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1-17
    11月15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活力中国”日本学员研习班举行开班仪式。副校长程国毅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有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日本学员共130余人参加活动。程国毅代表学校向研习班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对外交流工作,希望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为加强中日及各国文化交流、语言合作和文明互学互鉴,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华表示,学院将搭建好中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平台,努力办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文化特色突出的中国语言文化交流体验活动。任课教师代表蒋硕在发言中希望全体学员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共同度过充实快乐、收获满满的学习时光。学员代表江口奈津希、渡部优美代表全体学员发言,表示这次“汉语桥------活力中国”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样,学员们都特别期待通过课程提升中文水平,将来做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使者。 “汉语桥”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组织的重要平台,为中
  • 2021-11-17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学位〔2021〕14号)、《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20年审核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名单的通知》(津学位〔2021〕5号)文件,我校成功获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至此,我校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29个硕士学位培养方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22个培养方向),学位布局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法律硕士专业授权点的获批,是我校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天津市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的标志性成果,为天津的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专业型、实务型法律人才,助力法治天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法律硕士专业授权点的获批,实现了我校各学院学术型、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全覆盖,标志着我校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布局日臻完善。今后,我校学科建设将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发展相适应,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高质量学科体系建设,培养一大批基础知识扎实、学术素养深厚、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突出的拔尖创新人才,推动我校建成特色鲜明的
  • 2021-11-17
    近日,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评选出2016-2020年度华北地区高校图书馆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我校图书馆赵江、姜梅两位同志获评“华北地区高等学校图书资料先进工作者”。赵江于2013年到图书馆工作,现任图书馆技术产品开发部主任,先后获评我校2019年优秀工会干部、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工作考核屡获“优秀”。赵江工作照赵江专业素质优秀,先后主持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平台”“中文核心期刊查询投稿系统”“西文卡特号生成系统”“葡语联盟天外资源系统”等十余个系统开发项目,为图书馆节省资金逾百万元;特别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勇挑重担,加班加点自主研发“读者身份信息核验系统”“图书荐购系统”“入馆预约系统”,保障疫情中图书馆线上服务和返校后安全有序开馆。目前,赵江正积极投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实践应用等领域的研发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争取产出更多服务读者的数字产品。姜梅工作照姜梅专注于图书馆工作三十三年,现任图书馆信息咨询部主任。她在图书馆信息咨询、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建设等领域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服务,屡次获工作考核优秀、党员民主评议优秀
  • 2021-11-17
    为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持续推向深入,11月15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具体举措。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参加学习。胡志刚强调,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是党在下一个百年继续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努力把会议精神和相关理论宣传好、阐释好、研究好。他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下一阶段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工作部署:一是带头学习,学深悟透,全面领会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二是深入研究,全员参与,努力产出一批标志性的理论成果;三是广泛宣讲,精心备课,把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他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早学习、早行动、早宣讲,抓好资料整理和集体备课工作,形成学习宣传贯彻的工作方案,做好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三进”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领学了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相关报道及公报全文,参会同志逐一进行了发言,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
  • 2021-11-16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是首批列入“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的19项竞赛之一。2021年,来自全国及美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1566所院校/校区的49529支团队(本科45075队、专科4454队),14万余名学生报名参赛。本届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本科组竞赛题目涉及到物理、化学、经济、最优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由我校通识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室孙自强、武女则、王莘老师指导的3支代表队共计9名学生,分获天津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奖级别
  • 2021-11-16
