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1-07
    1月6日,光明网党建频道刊发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李俊颖文章《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党史学习教育是一次全面的政治教育,增强了把“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的自觉;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筑牢了理想信念,强化了初心使命;是一次生动的精神洗礼,鼓起了迈进新征程、奋发新时代的精气神。文章强调,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百年党史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光明网截图全文转载如下:深刻认识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作者:李俊颖(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2021年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年来,各级党组织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精心组织实施、有力有序推进,整个党史学习教育求实、务实、扎实,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回望百年奋斗
  • 2022-01-07
    科研处(社会科学处、协同创新办公室、科研成果转化办公室)科研处将政治理论学习与科研管理工作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学校科研事业发展。一、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科研评价机制认真制定并积极落实“十四五”科研规划,编制修订学校科研规章制度3项;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形成相关报告4篇。完成科研先进表彰工作。组织召开校科研信息统计发布会,发布2020年度学校科研信息统计分析报告。完成全国和市教委知识产权保护迎检工作、市教委科技成果转化检查工作。二、建设核心智库、服务科研机构发展加强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高校智库、科研创新团队和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与建设,完成市社科实验室中期考核、高校智库与重点基地的年度报告。“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开展智库工作调研,召开4场座谈会;完成智库专家推荐工作。推进协同创新,组织第二批校级创新团队及协同创新中心验收。做好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的行政事项服务工作。三、加强项目培育、促进学术水平提升组织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共计41批次,召开预申报动员会、经验交流会、专题讲座和指导论证会13场。2021年获
  • 2022-01-07
    1月5日下午,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会同派驻纪检监察组召开2021年度述责述廉工作会议。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派驻纪检监察组全体同志,全体正处级干部,二级党组织纪委书记、纪检委员,部分“两代表一委员”,特约监督员代表等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于富来主持。会上,按照市委、市纪委的部署要求,12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现场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了述责述廉,并接受现场询问。述责述廉的同志本着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介绍自己的履责情况、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同志们敢于开诚布公、揭短亮丑,坚持把自己摆进去,结合案例深刻剖析,现场询问直指问题、毫不遮掩,起到了红脸出汗、知责督责的效果,体现了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的政治性和严肃性。参会人员对述责述廉的领导干部进行了民主评议。校党委书记殷奇在讲话中指出,开展述责述廉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和压紧压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领悟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二是要坚持敢抓敢管、善抓会管,切实把全面从严治
  • 2022-01-06
    1月5日,校党委中心组开展2022年第一次集体学习,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中心组集体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殷奇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年来,学校党委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下一步,要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向深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他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发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践行时代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勇于担当作为,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主题,高质量开好校党委班子和各二级党组织班子民主生活会。中心组成员一致表示,要以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为标杆,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
  • 2022-01-05
    教务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2021年度,教务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践行于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持续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举办天津市新文科与外语人才培养创新高端论坛,对本市新文科建设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积极推动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基于《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案(草案)》八大核心课程模块,探索多样化授课形式,打造提升复合型人才综合素养的首批1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于本学期开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 二、以课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建设积极组织开展市校两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工作,7门课程获批2021年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0个项目获批校级2021年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中国法制史》课程成功获批天津市大中小学“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组织召开《课程思政元素指南》(第一册)和《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汇编》(第一册)审核会议,共有11个教学单位的809门课程入选指南、71门课程入选优秀教学案例。 三、筑牢
  • 2022-01-05
