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8-23
    近日,天津市教育两委公布了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相关项目立项结果,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申报的“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入选天津市学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实施周期为3年,第一期将于2022年完成建设。项目以“融通中外、数智赋能、共建共享、实验创新”为建设理念,以“中外政治比较、中外经济比较、中外社会比较、中外生态比较、中外抗疫比较”五个比较方向构建起实验室建设的四梁八柱,通过打造实景化的中外制度对比平台,用“中外制度比较”的鲜活案例,讲清楚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理、哲理,引导学生更好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识大势、明规律,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为思政课文科实验建设开拓全新路径。据悉,“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是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要实施项目。前期,围绕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学校领导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和校内协调会予以支持和推动,为项目的顺利获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次评审由教育两委组织初评、复评等多个环节,最终确定立项12项教学改革重点实验室项
  • 2022-08-22
    引导外宾入场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提供现场保障协调接送车辆《天津新闻》报道我校志愿者会场合影8月19日至20日,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成功举行。本届大会以“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新变化、新方式、新技能”为主题,来自全球123个国家的700多名代表线上线下参会,10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驻华大使通过视频或现场分享各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经验。我校充分发挥外语优势与特色,积极参与到涉外服务保障工作中,师生们出色的语言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敬业的服务态度获得了大会组委会、与会嘉宾的一致好评。高级翻译学院受天津市教委和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委托,迅速组建了以院长李晶教授领衔的6名师生翻译团队,凭借精湛的专业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高质量完成大会宣传片解说词、展区解说词、大会议程、平行论坛设置简介以及大会概念文件的英文翻译和审校任务。校团委派出42名学生担任语言服务志愿者,主要负责外宾的来津接待、会场引导、会务协调等工作;滨海外事学院派出19名教师担任会务服务志愿者,参与到西站接站、会场路线引导、会场疫情防控、协调就餐等岗位,师生志愿者热情、规范、高效地完成了岗位任务。高级翻
  • 2022-08-22
    为深入贯彻落实“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就业专项行动”,进一步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助力大学生就业观培养和高质量就业,实现供需对接,8月19日下午,校长陈法春带领国际商学院走访财信证券天津分公司。座谈中,财信证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忻宏对我校来访一行表示欢迎,分别从证券行业背景、企业发展历史、特色经营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绍,提出对接人才培养的愿景,希望与学校加强联系合作。陈法春向企业代表介绍了我校办学情况、发展历史、人才培养特色等方面内容,就学科建设对城市发展及人才培养的影响交流了看法,希望通过此次访企拓岗活动,加强双方在就业实习招聘、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杨颖表示,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通过对学院专业特色的介绍提出未来探索企业训练营、课程嵌入等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可能性,希望找准学生培养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不断提升在校生职业规划发展和就业观引领,校企双方在未来合作中有更多创新。为进一步增强学生就业工作实效,国际商学院启动国际金融系实习实训项目,今年暑期先后同高顿教育与渤海证券投资者教育基地、国信证券天津分公司、信达证券天津分公司、财信证券天津分公司对接洽
  • 2022-08-21
    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简称“三进”)工作的重要部署,自2021年9月29日全国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重大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历时近一年时间,我校参与编写的“理解当代中国”系列教材正式出版,将于2022年秋季学期面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语言类留学生推广使用。 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的领导下,学校高度重视系列教材编写工作,组建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三个专业共12名教师参与此项教材的编写任务。其中,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我校原校长修刚教授担任总主编的“理解当代中国”日语系列教材(共四册)编写团队,先后共召开30余次编委会议,对编写方案和样章以及选篇进行反复推敲、打磨,为高质量高标准完成编写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日语系列教材中,《高级汉日翻译教程》和《日语演讲教程》分别由总主编修刚教授和我校日语学院朱鹏霄教授领衔。此外,《汉西翻译教程》由我校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张鹏教授担任主编,《汉阿翻译教程》由我校亚非语学院金欣副教授担任副主编。 下一步,学校
  • 2022-08-21
    近日,2022年世界大、中、小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院杯”云大赛落下帷幕。今年世界大、中、小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赛区决赛由哥伦比亚波哥大豪尔赫·塔德奥·洛萨诺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冠名,赛事为获奖选手提供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一学年或者一学期的中文学习奖学金。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的三名选手分别荣获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赛区冠、亚军,和第十五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赛区冠军。 2022年“汉语桥”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塔德奥大学孔院”杯哥伦比亚赛区云大赛海报 2022年“汉语桥”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塔德奥大学孔院”杯哥伦比亚赛区云大赛评委列表 2022年第十五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院杯”云大赛海报 2022年第十五届世界中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院杯”云大赛评委列表 7月25日,在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中文比赛哥伦比亚赛区决赛中,来自中哥两国各界的24位评委就选手的演讲主题、内容结构、语音语调、仪态仪表、才艺水准和知
