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1-25
    支教团为支教点捐赠图书 校方为支教团赠送锦旗刘向平带领学生开展实践陈欣帮助村民秋收刘向平(右)入户走访了解村情陈欣、刘向平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合影留念陈欣协助做好社区居民生活保供刘向平(右)协助做好社区入户核酸检测突击队在驻地开展党日活动“兄弟,一接到要去津南支援抗疫一线的通知,我就知道,咱哥俩儿又能作伴儿了。”夜幕降临,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安全工作部综合科科长陈欣拖着行李箱,脚步匆匆赶往学校逸夫教学楼大厅集合点,与同样火速前来的英语学院学生辅导员刘向平击了个掌,两只手用力握了握,默契的眼神中,他们读懂了彼此又一次“神同步”的选择背后,那份坚定的使命与担当。1月18日,我市抽调党员干部支援津南区疫情防控工作。天津外国语大学17名干部教师闻令而动,身先士卒,毅然背起行囊,星夜奔赴抗疫一线。从傍晚时分发布通知到全员集结完毕,仅用了1个多小时。这是陈欣和刘向平的第三次结伴“出征”,2019年至今,三年的时间,不同的“战场”,他们相处的时间比亲兄弟还要长,共同经历的困难和荣耀比亲兄弟还要多。如果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他们都姓“党”。梦幻联动,“复制粘贴”般的义无反顾一位是管理干部,一位是基层辅导
  • 2022-01-25
    1月24日上午,校党委书记殷奇、校长陈法春带队,深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评卷现场,检查疫情防控、无纸化评卷等工作,亲切慰问评卷教师及工作人员。殷奇在现场对此次评卷总体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阅卷人员无私忘我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叮嘱大家严格遵守评卷工作的各项规定,圆满完成任务。2022年我校考点需评阅70个自命题科目计9404份试卷,同时还需承接评阅天津市考区4个统考科目7万余份试卷,共需派出评卷教师及工作人员230余人。此次研究生初试评卷工作正值天津市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为切实保障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在精准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开展工作,研究生院特成立评卷工作委员会,下设疫情防控组、技术保障组、学科评卷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专门制定出台细致的评卷工作防疫方案,全力保障评卷工作顺利进行。此次评卷工作从1月22日正式启动,实施“分科、分时、分区域评卷”方案,根据各科目的评卷人数、试卷数量进行分批分组评卷。各研究生招生单位也根据学校的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保持了“热备”状态,对评卷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和配合,调动全部骨干教师参与评卷,确保优质高效完成评卷工作。研究生院
  • 2022-01-25
    疫情防控扛在肩 立足本岗担使命------欧洲语言文化学院 胡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从1月8日天津市突发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疫情后,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团委书记胡娜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作为一线学生工作干部,她迅速完成包干负责的全体研究生的假期去向情况和健康状况摸排工作,每天完成一次全体学生的健康监测打卡,第一时间掌握离校后留津和前往外省市学生的详细情况,摸排居住在中高风险地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学生的情况并一对一建立帮扶台账,做到底数清晰准确无误。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外溢的风险,她按照上级部门的紧急部署,一对一联系学生沟通在津离津行程,做到100%通知到人无遗漏;一对一动员和敦促离津学生前往社区报备,做到100%报备无盲区;一对一追踪学生第一时间完成核酸检测,做到100%检测无死角,为学校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第一手信息。在做好各项防控常态化监控的同时,她还鼓励返家学生发挥大学生优势,参与到当地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她挖掘学生中的典型事迹,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做好宣传,选树学生身边的志愿者典型,以点带面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作为一名党员,胡娜默默坚守在自己的
  • 2022-01-24