    为贯彻落实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推动部署我校就业创业工作,1月4日下午,召开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会。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李迎迎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余江主持。殷奇肯定了各单位在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他强调,今年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稳定、发展和改革,2022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从七个方面做好工作:一要做到思想更重视,各单位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防止上热中温下冷;二要做到底数更清楚,各单位负责人要对毕业生就业创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科学研究部署就业创业工作;三要做到动员更全面,各单位要完善工作机制,上下齐动,反复强调就业创业工作;四要做到措施更精准,各单位要坚持以生为本,因生制宜,精准施策;五要做到调度更及时,各单位要掌握动态,及时调度,及时解决问题;六要做到重点更突出,各单位要为重点群体毕业生提供重点帮扶指导,同时发挥征兵入伍、基层就业、留津就业、党员等群体的带动作用;七要做到责
  • 2022-01-05
    1月4日,我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逸夫楼莎翁厅召开。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余江、李迎迎出席,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李迎迎主持。陈法春对新一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为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及委员颁发聘书。他指出,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要履职尽责,明晰校-院两级责任,严把学位论文的政治方向、学术规范和论文质量,守好学校人才培养的“大门”。希望各位委员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将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传承下去,切实践行学校赋予的职责,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会议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并审议通过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委员人选。此次会议是我校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一届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将依照《天津外国语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认真开展工作,切实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搭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贡献力量。 (文/通讯员 于洋 摄影/记者 杜树标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凌志)
  • 2022-01-04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承办的“非遗文化体验II”线上团组项目开班并在线举行开班仪式。此次项目是国际传媒学院继年初成功完成“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之后的再次启程,共有来自越南、日本、俄罗斯、乌克兰、葡萄牙、意大利等国家的120余名海外人士报名参加。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开班式并致欢迎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张占奇参加,开班式由国际传媒学院院长马兰州主持。 副校长李迎迎致辞 李迎迎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她表示,虽然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人员流动,但阻挡不了各位学员学习中文的热情。国际传媒学院为此项目精心准备,“非遗文化体验Ⅱ”项目在保留上次项目优质课程的基础上,还新增了许多非遗课程,课程内容丰富,既有趣味性,又有文化性。她预祝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学习顺利,学有所获,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天津实地交流学习。 为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次项目根据学员汉语水平分为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三个平行班,实行分班教学。开幕式也在三个分会场同步进行,分别由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孙雪颖,学院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兰州,副院长王芳主持。 学院负责同志向学员
  • 2022-01-03
    有一个土生土长的哥伦比亚小哥哥,他虽然从来没有来过中国,但他不仅会说一点汉语,还会做中国的松鼠桂鱼!Mikhael Tapias Valencia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学生记者陈珊,一起来听听这位哥伦比亚小哥哥米哈伊尔·塔皮亚斯·瓦伦西亚的故事。陈珊:你的松鼠桂鱼做得太专业了,请问你是从事中国美食相关工作的吗?米哈伊尔:目前我在哥伦比亚CES大学学习兽医和动物技术相关的专业,没有从事过美食相关的工作。但是我平时喜欢自己在家里做饭。很高兴能通过这次中国美食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与大家分享我亲手制作的松鼠桂鱼。 陈珊:那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汉语桥项目的?为什么会选择报名学习呢?米哈伊尔:我对中国文化和中文很感兴趣。当我收到了我们学校可以和不同大学进行学习交流的邮件时,我很兴奋!因为我一直想去了解中国文化,学习中文,所以一收到邮件,我就立马写信回复要参加此次活动。在此,我要特别感谢中国美食之旅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的传统美食,真的非常棒!陈珊:那你参加本次项目的体验如何?有什么收获?米哈伊尔:体验很好,我很开心!我学会了怎么去做一道中国传统美食,这是我第一次学习做中国菜。过程虽然有点困
  • 2022-01-03
    根据《市教委关于对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情况开展评估的通知》(津教科函〔2021〕26号)要求,研究生院组织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高级翻译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协同相关建设单位,对我校6个天津市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行了自评。 经市教委专家评审组审议,我校6个天津市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全部通过验收,其中我校与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联合申报基地建设成效显著,获批“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示范联合培养基地”。 我校将依托现有6个天津市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一步扩大专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数量,推动联合培养模式创新,健全完善培养机制,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与合作单位优势互补,形成强强联合,打造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 (通讯员:于洋 内容审核:暴士蕊 杜树标 张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