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6-15
    典礼现场校党委书记殷奇为毕业生授旗校党委书记殷奇为毕业生代表赠送书籍和纪念礼物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讲话在场毕业生认真聆听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宣读《优秀本科毕业生和优秀毕业论文表彰决定》副校长李迎迎宣读《学位授予决定》教师代表英语学院周薇致辞在校生代表国际商学院陈佳玉发言毕业生代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李鑫颍发言毕业生代表国际教育学院留学生伊莉莎发言校友代表张国强“云致辞”校领导为在校毕业生代表颁发证书合影中外求索成正果,德业竞进入坦途。6月14日下午,我校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在马场道校区钟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全体校领导、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代表、相关部门、各学院负责同志和导师代表及2022届毕业生在校代表参加了典礼。报告厅内,33种外文书写的毕业祝福语环绕四周,“中外求索 德业竞进”的校训尤为醒目。现场播放了各学院精心制作的视频《忆.别》、毕业视频《烁》,学子们共同重温美好难忘的天外时光,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校党委书记殷奇为毕业生授旗,并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代表、赴基层就业的“青马工程”学员代表赠送书籍和纪念礼物。他发出气势磅礴的起跑令,希望全体毕业生胸怀“国之大者”,铭记“天外人”身份,到新时
  • 2022-06-15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全面展示我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果、展现各级党组织书记风采,现推出“党建领航促担当 忠诚向党迎盛会”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书记论坛”系列专访,各级党组织书记谈思路、讲招法,引导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对标先进,奋勇争先,为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本期专访的是滨海外事学院经济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维红。 王维红 滨海外事学院经济系教工党支部先后顺利通过第一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第一批天津市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样板支部建设单位的验收。 一、注重思想引领,不断夯实党建基础 支部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运用集中学习、分散自学、专家辅导、调研学习、网上学习等多种方式,带着问题学、对照先进学,提高学习质量、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实效。支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着力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支部工作流程化”“三会一课制度化”“五好支部建设常态化”。 二、创新工作思路,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进 支部成员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引入“软件教学、情景教学、参
  • 2022-06-14
    近日,我校获批成为天津市首批六家“外国专家书屋”设立单位之一,并获赠中、英、日、韩、俄、德、法、阿、西、葡等30多个语种860余册图书(首批),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领域。“外国专家书屋”是在中宣部对外推广局指导下,由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组织的一项服务引进外国专家的项目,旨在为在华外国专家、外籍友人和留学生提供便利的阅读环境和赠阅借阅服务,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近年来,学校大力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不断加强引才引智力度,先后聘请来自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德国、西班牙、葡萄牙、韩国、加拿大、罗马尼亚、波兰、阿尔及利亚、苏丹、蒙古、保加利亚、坦桑尼亚、柬埔寨、芬兰、塞尔维亚、乌克兰、希腊、意大利、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外籍教师来校工作。学校始终重视外国专家的管理工作,修订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管理办法》《天津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薪酬待遇管理办法》《天津外国语大学外籍教师聘用合同》等文件,加强了对外籍教师聘前、聘中和聘期结束等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同时做好对外国专家的人文关怀,在春节、端午节、教师节等节假日及时送上祝福或慰问品、鲜花等
  • 2022-06-14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深刻领会回信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6月13日下午,学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13位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座谈会上,李迎迎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代表结合自己学成归国的经历,从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国际交流及学生就业等方面畅谈了学习感受。他们纷纷表示,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为学校和国家发展作出贡献。殷奇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他指出,作为外语院校,我校很多干部教师具有留学背景,举办本次座谈会意义重大。他强调,广大留学归国人员生逢伟大时代,要将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将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以更高的站位,更深的融入,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努力成为“大师”“大先生”,更好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学校要对标对表国家发展目标,努力建设高水
  • 2022-06-14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全面展示我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成果、展现各级党组织书记风采,现推出“党建领航促担当 忠诚向党迎盛会”2022年基层党建工作书记论坛系列专访,各级党组织书记谈思路、讲招法,引导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党员对标先进,奋勇争先,为推动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本期专访的是日语学院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书记王耀振。 王耀振 日语学院日本文化系教师党支部先后顺利通过第一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第一批天津市高校党建“领航工程”样板支部建设单位的验收。 一、牢记底色,有物有则守初心 作为外语专业特色人才及“外语+”培养特色教师党支部,支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修改完善支部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多项管理制度细则,严格落实“三个一”学习制度和“三个一”量化任务,通过学习讨论、调研指导、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充分利用《人民中国》中日双语互译栏目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经典著作的日文翻译,与师生共同关注世界时局、关心社会时事;
  • 2022-06-13