    “没有国,哪有家,作为‘突击队员’参加津南抗疫,是我送给即将诞生的宝宝的最好礼物。” 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干部郝昱霖激动地说。作为突击队员中年龄最小的成员,他安顿好怀孕在身的妻子就毅然逆行抗疫一线。窗外寒风呼啸,雪后空气格外清冷,空旷的大教室里,众人围坐在行军床前,心头却暖流激荡。党有号令,我必行动。按照市委、市教育两委部署,我校于18日晚紧急集结17名教职工组成“支援津南区抗疫突击队”奔赴一线,同时成立抗疫突击队临时党支部。近一周时间以来,突击队在临时党支部带领下,参与社区核酸检测、生活保供、值班值守、疏导问询等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援津南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1月22日晚,在紧张工作间隙,突击队临时党支部在驻地------咸水沽三中七年四班教室里,以“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做担当有为天外人”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特殊的党日活动。临时党支部书记魏华传达了学校关于做好支援津南抗疫工作的有关要求与提示,并转达了学校领导的问候与嘱托,就开展好本次党日活动以及做好下一阶段志愿服务、安全防护、值班安排等做了布置。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孙毅就突击队工作做了小结,并结合工作实际与大家分享了个人体会与感受。国别和区
  • 2022-01-24
    刘宝成、石梅华刘斌斌、马宁李熠、王冠辉王淑芬郭建校、刘志魏海丽、李静秋疫情发生以来,国际商学院教职工纷纷响应号召、下沉社区,与一线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铸就津城防疫屏障,携手迎战奥密克戎,在战疫一线展现国商风貌和担当!领导带头做,率先做垂范。全体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号召教职工积极响应号召的同时,均自觉带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师生做表率。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建校自觉参与所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与志愿者们一起用4个小时完成小区1500多人次的筛查。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志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先后到重华西里、重华北里、龙都花园服务,搭帐篷、维持秩序……哪里需要,志愿服务就在哪里!夫妻同上阵,携手抗疫情。刘宝成和石梅华,两位老师是国商一对颇受师生好评的教师“夫妻档”,为人和善、勤勉敬业。在接到党委号召后,两位老师一同报名,成为下沉社区的“先锋队员”。按照社区安排,1月13日起两位老师下沉至滨海新区大港街福华里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协助社区维护核酸采样的秩序、登记和核对居民信息等。同时,学院办公室主任孙竞和爱人郭晓明,教师薛晶心和爱人张凌志均是学校教职工,也双双参与志愿服务,成为抗疫的一道
  • 2022-01-24
    1月21日,由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看故宫 学汉语2”线上团组交流项目结课仪式在线上举行。参与此次课程学习的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以及其他葡萄牙大学的学生提交了此次交流项目的学习成果。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锦程在结课仪式上首先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表示祝贺,经过两次项目的集中学习,各位同学对故宫的了解更多、也更全面。他表示在疫情过去后,希望能有机会组织夏令营邀请各位同学来中国,近距离地感受北京故宫,感受中国文化。成果汇报环节中,孟达娜同学在喜庆的音乐伴奏下,身穿红色旗袍,演唱了新年歌曲《恭喜恭喜》,动听的歌声和标准的拱手礼,传达了葡萄牙学生对中文学习的喜爱和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珂龙同学在学习完《故宫里的织绣》后,给大家用中文介绍了“织锦”“缂丝”“刺绣”的区别,同时特意献上了一首自己刚刚学的《济公》歌曲,鼓舞全世界的人一起战胜这场疫情,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朱安娜同学在汇报中,给同学们解读了《清明上河图》中各色人物的各种场景。在结课仪式上,葡萄牙学生修文雅对此项目进行的细节表示感谢,她认为这门课很有启发性。同学们在了解故宫文物的同时还学会了对这些文物的汉语表达。这样的课程很新颖,是她从来
  • 2022-01-23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天津成为首个“硬刚”奥密克戎的城市,疫情防控的形势每天瞬息万变,为了让这座城中的外籍人士能够及时了解准确掌握疫情防控相关信息,市外办向我校发来了协同承担我市疫情防控期间翻译任务的工作函。在接到函件后,学校党委迅速行动,委派高级翻译学院组建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水平翻译队伍,从年1月15日起,每天将市新闻发布会的相关信息翻译成英语,在官方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发布。每个傍晚时分,翻译团队师生都会准时地守在电脑或手机前等待任务的下达,从收到翻译稿件到交稿都只有2个多小时的时间。他们只能与时间赛跑,顾不上吃饭,全力以赴地投入翻译工作。“这是最官方的抗疫信息发布,我们必须做到精准、精准再精准!”团队负责人、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这样说。虽然团队成员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但在这一刻,他们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认真打磨、反复校对,只为了用最快的速度、最高质量完成翻译任务。同学们说,对于这次的工作任务,老师和我们一起广泛搜集天津疫情的相关资料,绞尽脑汁、字斟句酌,以找出最贴合的表达,作为天外学子,非常荣幸能参与这次翻译任务,为天津阻击奥密克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2022-01-23
