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5-19
    5月17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干部学习大讲堂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专题研讨班,邀请四川大学石坚教授,以“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课程 思政 育人”为题作专题讲座。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主持报告会,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新提任科级干部和教师代表参加培训。石坚教授从当代人才培养环境和外语教育教学使命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了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以其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回答了如何在不同的学科专业课程和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做到教书育人,在给予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和专业素质。余江强调,广大师生应该主动深入思考外语类大学如何培养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如何积极推进新文科建设,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为服务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具有天外特色、天外印记的人才支撑。(文字/通讯员 张又文 摄影/记者 张悦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暴奉睿)
  • 2024-05-19
    为推动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实现全面发展,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劳动教育周活动的部署要求,近日,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开展了“劳育+智育”劳动教育周活动,以国商系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基础,多措并举实现以劳动凝心聚力。学院2023级全体学生参加了此项活动。 开展国际语言环境优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劳动育人内涵式发展。活动划分为8个小组,以和平区和河西区公共服务空间为主轴,收集关于城市标语、公示语、景点解说语等英语语言环境优化的建议,经过讨论分析,总结使用情况,提出优化建议,形成英语语言优化报告。此次活动以劳动实践为基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英院特色为优势,增强了同学们翻译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推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劳动教育周期间,英语学院召开了劳动教育主题会议。同学们参加了图书馆书籍整理、体育馆器材维护、教学楼卫生打扫、餐厅秩序维护、菜鸟驿站快递整理等工作,撰写了劳动教育的感悟和体会。班导师组织各班开展了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劳动意识。 为期两周的劳
  • 2024-05-19
    天津外国语大学高度重视课程建设,积极响应教育部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战略部署,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强化教学团队,创新课程育人模式,取得系列课程建设成果。近日,我们将在校园网、官微陆续推介新获批的17门第三批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带您走进知识的殿堂,体验思想的碰撞,激发灵感的火花,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个人理财课程类型:线上课程课程简介:1.课程建设理念:本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总体目标,帮助青年学生培养风险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财富观,领悟只有通过辛勤劳动和诚信做人做事,才能收获成功和财富,实现人生目标;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对家庭、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努力学习。2.课程内容:课程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熟悉重要的理财工具、掌握必要的理财技能,能够做好储蓄、保险、住房、教育、医疗、养老、投资、税收等财务规划,同时深入理解理财规划职业特点及职业道德规范。课程具有实务性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并熟练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精通个人理财规划职业技能和必要的风险管理技能。3.课程运
  • 2024-05-18
    以青春的名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外语人有一代外语人的使命。你们苦练基本功,厚植家国情,以语为媒,以文载道,活跃在国际舞台,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谨记初心,从讲中国故事的梦想出发,在国际组织里拓展视野国际关系学院 李欣大家好,我是李欣,来自国际关系学院。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求索精神、跨文化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是我进入天外后树立的梦想。作为第一届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专业的学生,三年来,我精进英法双语,在一次次国际组织的活动中拓宽自己的全球视野。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到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从暑期学校到项目培训,我在全球治理的不同领域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我曾担任教科文官方非政府组织的实习生。实习期间,我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向不同国家的同事们讲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准备此次发言,从查找各种新闻到分析学术论文,从翻阅时评到咨询专业课老师,还有请教翻译系的学姐,我进行了上万字的文献整理与中英互译,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一带一路”实践相结合,把中国的“天下大同”思想讲给世界听。我的汇报不仅获得了同事们的掌声,还被主管援引到学术论文中,以青年之力,传递中
  • 2024-05-18
