12月7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迎迎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学院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大家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食堂能否提供免费汤?饭菜的种类能否再丰富一些?”“浴室的吹风机能否再多一些?”“是否可以再增加几个无接触的外卖柜?”座谈会上,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围绕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增加图书馆座位、丰富食堂菜品种类、增加浴室吹风机数量、改善宿舍电梯条件、增加招聘面试场所等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李迎迎认真听取并详细记录了同学们的发言,现场进行了解答、回复,对同学们心系学校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她希望同学们安排好期末的学习生活,不麻痹、不松懈、不大意,坚持做好自身健康防护,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国家和天津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和要求,共筑校园疫情防控坚强防线。她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上不断发力,重点解决好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认真梳理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于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回应、马
  • 2022-12-08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7日,学校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党组书记、应用研发首席科学家孟祥飞为师生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讲座,报告会作为学校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专题培训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和基层党支部书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的重要内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报告会。孟祥飞以“自信自立,推进民族复兴与中华文明新阶段”为题,分享了自己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出席大会、参与大会讨论的切身体会,重点从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大会的主题、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等方面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了系统阐释和解读。特别围绕“从历史观来看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生动实践,从系统观感悟对科技、人才、教育的新的战略布局,从时代观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发展观揭示信息科技技术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四个方面,作了深入的解读和交流,引导广大师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报告内容详实、案例鲜活、深入浅出,既有理
  • 2022-12-08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工作要求,12月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与求索荣誉学院、亚非语学院学生代表座谈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大家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余江指出,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毫不动摇贯彻执行好国家和天津市疫情防控的政策和要求,支持和配合学校各项防疫工作。要全面认识我国近三年抗疫实践成果,更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不断优化完善防疫政策,坚持做到慎终如始。他强调,要树立家国情怀,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座谈会上,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充分体现了心系学校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结合自身情况和身边同学情况,围绕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小语种图书资源建设、微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宿舍管理建设、校园文创产品建设、学生科研资源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余江认真听取了同学们的发言,进行了详细记录,对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现场进行了解答、回复,要求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
  • 2022-12-08
    十年砥砺奋进,十年成就辉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2月6日,“非凡·这十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发展成果图片展启动仪式在马场道校区逸夫楼大厅举行,校领导、职能处室和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致开幕词。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陈法春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十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党的领导全面加强,思政育人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科研创新成果丰硕,师资队伍持续优化,国际交流深化拓展,服务社会彰显担当,办学治校优质发展,以奋进之笔书写出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这十年,有爬坡之艰,有闯关之难,有挑战之勇,有收获之幸,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迈上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
  • 2022-12-08
    【作者简介】刘宏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执行院长,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对外翻译与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入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天津高校学科领军人才;曾先后赴美国华盛顿大学、清华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从事访问研究工作。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文学文体学、电影叙事学、创意计算。张馨雨,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话语分析、电影叙事学。【成果简介】学术论文《多模态互动下的电影双重叙事模式》发表于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该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ISSN号为1673-9876。该论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电影故事交互式智能生成理论与方法”(项目编号:61877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后被“语言学通讯”以及“翻译学通讯”微信公众号全文转载。【成果内容提要】近年来,学界针对多模态话语开展了广泛研究。在以多模态互动为显著特色的电影中,复杂叙事线构建出由外显叙事和内隐叙事构成的双重叙事模式
