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04-16
    日前,由中文联盟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20年全球志愿者中文教学微课比赛”落下帷幕。大赛自2020年11月开始征集微课作品,共有来自国内外的274名志愿者踊跃报名参加。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大众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环节,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推荐的志愿者教师陶然的微课视频“我七点起床”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一等奖。本次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首次推荐志愿者教师参加全球微课大赛,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备赛工作组,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协助选手设计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同时,协调里斯本大学信息技术中心为选手精心制作微课视频,以确保提交高质量参赛作品。本次比赛还引入了复赛导师制,邀请国际中文教育重点高校的专家为选手进行一对一辅导。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慧教授担任陶然在复赛和决赛阶段的导师。通过领会吸收专家意见,陶然最终完成了一份出色的参赛作品。里斯本大学副校长兼外方院长若昂对于志愿者教师在此次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他指出,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十分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实施在线汉语教学的重要条件和质量保证。此次参加微课大赛并
  • 2021-04-1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广大师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在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我校邀请天津市公安局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办公室干警走进校园进行现场普法宣传,发放《境外非政府组织知多少》宣传资料,并深入思政课堂,为青年学子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专题宣传普及教育活动。宣讲干警结合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立法性质和过程,管理法颁布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及其对高校管理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意义和影响进行了专业翔实的介绍和讲解。讲座引用大量真实鲜活的案例,揭露真相,发人深省,有效增强了大学生对相关法律法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价值和意义的了解和运用。此次普法教育进校园活动,拓展了大学生有关国家安全法的基本知识,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提高了大学生国家主权意识和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广大青年学子成长为构筑维护国家安全钢铁长城的有生力量。
  • 2021-04-16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精神,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抓实抓细学生去向落实工作,4月7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召开2021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副校长李迎迎出席会议,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团委书记参加会议。 李迎迎在讲话中肯定了学院制定的各项就业措施,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明确就业形势和要求,用好相关政策,扎实推进就业工作;二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服务宗旨和理念,认真落实“一生一策”制度,借鉴一流大学经验,探索专业教师更早介入学生就业指导,开展就业观教育,使就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三是要不断凝练学院专业特色,强化和其他学院、学科的联合培养,拿出更加具体可行的招法。 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传达了学校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学院存在的问题,梳理出四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她指出,要通过书记、院长带头宣讲,家长会推动、朋辈辅导、校友助力等多种途径,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脚踏实地走向工作岗位。要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导师责任制等管理制度,为学生制定“一人一册”和“一人一策”,将学生就业推进状况每周更新、成图上墙。要做好教育市场的调研和评估,主动
  • 2021-04-16
    【作者简介】骆长捷,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近现代西方哲学。【成果简介】《近二十年西方哲学的处境化现状及其特点》发表于期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ISSN:2095-5804,期刊类别: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1年第1期。【成果摘要】近二十年,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西方哲学研究表现出哲学方法的统一化、哲学与科学的紧密结合、哲学研究问题域的转换等国际新趋势。受此影响,国内西方哲学的处境化也出现新动向、表现出新特点。就研究内容来看,近年来西方哲学史重要领域的研究都有新进展,但专门针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此相应,西方哲学处境化呈现包括研究方法的转变、研究目的的两重性和研究内容的多样化等特征。学界努力改变“自说自话”“缺乏问题意识”等问题,以不断提升研究水平。
  • 2021-04-15
    天津中学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我校英语学院诗歌社诗朗诵展示我校英语学院演讲社配音展示 为进一步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构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育人格局, 4月12日,我校英语学院师生一行赴天津中学与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共同探讨英语学习方法,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本次活动既是促进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衔接贯通的有益尝试和具体行动,也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创新举措。 活动开始前,两校师生代表进行座谈。天津中学纪委书记王萌指出,两校携手开展活动,既是大学和中学跨学段协同实践育人的新尝试,也是不断创新英语教学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探索。双方就未来加强互动合作,多措并举推进英语学习交流、志愿服务活动等多领域拓展延伸达成共识。在一个多小时的讲座中,我校英语学院团委书记宋雪梅结合自身担任高中英语教师和作为高校学生辅导员的双重经历,通过深入浅出地分析,让高中生明白英语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总结反思,探索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她还分享了天外优秀学子的鲜活故事,让高中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英语学院诗歌社的动情朗诵和演讲社的精彩英文电影配音让互动环节更加热烈。我校学子不仅用流利的
  • 2021-04-15
