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8-30
    一、课程简介插画既能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又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插画与绘本设计》课程主要讲授插画与绘本的专业知识,既包括美术理论知识,如插画与绘本的概念、插画绘本的应用和分类、插画的特征;又包括实践教学,如插画的绘制材料及表现技法、插画的表现形式、插画图形语言的造型法则以及插画的设计方法,绘本包装、绘本板式等内容。本课程共1学分,16学时,其中:美术理论知识8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本课程考核由平时考核和期末作品考核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平时作业、期中检测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小作品进行评判。二、特色与收获本课程实践性强,旨在培育学生动手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学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艺术类插画和商业类插画的绘制特征,熟悉不同插画样式的要求规范,了解插画图形语言的造型规则以及插画的设计方法,准确把握绘本样式特征,对设计理念、设计技巧、配色方案都能展现自己独到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三、教学团队(一)本课程马场道校区教学团队朱星亚,毕业于河南大学绘画专业,负责本课程“插画与绘本的
  • 2021-08-30
    8月30日,在严格贯彻落实天津市教育两委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下,我校师生迎来了新学期。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副校长余江,副校长程国毅,副校长李迎迎等分赴两校区检查指导新学期教学开展情况。开学第一天,两校区共343门次课程,涉及上课人数9000余人次。从巡查情况来看,两校区的师生精神饱满,教学准备充分;学生们出勤良好,课堂秩序井然;两校区教学设备运转正常。校领导对新学期两校区的教学运行与师生的精神面貌予以肯定。同时,校领导还分别对学生返校情况,离校报备等校门管理措施进行督查,要求各教学单位严格落实开学阶段“钢性”防疫要求,落实正确科学佩戴口罩、通风消杀等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不麻痹、不懈怠,各指挥系统保持热备状态,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服务师生教学、生活。新学期,学校将本着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双战双赢”的原则,做好教学运行管理和服务工作,并联合各部门进一步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教学环境。(文/通讯员 窦伟 摄影/记者 窦文彤 韩飞)
  • 2021-08-30
    8月28日上午,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泰国岱密孔子课堂)项目举行线上开班仪式。中泰关系源远流长,合作交流方兴未艾。2021年,正值中泰两国总理签署友好建交协议46周年,中泰两国友好关系在“中泰一家亲”重要理念的引领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文化交流渠道不断拓展。在泰国副僧王颂德通猜大师和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共同推动与努力下,本项目经过两个多月的精心筹备,顺利开班。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副校长李迎迎参加了开班仪式。泰国副僧王、岱密中学孔子课堂理事会主席颂德通猜大师首先为开幕式致辞。回顾过去,他表示,自己投身中文教育事业20多年,也与天津外国语大学“结缘”多年。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岱密中学孔子课堂也在不断的合作交流中响应参与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颂德通猜大师说,泰国学生藉由本项目线上学习中文,可谓“千载难逢”的良机。他对顺利入选本次天津外国语大学线上中文研修班项目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并向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一行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希望天津外国语大学日后仍能源源不断地给泰国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在致辞中指出,岱密中学孔子课堂是全球第一家设立的独立孔
  • 2021-08-30
    一、课程简介 哲学是智慧之学,对人生的关注、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探究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哲学与人生》课程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生理论的梳理,对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展开探讨,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哲学家面对人生的智慧和态度,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本课程共8学时,0.5学分,以讲座的形式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位教师共同承担。课程总成绩按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占50%,终结性考核(期末成绩)占50%的占比进行综合核算,平时成绩通过出勤和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撰写学习体会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结课小论文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二、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 讲座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学时:2学时 教学内容: 1.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2.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3.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育人目标: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客观世界运动的规律性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指导学生从主客观条件出发,正确进行人生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主讲教师:张秀英,硕士,副教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
  • 2021-08-28
    为持续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8月27日下午,我校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8月份会商通报会。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余江传达了市教育两委就业视频会议精神。他强调,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做好迎接此次国务院大督查的各项准备,一要确保人员到位,各单位明确就业工作联络人,全体就业系统工作人员要全员到位,共同做好大督查的相关工作;二要做到材料完备,各单位要将机制建设、具体措施、工作成效等材料进行充分整理备查;三要持续做好工作,确保8月30日后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停顿,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帮扶及数据统计等工作。会上,招生就业处、研工部分别汇报了2021届本科、研究生毕业生就业阶段性进展情况。
  • 2021-08-28