  • 2022-08-19
    8月18日上午,天津市东丽区金钟街道教育资源引进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天津东凯悦酒店隆重举行,该项目的落地标志着我校教育集团学校数量实现了“10”的突破。东丽区副区长颉喜东,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程国毅出席签约仪式。天津日报、天津电视台、人民网、央广网等45家媒体参加了活动。在各方领导和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我校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处长王红与其他各方代表共同进行了签约。我校教育集团总校长刁雅俊对集团及小外的育人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成果等情况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在外大党委的领导下,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与各方精诚合作,将“东丽小外”打造成一所特色鲜明、优质发展、群众满意的公办学校。据悉,东丽小外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校,包括小学部、初中部。小学部位于东丽区金钟街大毕庄村区域内,计划于2024年或2025年开始招生;初中部位于东丽区金钟街徐庄村区域内,计划于2026年或2027年开始招生。在校党委和集团理事会的领导下,教育集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规模化、内涵式发展为双擎,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极大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系列小外的办学成果赢得了学
  • 2022-08-19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我校国际关系学院李强教授署名文章《中国国际话语权: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从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剖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天外智慧,“智库中国”新媒体平台对该文章进行了转载。原文转载如下:中国国际话语权:演进逻辑、构建维度与现实挑战李强国际话语权是全球化时代衡量主权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一个国家的主张在国际事务中体现的权重和产生的影响力,反映其维护自身核心价值和发展模式的决心和实现核心利益与发展诉求的能力。国际话语权以主权国家的综合实力为根本依托,以维护国家根本利益为根本目标,同时又受到时代背景和国际格局的深刻制约。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演进逻辑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的国际话语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程,遵循的是“以话语权利谋求话语权力,再到以话语能力强化话语权力”的演进逻辑。根据这一逻辑,中国国际话语权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自主独立构建话语权、借助西方话语构建话语权和创造性构建话语权。自主独立构建时期是从1949年到1978年。这一时期,西欧开启一体化进程,东欧国家探索发展道
  • 2022-08-18
    日前,由市教育两委组织开展的2022年“我心中的思政课”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评选结果出炉,我校报送的《吾愿吾亲爱之青年》团队喜获市级二等奖佳绩,我校教师于凯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获评优秀组织单位。《吾愿吾亲爱之青年》团队由国际传媒学院的潘星宇、权欣雨、马浩然、陈新毅等4名学生组成。影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团队成员采用桌面电影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自身实践相联系,结合形势政策课上对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的解读,以100年前的天津女学生魏士毅烈士的感人事迹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抗疫历程作为两条主线,旨在体现青年担当,诠释青年风采。同时,影片以小见大地展现了青年大学生心中理想的思政课,呈现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精彩故事。目前,本作品已投送至相关平台,参与国家级评选。本次取得的历史好成绩,是我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现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注重激发学生主动性的鲜明特色。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构建“理论、实践、网络”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模式,组织开展“课前新闻十分钟
  • 2022-08-18
    为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贯彻落实“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部署,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在思政课教学中更好的讲好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8月13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线上集体学习研讨会。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学院全体教师参加。郑海呐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深入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的首要政治任务。思政课教师要做到“三度统一”,一是要有阅读的广度,必须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结合起来学习,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义,更好地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二是要有思考的深度,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思考,发挥个人学术专长,深入研究思政课的“术”“学”和“道”,力争
  • 2022-08-18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饮食文化体验 结营仪式 孩子们的感谢信以及给老师们的画像为纪念中韩建交30周年,开展好“中韩文化交流年”活动,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举行了系列纪念活动。8月1日至5日,为期5天的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儿童夏令营活动圆满结营。12名韩国小学生参加了夏令营活动,他们在这里学汉语,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度过了美好难忘的时光。夏令营是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的特色活动,区别于往年来中国实地体验,今年的夏令营活动在孔子学院举行。趣味汉语课、中国传统灯具制作、福文化介绍及福袋制作、中国书法与扇面制作、古诗欣赏及古诗图文制作、做饺子体验、糖葫芦制作体验,中国服饰体验、中国歌曲比赛、乒乓球体验、中国电影欣赏,每一项活动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乐在其中。活动结束时,夏令营学员金智雅用中韩两种语言给授课教师写了一封亲笔信,表达了她对夏令营各项活动的浓厚兴趣和对老师们的感谢,同时她还给每位老师绘制了可爱的卡通头像。结营仪式上,孔子学院韩方院长朴炯春教授为每位小学生都颁发了结营证书,并勉励孩子们好好学习汉语,将来做中韩文化交流的使者。(文/通讯员陈宝剑 摄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