  • 2022-12-07
    12月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向我校发来感谢信,对我校孔子学院工作处协助邀请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院长王旭教授,就中医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及传统中医药在拉教学情况等进行宣讲表示感谢。 11月22日,由市外办主办的“传统中医药走进拉美”线上研讨会在天津举办。研讨会主题为“开展中医领域合作,服务津拉民心相通”,作为“拉美使节天津行”品牌框架内活动,旨在推广天津优秀传统中医药资源,为天津与拉美国家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进一步服务建设中拉命运共同体、促进民心相通。应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邀请,我校与河北中医学院共建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院长王旭教授,就中医孔子学院的建设发展及传统中医药在拉教学情况等议题进行宣讲,反响良好。 (通讯员/张占奇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12-07
    日前,在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主办的第五届“人民中国杯”国际翻译大赛中,我校高翻学院师生表现优异、斩获佳绩。该赛事旨在进一步加强中日文化交流与合作,鼓励用外语讲述中国故事,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声音,并推动高层次、实践型、应用型日语翻译人才培养。在学院的支持和老师的指导下,高级翻译学院师生踊跃参赛,在历届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此次比赛中,学院共有10余名教师及同学从众多优秀翻译人才中脱颖而出,指导教师李钰婧在专注于学生学业成长的同时,积极参加比赛,获得了翻译家组(笔译)汉译日一等奖和日译汉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今后,高级翻译学院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宗旨,一如既往地为专业学习生活保驾护航,同时鼓励老师和同学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开拓视野,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自己的贡献。具体获奖名单如下(括号内为指导教师):研究生组(日译汉):一等奖 赖佩汝(修刚) 二等奖 樊春雨(崔荔函)、刘慧霖(常晓宏) 三等奖 苏诗婷(苏霖坤)研究生组(汉译日):三等奖 周诗瑶、夏瑾童(修刚)研究生组(口译):二等奖 王子轩(蒋芳婧)(通讯员/朱珠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郭芃)
  • 2022-12-07
    卢金现场致辞观影现场抗疫主题纪录片《原来你也在这里》战争主题纪录片《埋藏的记忆》日前,俄罗斯第十七届弗拉基米尔·梅尼绍夫“共同胜利”国际电影节在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伏师大”)孔子学院科创中心圆满落幕。该电影节是俄罗斯最大的纪录片电影节,在国际上也颇具影响力。电影节由欧亚人民大会和欧亚广播电视学院主办,得到了总统文化倡议基金会、俄罗斯历史协会、莫斯科市政府、伏尔加格勒州政府等多方的支持,吸引了来自中国、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19个国家的导演参加活动。伏师大孔子学院受邀成为该电影节在伏尔加格勒地区的主要承办单位之一。欧亚大陆人民大会副总干事、欧亚广播电视学院院长卢金参加放映活动并致辞,他表示,伏尔加格勒高校很多,而伏师大建有孔子学院。我们与中国伙伴有着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2005年起共同开发制作纪录片。作为电影放映的主会场,伏师大科创中心共放映四部纪录片,分别是战争主题纪录片《莫斯科城下》(中俄联合出品,2017)、《埋藏的记忆》(中国,2020),中国抗疫主题纪录片《一个医院的战疫》和《原来你也在这里》。前两部纪录片讲述了中国人民和俄罗斯人民在二战期间共同作战、互相支持,在
  • 2022-12-06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我为师生办实事”的工作要求,12月5日,校长陈法春与滨海校区各学院学生代表亲切座谈交流,进一步了解在校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大家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建议。 陈法春代表学校感谢同学们本学期为疫情防控工作作出的突出贡献。他指出,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坚定理想信念,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难题,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国家和天津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和要求,共筑校园疫情防控坚强防线。他希望广大天外学子坚定前进信心,不负青春韶华,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气度;要与时代同向同行,坚守初心,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座谈会上,来自国际商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代表踊跃发言,围绕校园疫情防控、提升宿舍管理、改善学习环境、健全生活保障等工作建言献策。陈法春对同学们心系学校发展的主人翁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他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进一步畅通沟通渠道,认真梳理同学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主动回应学生关切,优化服务学生常态化、长效化的制度和举措,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会后,陈法春与相关部门负责人赴学生宿舍就学生关切的问题
  • 2022-12-06
    为庆祝中国现代外语非通用语高等教育80周年,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非通用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的指导下,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主办,北外波兰研究中心、广外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协办的首届全国波兰语学科发展论坛暨“世图杯”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波兰语演讲比赛于2022年11月25日-27日在线上举行。全国大学生波兰语演讲比赛是国内波兰语界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专业竞赛,2014年至今已举办了两届,为全国波兰语学子提供了宝贵的自我展示与成果分享的舞台。本届大赛报名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经过校级选拔,最终有来自16所国内高校的波兰语专业本科生进入决赛。大赛分为初、中、高三个组别,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2021级波兰语专业本科生韦思锐、王晶晶在专业教师周璇青凤、李淑娜指导下,分别斩获中级组二、三等奖。与此同时,首届全国波兰语学科发展论坛也如期举行,来自全国16所高校的30名波兰语专任教师参加了此次论坛,围绕波兰语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课程建设等议题展开为期两天的讨论。波兰语专业教师巩宁波在会上作主题发言,以《高校波兰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