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1-16
    朱丽彬志愿服务董佳霖在社区服务王悦社区服务刘永红老师参加志愿服务黄芃在社区志愿服务陆娜社区服务金美玉在志愿服务陈晶晶社区服务骆元媛参加志愿服务照片牛宛若社区服务周丽社区服务高晓婷周凯(右一)张凌志、薛晶心夫妇张璐云王济军(右一)窦伟苑菲郭晓明夫妇与志愿者们合影留念马健马健接受天津新闻采访马慧随着津城打响“硬刚”奥密克戎之战,越来越多的天外人行动起来,舍小家,为大家,夫妻齐上阵,全家总动员,到社区报到,到一线服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筑就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1月8日疫情暴发以来,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凌志和国际商学院薛晶心老师这对夫妻志愿者舍小家、为大家,并肩战斗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天外共产党员的“别样浪漫”,他们顾不上吃饭休息,在寒风中连续工作十二个小时,手指冻到麻木僵硬。党员教师马健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1月10日凌晨便按照社区安排对30个楼门逐层通知每户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接受《天津新闻》记者采访时,他说:“疫情当前,看到全天津自上到下都在齐心协力与病毒作斗争,我心里着急,作为党员就必须要做点事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初心和情怀,也彰显了共产党员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
  • 2022-01-16
    国际关系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高硕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综合办公室黄超、林明日、张芃继续教育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曹学红英语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刘萍谨以此系列报道衷心感谢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职工防疫工作中辛勤付出的每一名网格员。天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全校教职员工众志成城,在各自岗位上无私奉献,共同抗击奥密克戎。在天外教职工中有这样一支团队,自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论假期与否,每天坚守工作岗位,与日报、排查、人数、移动等关键词相伴,700多个日夜从未间断,这就是教职工防疫网格员队伍。队伍中的每一名教师,始终以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坚守在教职工防疫工作一线,无论疫情态势如何变化,他们都初心不改、使命如一、闻令而行,落实落细教职工防疫工作各项部署安排。他们每次精准的情况报告、数据统计,为学校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为全校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用从不间断地勇毅坚持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以师生为中心,全力守护教职工生命健康的责任担当。落实疫情防控“三个一”天津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英语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刘萍立即进入战“疫”状态,迅速开展各项工作,落实疫情防控“三个一”。疫情就是命令,她
  • 2022-01-15
    1月14日上午,校防控指挥部指挥长、校党委书记殷奇,校防控指挥部指挥长、校长陈法春,市纪委监委驻学校纪检监察组组长于富来,校防控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副校长程国毅带队,深入我校疫情防控一线,检查部署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并慰问值班值守人员。校领导一行先后来到绍兴道校门、逸夫楼、学工部、教工部、国交处、留学生办公室、行政楼值班室等校园疫情防控关键部门及点位,通过实地查看和听取汇报的形式,全面了解了入校审批、防疫物资储备、校园消杀、在校师生生活、参加核酸检测等相关情况。殷奇对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岗位的教职工表达感谢,并通过他们对下沉的干部教师和参加志愿服务的师生表达了敬意,对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给予肯定。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我市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坚持“战区制、主官上”,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压实各方责任,从严、从细、从实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把好门、管好人,密切关注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和思想状态,及时做好信息统计、上报工作;要运用身边的抗疫典型,讲好抗疫故事,引领青年学生成长,同时,要关注重点人群,让疫情防控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1月8日疫情发生以来,我校积极响
  • 2022-01-15
    近日,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翻译专业组全国总决赛获奖名单公布。经过层层选拔,我校英语学院翻译系副主任周薇老师凭借翻译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中国典籍英译》中“苏轼及其‘石钟山记’的英译”斩获一等奖。“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始创于2010年,是我国最早举办的全国性外语类教学大赛。大赛覆盖全国千余所高校,因其严谨、创新、公正、权威,获得了外语界一致的赞誉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年)”中,位列外语类教学大赛首位。本届翻译专业组比赛采用选手提交个人授课视频、专家匿名评审的形式举行。自开赛以来,近百位选手提交了参赛作品。组委会特邀资深专家经过两轮评审,从近百份精心录制的授课视频中,最终选出16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周薇老师自2021年8月20日起就投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并获得了英语学院副院长李媛霞和翻译系主任汪淳波教授的专业支持。决赛采用“3分钟说课+20分钟授课”的形式,首先陈述对于授课素材的整体教学设计,随后进行模拟课堂授课,针对整体教学设计中某一具体板块进行教学展示,并邀请十
  • 2022-01-15
    1月8日以来,一场突发疫情袭击津城。我校4名市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按照寒假实践锻炼所在基层街镇的属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投身抗疫,热血“青马”,用担当写就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美丽“青马”,让一抹红绽放出青春光彩,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战疫有我”的铮铮誓言。 刘鸿飞:战疫“流水账”里的靠谱青年 市青马学员、国际商学院刘鸿飞,1月8日疫情来临时,正在宁河区俵口镇政府进行实践锻炼。当日上午,他像往常周末一样和同事们一起到周边村进行志愿服务,助力乡村“创卫”行动。在接到疫情消息后,他立刻返镇待命,马不停蹄地转向协助同事进行疫情防控各类文件的整理与起草工作直至晚饭。晚上九点,工作了一天的他正准备熄灯休息,突然接到通知要去调查流调信息。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打起百分百的精神,再次返岗与值班的同事一起工作待命到深夜。简单休息后,第二天清晨,刘鸿飞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再次投入工作,下午深入周边兴家坨村布置转天核酸检测的场地,晚上准备转天物资材料再到深夜。1月10日,他早上6点就到达兴家坨村检测点待命准备。7点,他身穿防护服,耐心引导两个村4000余名村民进行扫码登记信息。室外的温度降至近零下十