    入院前为校友加油鼓劲侯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后合影留念8月26日上午,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原国际交流学院)2012级校友侯爽,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天津市第283例、学校第1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这是学校第4位成功捐献的校友,也是今年我校第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2013年,还在我校读书的侯爽同学,通过学生处、校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报名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今年6月,当侯爽接到天津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配型成功时,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捐献,所在工作单位也十分支持,批准假期让她可以安心来天津进行捐献。8月22日上午侯爽入院,学生处、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校友学生辅导员侯丽静前往医院慰问,带去学校的祝福和鼓励。8月26日中午,近6个小时的采集造血干细胞捐献顺利完成,虽然付出多于其他人的采集时间后非常疲惫,但是侯爽十分高兴,从接到配型成功电话的那一刻起她就从未动摇过救人的信念。下午,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天津市红十字会红十字事务中心主任宫敬义,校学生处、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来到医院看望并慰问侯
  • 2021-08-27
    课程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整个社会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人们的幸福感却在逐渐下降。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是迫切需要关注的。为了帮助大学生应对日益竞争的压力,提高生活满意感、拥有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从而提高幸福感和快乐感,特开设《幸福心理学》课程,共0.5学分,8学时。本课程围绕“幸福”主题,结合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和现状,主要讲授四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积极的自我意识、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压力应对和积极的人生规划。 本课程综合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剖析+心理训练”的教学方式,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和分享案例为主、小组讨论为辅,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知晓幸福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并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课上邀请学生参加系列心理训练,例如心理测验、角色扮演、游戏互动和视频赏析等,进而不断增强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本课程考核由平时与期末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终占总成绩的40%,平时考核由出勤和课下作业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综合作业进行评判。 二、课程
  • 2021-08-26
    8月26日上午,我校新学期全体中层干部会议在钟楼报告厅召开。全体中层干部、校属科研机构负责人、天津市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参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主持。校党委书记殷奇在讲话中指出,2021年是我国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新征程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本学期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防疫压力大,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饱满的热情完成好2021年下半年各项工作任务。他强调,要全力做好学生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绝对不能有半点的放松、半点的麻痹大意;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巩固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切实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要继续围绕“好”字,做好“十四五”规划推动落实工作,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持续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陈法春全面总结了暑假期间学校在“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校园疫情防控及安全管理、招生就业、教育教学与人事工作、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国内外合作交流和社会服务工作、学生工作、办学
  • 2021-08-26
    为确保学生安全返校,按照学校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精神,8月23日、24日,我校分别在滨海校区、马场道校区举行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校长陈法春、副校长程国毅全程观摩、指导,校办公室、组织部、学工部、安工部、后勤管理处(医务室)、党员志愿突击队及各学院相关负责人等参与演练。在前期全面演练的基础上,此次重点选取校门管控、隔离点运行,学生返校入校、聚集性疫情处置等关键环节和新发情况进行演练,现场模拟了入校时发现发热或相关异常症状,发现健康码、行程码异常等共6个场景。演练结束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演练现场工作会,对演练过程进行点评。程国毅强调,各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严格对照标准规范,确保返校底数清晰、处置流程明晰,齐心协力为学生构建平安校园。前期,为完善疫情防控应急机制,结合我校实际,学校调整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此次演练既是对应急预案的实践,也是对开学工作的练兵。(文/通讯员 张佳 摄影/记者 韩飞)
  • 2021-08-26
    一、课程简介美育是感情与理性协调统一的教育形态,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在博雅讲堂特开设《音乐与人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8学时,0.5学分,包含音乐与命运、音乐与爱情、歌剧与生活、艺术歌曲鉴赏四个主题,通过对古典音乐中著名作品所表现的四个主题乐章的讲解和聆听,让学生理解音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本课程综合采用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与教师展开互动,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亲身参与并感受音乐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程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两部分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和课下作业等构成,期末成绩通过综合作业进行评判。二、课程特色本课程引领学生聆听和了解著名音乐作品的同时,增加学生实践学习机会,亲身感受音乐(和声)带给我们的美妙感觉,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掌握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进而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