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9-20
    9月19日上午,我校与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通过线上会议签署了两校合作协议。我校校长陈法春、副校长李迎迎,奥什国立大学校长科卓别科夫·库达伊别尔迪、副校长阿卜杜瓦里耶夫·阿布德甘内出席会议。签约仪式由李迎迎主持。陈法春在简要介绍我校学科专业设置、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中文教育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上合组织撒马尔罕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进行会晤,达成了许多重要共识。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奥什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既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的具体行动,也是拓展和深化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助推特色鲜明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建设的重要措施。天津外国语大学愿与奥什国立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师生交流、科学研究、国际中文教育、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科卓别科夫·库达伊别尔迪介绍了奥什国立大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他指出,奥什国立大学是吉尔吉斯斯坦学科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的成员,连续四年在国际评估机构的评级中名列吉尔吉斯斯坦大学第一名。作为中亚五所顶尖大学之一,奥什国立大学愿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在语言、文化、教育、信息科学与工程等方面开展深入的合作。今年
  • 2022-09-20
    活动现场本菲卡副区长何塞﹒麦洛发言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陈默发言 孔子学院葡方院长若昂﹒巴雷罗发言 赠书仪式“丹桂飘香同庆收获 ,汉教合作再上新阶。”当地时间9月10日下午,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与本菲卡区政府共同举办了中秋节庆祝活动暨中文教学合作项目的赠书仪式。 下午5时,本菲卡区政府的花园里张灯结彩、乐声悠扬,一红一黑两只狮子顽皮出场,引起小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在欢快的舞狮表演中,一场颇具中国特色的中秋晚会拉开帷幕。里斯本大学副校长西西莲﹒罗德里格斯,本菲卡副区长何塞﹒麦洛,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教育事务负责人陈默,孔子学院葡方院长若昂﹒巴雷罗、中方院长王锦程,孔院师生以及社区民众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何塞﹒麦洛在欢迎辞中表示,本菲卡区政府很高兴与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中秋佳节庆祝活动,中秋节是中国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庆祝丰收和家庭团圆的日子,这一天的月亮最圆也最皎洁,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陈默代表赵本堂大使和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向与会来宾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她表示,中秋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寓意着和谐、团圆、祥和、共享,也意味着收获
  • 2022-09-19
    结业仪式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国际传媒学院承办的2022“汉语桥-故事中国”线上团组项目圆满落幕。该项目于8月20日启动,为期10天,在线直播课程共计40学时,文化录播课程200分钟,并设有多次实境体验和助教互动课程,吸引了来自泰国的100余名学生参与,内容涵盖民间故事、传统典籍、天津导览、中国人衣食住行等多个层面,描摹文化脉络,传递时代愿景。“汉语桥-故事中国”项目结业仪式 “故事”之约连中泰结业仪式上,学员紧扣“故事中国”主题展示了自己精心准备的结课作品。初级班学员Punbebe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讲述了泰国民间传说中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展现了泰国人民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寻。高级班学员李安乐准备了精彩的视频动画,为大家讲述了家乡春武里府的著名景点Bang Saen海和Sam Muk山背后浪漫的爱情故事。讲述泰国民间故事中级班学员江希柠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首《木兰辞》。她说:“我很喜欢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她勤劳善良的品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克服困难、积极向上。”江希柠朗诵《木兰辞》别具一格 “才艺展”结业仪式上,学员们还展示了精彩纷呈的个人才艺。中国家
  • 2022-09-19
    9月15日,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语言服务学院院长王立非教授应邀为我校英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语言服务学科发展方向与方案”的讲座。讲座由英语学院副院长高嘉勇教授主持。王立非从学科发展、学科方向、培养方案三个方面为师生介绍了语言服务学科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全球语言服务市场的现状、需求及发展趋势,讲解了语言服务学科30年的发展历程。他将语言服务业分为语言类服务、语言科技服务和语言相关服务三类,明确了国际语言服务学科定义,针对语言服务的不同领域,提出了国际传播语言服务、国际知识产权语言服务、标准国际化语言服务、自贸区语言服务、应急语言服务、语言智库服务六个学科方向,并和大家分享了语言服务专业的培养方案。讲座高屋建瓴,论据详实,既贴近现实又极具前瞻性,让我校师生对于全球的语言服务市场及我国语言服务学科发展方向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清晰的认识。在互动环节,王立非与师生进行了热烈地交流,耐心解答了培养方案、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学生实践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师生们均表示参加此次讲座受益匪浅,收获颇丰。(通讯员/赵晶 潘滢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
  • 2022-09-18
    哥伦比亚当地时间9月6日,中国三峡集团哥伦比亚奖学金项目开班仪式在哥伦比亚波哥大豪尔赫·塔德奥·洛萨诺大学(以下简称“塔德奥大学”)礼堂正式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哥伦比亚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蓝虎、中国三峡拉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拉美公司”)负责人杜桂林,以及塔德奥大学、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哥伦比亚罗萨里奥大学、哥伦比亚哈维里亚纳大学五所高校代表,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及项目学员50余人参加。 该项目由三峡拉美公司全额资助、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具体承办,旨在为选拔出来的哥伦比亚四所高校的优秀大学生提供为期4个月的中文和中国文化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优秀学员有机会进入三峡拉美公司实习。 活动现场 此次项目入选的20余名学员有本科生和研究生,专业方向有工商管理、商务与国际关系、可再生能源、工程、法律和金融等,主要来自于哥伦比亚国立大学、哥伦比亚埃斯特尔纳多大学、哥伦比亚罗萨里奥大学、哥伦比亚哈维里亚纳大学四所大学,均为该国国际排名靠前、专业实力雄厚的顶尖高校。蓝虎大使在致辞中赞赏三峡拉美公司致力落实社会责任、促进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思路。他指出,中国三