  • 2022-01-15
    任前刘萍、王玉娜、罗蓓蓓张倩张馨元易蓉李熠杨颖(左一)王维花秦洪军(左一)董仕衍赵颖黄立志疫情无情人有情,疫情面前,天外人勇做“逆行者”,敢做“担当者”,时刻响应党组织号召,以实际行动为天津疫情防控贡献力量。英语学院教工行政党支部刘萍、王玉娜、罗蓓蓓三位老师均居住在河西区,负责居民的扫码登记工作,逐楼栋摸排情况,并带领学生党员在线上用四小时完成了2000余位居民的第一次核酸检测信息的电子录入及三次信息核对整理工作。翻译系党员张馨元老师主动请战,披上蓝色防护服冲向第一线,协助老年人进行扫码登记,保障核酸筛查顺利高效推进,展现了共产党员的巾帼风采。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杨颖在紧抓手头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组织居民有序登记、采样,结束6个小时工作时已然“冻透了”。组织员任前动员非党员家属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到筛查点对应的3个小区逐一上门组织居民参加采样,结束工作时已是凌晨两点多。辅导员张倩清晨6点半接到社区通知,7点就准时来到社区服务点领取任务,上门通知检测安排,登记信息。致公党党员易蓉老师主动报名志愿服务,抓紧时间学习熟练应用手机采集软件,从1月12日下午13时起参加
  • 2022-01-14
    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一队驻村一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21年7月,驻村工作队按照校党委要求,赴蓟州区侯家营镇开展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工作。面对农村的艰苦条件和农民群众的迫切期盼,工作一队三名队员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转变身份转换角色,紧紧围绕帮扶工作重点任务,用心用情用力投身到乡村振兴一线。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工作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帮扶村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相互交流思想,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工作队通过深入村民家中、来到田间地头了解村情民意、学习农耕知识、参与秋收劳动,创新工作方法,全面掌握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制定村庄发展规划。参加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共商共议大事小情。落实蓟州区委“初心印蓟”活动要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相结合,带领党员持续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积极推动侯家营镇三岔口中心小学“梦想中心”建设,联系天津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2022-01-14
    国际传媒学院-李楠国际传媒学院-蔡觉敏崔晓航苏霖坤从1月11日凌晨起,天津外国语大学一支300余人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迅速集结,这是继学校志愿翻译突击队集结后,又一次以争分夺秒的战斗速度召集成立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会议,广泛动员部署,全校干部教师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出战,校长陈法春撰联赞扬工作突击队对党的赤胆忠心和为民情怀。1月11日下午起,首批150余名突击队员以及60余名志愿者下沉到全市近百个社区,协助社区组织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值守、核酸检测、物资发放,到处都能见到天外人的身影。12日从早上6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突击队员们协助社区圆满完成了第二次核酸检测工作。虽然寒风已将衣服打透,手脚早已冻僵,但全体天外人依旧咬牙坚守。“党有召唤,我有行动!”除学校集结的疫情防控工作突击队之外,很多教职员工也纷纷积极主动到所在社区报到,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听从统一安排,以实际行动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同志们纷纷表示,疫情就是命令,我们将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全力以赴,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高高飘扬。我们始终坚信,这场疫
  • 2022-01-14
    史宁杜灏洁蒋芳婧杜灏洁 姜婷马院 亚非 图书馆图书馆蒋甜李刚“疫情不散,我们不退。”大筛过后,天外人依然坚守疫情防控各岗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守住津城战疫防线,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高级翻译学院党员干部史宁一方面带领辅导员摸排学生情况,确保学生安全,一方面承担社区楼长职责,逐一通知居民参加核酸筛查,并积极为困难群体协调上门检测。杜灏洁老师也在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名志愿者,协助信息统计和录入工作,帮助多名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信息登记,引导社区盲人完成核酸采样,并向居民耐心解释防疫政策。日语教师蒋芳婧,河西区第十五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主动当好志愿者,做好宣传员,每天紧盯手机和电脑屏幕,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为居民答疑解惑,疏导情绪,并组织居民通过接龙、共享文档等方式进行信息告知和检测统计,助力防疫工作安全、高效开展。资产管理处党员干部姜婷,家住河西区庆荣里社区,12月即报名担任社区网格员,随时待命。当接到招募志愿者信息时,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到,在津城“大筛”中,承担第四十一中学核酸检测点信息登记工作,在寒风中工作数个小时依然咬牙坚持,当遇到同样参加志愿服务的杜灏洁带
  • 2022-01-13
    1月4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2021年12月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我校佟立教授入选“202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 其中天津入选2人、重庆9人、上海5人、湖北5人、云南5人、教育部直属在京高校5人、安徽4人、新疆4人、中国社科院4人、江苏3人、江西3人、河南3人、广东3人、湖南2人、贵州2人、北京1人、内蒙古1人、黑龙江1人、山东1人、广西1人、四川1人、陕西1人、甘肃1人、宁夏1人、机关(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1人,共69人。公告另发布202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5人。点击查看:2021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认真负责的鉴定专家(69人)http://www.nopss.gov.cn/n1/2022/0104/c431027-3232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