    11月10日,校友企业资深讲师李春媚以“大学生社交礼仪”为题为同学们带来精彩课程。两校区共计300余名学生参与此次活动。作为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IPTS国际职业培训师协会培训师、和君商学院培训师, 李春梅在职业素养、商务礼仪、情绪和压力缓解等职场软技能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李春媚从形象礼仪和行为礼仪两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社交礼仪的文化和知识。她强调“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遵循基本的原则,对仪容仪表进行整理,对于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非常有帮助。关于行为礼仪,她指出,要刻意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包括坐姿、眼神、微笑,直至成为习惯;要了解容易被忽视的社交工具,如握手的规则、引领陪同的规则、餐桌礼仪、乘车礼仪等等,这样才能在社交中有效展示个人修养、风度与魅力。在谈到如何在平时社交和职场中表现得更得体时,李春媚以她多年作为讲师获得的经验为基础,向同学们介绍了很多实用性强的方法,从基本的穿着到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神态保持,同时指出了社交场合中的禁忌与弊端。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同学们解开了许多日常社交礼仪中的困惑,进一步掌握了提升个人形象的方法与技巧,为成为知礼讲礼的新时代青年
  • 2021-11-16
    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与《中国外语》编辑部联合举办的“2021年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交流活动”公布评审结果,我校英语学院李霞老师团队(团队成员:李霞、李媛霞、李彦)经过市级和省级两个阶段的比拼,在天津、北京、重庆、山东、河南、吉林等12省赛区的众多参赛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英语类专业组省级特等奖,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此次活动于2021年5月启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发挥外语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李霞老师团队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打磨,把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了语言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的有机融合,其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方案阐述、说课等环节均得到了省市专业评委和专家的高度认可,成为天津市唯一晋级全国英语专业组总决赛的教学团队。 高校外语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英语学院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关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部署,凝聚全院力量,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上,进一步发挥思政元素在外语教学课程中的灵魂作用,
  • 2021-11-16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天津市“鲁班工坊”师资队伍建设,11月14日,天津市“鲁班工坊”教师英语听说能力提升班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副校长李迎迎、天津市鲁班工坊推广与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延出席开班仪式,天津职业大学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活动。开班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华主持。李迎迎代表学校对培训班顺利开班表示祝贺,表示将围绕“鲁班工坊”教师提升英语听说能力的迫切需求,依托学校外语学科资源与优势,提升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助力我市职业教育国际化以及“鲁班工坊”事业发展。杨延介绍了天津市“鲁班工坊”建设概况,代表中心对天津外国语大学给予“鲁班工坊”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机会、下苦功夫,努力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继续教育学院外语教研室主任张春梅代表任课教师发言。她向同学们介绍了课程内容与学习方法,希望和同学们密切协作、共同努力,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鲁班工坊”的工作要求。来自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赵慧老师代表全体参训学员表示,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明确学习目标,兼顾好学习和工作,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能力,丰富知识储备
  • 2021-11-16
    新学期全体会, 自费给同事们买了口罩轮椅上的坚守养伤期间坚持网上授课给小鹰全俄儿童中心做讲座收到儿童中心的感谢信在国内集中隔离期间,参加孔院科研创新中心揭牌活动(编者注:疫情初期,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中方教师相继离任回国,只剩中方院长宁怀颖和3名志愿者教师。随着2020年7月志愿者全部回国,孔子学院仅剩宁怀颖一人。让我们跟着她的步伐,一起来看看疫情下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坚守者的故事。) 有人说,坚持者能在风暴中奋斗。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被世卫组织定性为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堪称一场巨大的“风暴”。在这场“风暴”中,每一个坚守在海外的中方工作人员都有很多故事,我也不例外。共同的坚守 2020年3月,当我们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获知祖国抗疫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的时候,疫情正以猛兽般的力量和速度肆虐俄罗斯,这个国家在短时间内日增感染人数跃居世界第二。我们所在的城市病例日增千余不见拐点。根据校方要求,我们开始居家隔离,并以最快的速度转为线上授课。中方工作人员除我之外,还有3名志愿者教师在岗,2名我校学生在当地就读。人数不多,但让我担忧,因为他们
  • 2021-11-16
    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和天津市高等学校教育学学科发展,不断提升天津市教育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支撑天津市高等教育强市战略,11 月13日,由天津市教委和天津市高教学会指导,天津外国语大学主办的第十届(2021)天津市高等学校教育学科研究生论坛在我校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十四五”时期教育发展”为主题,共有来自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等高校教育学科的专家学者和博士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会议。天津市学位办主任苏丹、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李迎迎、南开大学陈巴特尔教授分别致辞。苏丹向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希望广大研究生们认真学习、领悟思考、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天津市制造立市和教育强市做出贡献。李迎迎在致辞中对参加本次论坛的市教委领导、兄弟院校领导、老师和研究生同学们表示欢迎和感谢,向与会嘉宾简要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学科发展情况,指出举办本次论坛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动天津市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