    近日,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李喜超,校党委书记殷奇、副校长余江、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出席调研座谈。于运全对我校近年来的发展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待双方在智库研究、科研创新等方面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殷奇指出,中国外文局大力推动中央部委、地方高校、企业等各领域外宣协同工作,在外宣资源汇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将继续做好高层次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培养,积极服务于中国话语的世界表达、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国家战略,为国家外宣工作多做贡献。余江代表学校对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为保证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如期顺利召开,相关部门就筹备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科研处、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媒学院负责人参加了座谈。(文字:通讯员 柳昔武 摄影:记者 杜树标)
  • 2021-04-14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天津市委决策部署和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安排,4月7日至12日,全体校领导分别深入两校区思政课堂,围绕“学习百年党史、赓续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聚焦“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求索荣誉学院、英语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500余名学生讲授“党史学习教育”开学第一课。校领导从“大学生为什学党史”“大学生从党史中学习什么”和“大学生如何学习党史”三个方面,为同学们系统梳理了党史学习的重难点问题,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思想特点,激励大家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心同向,在中国共产党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百年历史辉煌和伟大历程中,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校党委书记殷奇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他勉励同学们要学习好、传承好党的红色基因和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努力从党史学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立大志、扬青春,以党史学习的实际行动诠释“两个维护”。校党
  • 2021-04-14
    贾凤山一行参观学校红十字会工作主题展“青春善言行”(YABC)同伴教育活动展示调研座谈会现场为深入了解天津市红十字会整体工作情况,进一步做好《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修订草案)》审议修改工作,4月13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贾凤山带领市人大法制委一行来我校调研指导红会工作并召开调研座谈会。市红十字会领导班子成员,校党委书记殷奇,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市人大法制委员会部分委员、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同志参加。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贾凤山一行观看了我校红十字会工作主题展览,通过视频形式了解了学校造血干细胞主题教室和“青春善言行”工作室的建设情况,近距离观摩了“青春善言行”(YABC)同伴教育活动,对我校红十字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逸夫楼莎翁厅,贾凤山一行听取了市、区红十字会和学校关于《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修订草案)》的意见。殷奇对市人大法制委领导一行表示欢迎,并表示作为基层单位对此项工作积极拥护和支持,未来在天津市红十字会的指导下,我校红十字会工作将更加突出“国际化”特色,推动内涵建设再上新台阶。胡志刚介绍了学校红
  • 2021-04-14
    4月12日下午,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征求意见会(职能处室专场)在逸夫教学楼莎翁厅召开。学校部分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职能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 校党委书记殷奇指出,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要把广泛征求意见作为进一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的过程。他强调,一是要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持续做强现有语种和专业,在总量控制基础上,按照国家需要动态调整语种和专业设置。进一步扩大硕士生导师、博士在校生、学历留学生规模。二是要“着眼高质量”,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加快科研绩效改革,提升科研成果含金量和影响力。三是要“严把政治关”,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聘第一标准,首关不过,余关莫论。四是要坚持灵活用工,慎用编制、用好编制,选对人、用好人,进一步打造有担当、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 胡志刚充分肯定了与会人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规划办要逐一完善细节,对数据统计再核对,对文字表述再规范;各专项规划牵头部门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完善和充实内容;全校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共同绘制
  • 2021-04-14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就业工作推进会精神,将就业工作落实落细,亚非语学院召开了202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会。副校长程国毅出席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各专业负责人、毕业生论文指导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主持。程国毅在讲话中指出,专业教师在就业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强调,一是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认识到个人发展的多元化;二是要针对性地推荐岗位,力争实现人岗相配,精准推送;三是要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目标和能力,在新兴行业中实现自我价值;四是要走出去,争取与企业无缝对接,吸纳学院毕业生;五是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活动,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张海梅表示,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明确当前形势下就业工作的特殊性和紧迫性,不仅要分析整体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影响,还要考虑主观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学院要落实分片包干,建立双导师制,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出力”的就业工作局面,促进本届毕业生时间早、更充分、高质量就业。学院副书记荣滨从目前学院的就业率、签约率和近期开展的工作等方面介绍了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并以“知己知彼”为切入点,分析了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