    近日,我校申报的新汉学计划“海外高校线上学分课”项目首次获得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 新汉学计划“海外高校线上学分课”项目是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为继续深入推动中外汉学与中国研究相关领域高水平学术交流,在原“中国学者赴外开设学分课”项目的基础上开展“海外高校线上学分课”项目,主要资助国内高校中国籍学者以线上方式面向国外高校开设人文社科领域与汉学和中国研究相关学分课。项目申报期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积极组织全校各教学单位和各孔子学院中方教师参与申报,经过材料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国际教育学院杨少芳博士申报的《中国与社会文化》课程成功获批参与新汉学计划“海外线上学分课”项目。接下来,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严格按照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要求,协助教师开展获批项目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教师参与项目申报。 (通讯员/李靓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06-13
    论坛现场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致辞校党委书记殷奇致辞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作主旨发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致辞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局集中收看论坛于田县分会场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德育职业能力,6月12日,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天津外国语大学共同主办的“天津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工作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行。天津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孙志良,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殷奇,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出席并致辞,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处长杨明、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张桂梅也通过线下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孙志良在致辞中指出,大中小学思政工作一体化建设是时代的命题,更是各级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所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针对性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一招。希望本次论坛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时代育人使命,围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
  • 2022-06-13
    6月11日,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了我校副校长余江教授,《语言是通过文化魅力架设国际沟通的桥梁》一经发表,阅读量迅速突破32.4万人次。余江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彰显一个国家、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可以承载民族生活的历史、情感和精神,要向世界介绍中国非遗,使非遗有机会融入世界文化体系。 原文转载如下: 余江:语言是通过文化魅力架设国际沟通的桥梁 “语言文字只是手段,不是目标,它的功能就是搭好桥梁、做好中介。而是否能因此实现文化的交融,则取决于文化本身的特性。”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的过程中,天津外国语大学发挥外语学科优势,在搭建话语转换与文化互鉴的桥梁上持续用力。该校师生在余江主持编译下共同完成了《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这也是中国首部以多语种形式全面推介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作品,为国际文化交流搭建了新的桥梁。 “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彰显一个国家、民族特有的文化魅力,可以承载民族生活的历史、情感和精神,从某个角度直接传承古老的文化传统。”余江表示,“要向世界介绍中国非遗
  • 2022-06-12
    6月8日,《今晚报》刊发我校“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商学院李名梁教授文章《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须“五度”并举》。文章指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文章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须做到打造城市国际知名度、提高城市经济繁荣度、激发城市商业活跃度、提升城市到达便利度、创设城市消费舒适度“五度”并举。 全文转载如下: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须“五度”并举 李名梁 去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五城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提质升级,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谓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指国际消费比重和影响力达到一定等级的国际大都市,具有超级国际化链接渠道和城市吸引力,在全球生产和消费网络中发挥网络中心作用。当前,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须做到“五度”
  • 2022-06-12
    为切实做好疫情期间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进一步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广大教师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校工会与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于6月8日下午联合举办“疫情下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心理辅导线上专题讲座,邀请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周广东主讲。各分工会负责人、各学院系(教研室)负责人、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科级及以下管理干部120余人聆听讲座,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孙雪颖主持。 周广东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疫情下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与识别方法,涉及焦虑、抑郁、压力、创伤、强迫、饮食障碍、人际关系问题等主题,重点讲解了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包括自助策略、如何帮助家人和学生、心理咨询的求助渠道等。 讲座后,周广东为我校教师进行答疑解惑和针对性的指导。老师们纷纷表示,讲座内容非常有针对性,收获很大,希望校工会经常举办这类讲座。 孙雪颖表示,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服务,是确保我校教职员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校工会组织的免费心理咨询活动将持续在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二下午进行,欢迎有需求的教职工们提前向校工会专职工作人员预约。此外,校工会还将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心理辅导、趣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