  • 2022-09-18
    俄方院长发言中方院长发言活动现场分班考试当地时间9月5日,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在本院科教中心举办了2022学年迎新活动,100余名新生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为2022新学年新注册的学员举办。学员年龄范围分布广泛,包括大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员。活动开始后,外方院长娜佳老师先总体介绍了孔子学院的办学性质、师资力量、文化活动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等。中方院长宁怀颖老师从汉语学习者的角度勉励大家学好汉语,进一步促进中俄文化交流与理解。列拉老师具体介绍了孔子学院的课程安排和上课时间,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相应课程。活动期间,孔子学院老师们还对部分有汉语基础的学员进行了面试,确定他们的汉语水平和应该并入的学习班级。学员们纷纷表示,对即将到来的汉语学习生活充满了好奇,有信心学好汉语,掌握更多汉语基础知识,了解更多中国文化与历史,为促进俄中交流发挥自己的力量。(通讯员/牛士伟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09-18
    “天宫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非洲青少年问答”活动加蓬分会场中国驻加蓬大使李津津为活动致辞三名宇航员在天宫问候非洲青少年邦戈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在活动后接受媒体采访邦戈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在活动现场合影当地时间9月6日,邦戈大学孔子学院组织参加了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驻非盟使团和非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天宫对话------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与非洲青少年问答”活动。中国驻加蓬大使馆、加中友好协会主席、前加驻华大使阿罗,加总统府、国民教育部、外交部等部门官员以及加蓬留华学生联谊会、主流媒体代表等出席加蓬分会场。中国驻加大使李津津为活动致辞,他详细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成就和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展,并表示中非友谊历久弥坚,中非合作开放包容。正在天宫空间站执行任务的陈冬、刘洋和蔡旭哲三名中国航天员与非洲青少年直接对话,回答了他们关于太空生活、科学实验、航天员成长经历等方面问题,也为非洲青少年送出了来自“天宫”的祝福。活动结束后,邦戈大学孔子学院学生接受了媒体采访。马塞尔说“这个活动很好,很有意思!”阿尔玛说“宇航员太厉害了!”萨巴斯说“我学到了很多太空的知识。”此次活动,为非洲青少年
  • 2022-09-18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进师生沟通交流,9月16日下午,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组织举办2022级博士研究生新生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殷奇、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出席并讲话,博士生导师及学生管理相关学院负责人代表与部分博士新生共同参会并发言,座谈会由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主持。殷奇指出,我校“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具有高难度、跨学科的特点。博士研究生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强烈的责任担当,积极主动地肩负起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助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历史使命,用翻译架起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陈法春指出,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一直致力于培养对外翻译研究领域的专门人才,希望广大博士生立志于从事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理论学习与翻译实践并重,不断提高文献翻译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做出自己的贡献。余江指出,读博是青年学子对自己人生的自我选择、自我认识、自我定位。既然大家选择了学术之路,就必须义无反顾地奔着目标前行,以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困难。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守住信念,勤于
  • 2022-09-18
    近日,应我校科研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编辑部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艳兵作为我校第四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系列讲座的主讲嘉宾,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两百余位专家学者、学生作了题为《阿甘本与卡夫卡》的学术讲座。副校长余江教授致欢迎辞,讲座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副主编周和军教授主持。 余江代表学校向曾艳兵和相聚云端的师生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和亲切的问候。他向师生介绍了曾艳兵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就,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及师生继续关注、支持和参与我校“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的系列活动。 曾艳兵长期从事西方文学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后现代文学文化研究、卡夫卡研究,是我国著名的卡夫卡研究专家。近年来,他对阿甘本和卡夫卡之间的重要关联展开了深入研究。讲座中,曾艳兵梳理了卡夫卡的改写、从阿甘本到卡夫卡、从卡夫卡到阿甘本等知识背景,从“证据源于一种语言分析”“法律与‘法X’之力”“生命转型成经文”三个方面展现了阿甘本对卡夫卡的研究和论述,阐述了阿甘本通过本雅明厘定了卡夫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卡夫卡的小说是阿甘本理论著述最生动的注脚。 在答
  • 2022-09-18
    9月10日,我校第四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活动迎来第二场专题讲座,受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邀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刘亮译审与我校师生相聚云端,带来题为“中央文献翻译的几个基本点”的学术讲座。刘亮结合自己亲身参与多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审校的经历,从原文理解、专有名词、特色表述三个维度,对中央文献翻译的几个基本点展开论述。他指出,在理解阶段,译者要想精准把握原文内涵,要具备阅读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知识储备能力;在人名、地名、机构名称等专有名词的翻译中,译者要尊重翻译规律,牢记“名从主人”的专名翻译原则,为此要探寻官方“原始资料”,具备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关于中央文献中大量的特色表述,译者要考虑具体语境,灵活发挥主体性,采用直译、意译、释译等翻译方法,再现特色表述的文化内涵。他还针对如何提升英语及翻译能力给师生提出建议,强调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夯实英语兴趣体系,制定科学翻译流程。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刘亮耐心解答,进一步回答了关于中央文献翻译流程、翻译原则、翻译方法及译者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师生纷纷表示,讲座让大家对中央文献翻译有了更为直观的体会和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