    “这堂课让我明白,天津悠久的发展历史不仅造就了她独特的城市风貌,也孕育了她的幽默文化与温暖底色。”“天津都市风情与经济社会”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的一堂直播课后,一名学生如是说。 陈法春教授介绍了天津人民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团结和乐观表现近日,校长陈法春教授以“天津城市发展概况”为题为“天津都市风情与经济社会”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进行了直播授课。课上,陈法春教授以天津的“母亲河”海河为脉络介绍了天津作为交通枢纽的发展历程,以“天子之渡口”为切入点介绍了天津作为军事要塞的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看天津”为落脚点介绍了天津的城市开放发展历程。最后,他以“幽默之都”作结,为学员们讲解了天津话“哏儿”的含义,并通过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网络上流传的一句俗语“世上没有难啃的骨头,在天津人眼里都是果子”,向学员们展示了天津人民面对新冠疫情时的幽默和抗争精神。Naomi和Alaric母子同班学习课后,学员们纷纷交流感想。来自加拿大的Naomi、Alaric母子早前已经开始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二人作为学习伙伴,十分享受浸润在中国文化中学习汉语的过程。他们觉得老师授课很有耐心和亲和力,教学也非常专业。同时,他们
  • 2022-01-22
    刘畅古艳楠1月8日,一场突发疫情袭击津城。在市教育两委、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周密部署下,学工战线全体辅导员闻令而动,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吹响战“疫”集结号,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第一时间发布《致我校全体在津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致我校全体离津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致我校全体家长朋友们的一封信》,加强家校联动;发出《致我校全体学生党员的倡议书》《致我校全体退役大学生的倡议书》,鼓励广大学子彰显青年担当、贡献外大力量;电话微信24小时在线,工作群时刻在闪动,全员上阵开展政策宣讲,确保信息实时畅通,推动“两个立即”、“四个百分百”落实到位;“一对一”摸排,“一对一”帮扶,不断强化精细管理、精准资助,不留工作盲点漏洞;他们下沉社区践行使命,他们深入基层志愿服务,他们逆行津南抗疫一线,无论身在何地,始终不忘初心,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责任担当,严密筑牢疫情防控网,全力以赴守护天外万余名学生的平安健康!战场上的“冲锋兵”------英语学院 古艳楠战“疫”冲锋号吹响之时,英语学院辅导员古艳楠接到指令后,毅然背起行囊,毫不犹豫投入到津南区的支援之中。在奔赴津南之前,他在校院两级党委的指导下,认真统
  • 2022-01-22
    1月21日,我校校友伉俪2007届朝鲜语专业倪嘉辉、2007届金融学专业边炜向我校捐赠10万元,助力母校疫情防控工作。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程国毅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捐赠活动。 殷奇代表学校对校友的慷慨善举表示感谢,对他们心系母校发展的深厚情怀表示赞赏,天外人的饮水思源让全体师生感受到同舟共济的温暖。陈法春就我校师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援驰一线、下沉社区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倪嘉辉表示,疫情当前,责任在肩,在各大媒体和老师的朋友圈中看到了母校师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的事迹报道,深受感动。各行业各领域的校友也不顾个人安危,克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作为天外人,以己之力回馈母校是自己的荣幸,希望可以在非常之时为母校抗疫工作尽一份微薄之力。 挚热英豪赤胆,缠绵母校柔肠。天外校友时刻关注着天津的疫情,时刻挂念着母校的师生,他们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为学校抗击疫情加油打气,彰显着天外人的责任与担当。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