    教育家精神是一代代人民教师在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实践中展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天津外国语大学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意义,坚持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首要内容,让教育家精神在青年教师心中生根发芽。本期,让我们走近三位青年教师,倾听他们对教育家精神的感悟和亲身实践。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教师栾东丽弘扬教育家精神 培育新时代外语人才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家精神正是领航强教强师的指路明灯。通过深入学习教育家精神,我体会到“心有大我”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心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广大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始终牢记自身的责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一名外语专业教师,我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培育新时代外语人才。一是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牢记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重要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二是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坚持将思政元素融入外语教育教学,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三是用外语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投身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翻译研究,用教育教学实践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和地方
  • 2024-05-18
    根据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统一部署,截至5月17日,第二届学校党委第八轮巡察进驻工作全部完成。被巡察单位分别组织召开巡察进驻动员会。会上,校党委巡察组组长作进驻动员讲话,明确指出了本轮巡察监督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和相关工作安排。校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周红蕾,校党委副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志刚分别出席进驻动员会议,对完成好本轮巡察任务提出具体要求。会议指出,巡察工作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是“两个维护”。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此轮巡察,恰逢其时,意义重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行动上,找准巡察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职责定位。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和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把发现问题作为出发点和生命线,把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落脚点和根本目标,发挥好政治巡察“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聚焦“国之大者”,紧扣职能责任,站稳人民立
  • 2024-05-18
    优秀,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坚持。 在天外,有一个求索“大明星”304宿舍,宿舍共有5名室友。4年前,她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走进天外校园,在这里她们拼搏进取、努力奋斗,用欢笑和汗水记录大学的成长足迹。转眼间大学征程即将结束,她们5人中,4人分别被暨南大学、上海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录取,1人前往法国深入学习管理专业,就读于法国Audencia Business School的Grande ?cole项目。她们用奋斗的青春书写了一份满意的大学“答卷”。 她们就是来自求索荣誉学院财务管理专业的 李亦飏、王之允、刘雨珊、徐子涵、张箬琳 李亦飏,求索荣誉学院财务管理(英语)专业,已推免至暨南大学税务专业。 在校期间,大学英语六级630分,雅思7分,更是奖学金的专业户,连续三年获得校长奖学金。技能点满分的她,荣获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会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等各类竞赛荣誉20余项。获批大创国家级立项并顺利结项、本科生科研立项A级结项。实习经历丰富的她,曾在国家税务总局太原市税务局、太原市万柏林区商务局、太原农商行(山西省总行)、致同税务师事务
  • 2024-05-17
    5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年份。75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始终稳定向前发展,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不断加强,经贸、投资、能源、人文、地方等领域合作持续推进,为维护全球战略稳定和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作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专业师生接续奋斗,打造了天外俄语品牌,彰显了学校的俄语教学实力,培养了大批优秀校友,为促进中俄人民民心相通、文明交流互鉴贡献了天外智慧和力量。*专业介绍*天津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于1974年设立,2019年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天津市重点学科,天津市品牌专业,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教育理事会理事单位。所属一级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天津市一流学科。俄语专业秉承新时代“俄语+”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以“精语言、通国别、懂专业”、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
  • 2024-05-17
    5月13日,坦桑尼亚特奥菲洛?吉桑齐大学校长赫尔姆斯?姆旺肖珂(Hermas Judas Mathews Mwansoko)教授到访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李迎迎会见来访客人。 李迎迎对赫尔姆斯?姆旺肖珂的来访表示欢迎,对赫尔姆斯?姆旺肖珂为我校斯瓦希里语专业的建设发展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教育教学基本情况。她指出,截止目前,我校已培养出9届120余名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服务国家发展建设。她希望在天外建立坦桑尼亚研究中心,在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双方以本次来访为契机,开启两校合作建设的新篇章。李迎迎热情邀请赫尔姆斯?姆旺肖珂参加今年9月天外6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 赫尔姆斯?姆旺肖珂对天外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他希望两校通过论文发表、期刊建设等渠道加强科研合作,今后两校间将聚焦学术、文化、社会研究等方面合作共建。他诚挚邀请我校斯瓦希里语专业学生前往特奥菲洛?吉桑齐大学学习专业知识,开展实习实践。 两校就合作共建签署了校际学术与文化合作框架协议。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亚非语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文/通讯员 胡娜 摄影/记者 修永富 内容
  • 2024-05-17
    5月10日,“海河韵·千岛情”2024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印度尼西亚文化月正式开幕。本月,亚非语学院东南亚语系专业师生及印尼合作院校布拉维加雅大学(以下简称“布大”)代表团以“中印尼文化交流互鉴”为主题开展了中印尼饮食文化交流座谈会、中印尼文学交流座谈会等系列座谈会,主题突出,内容精彩,拓展了学院国际化“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涉外实践经验。 “中印尼文化交流互鉴”青年圆桌系列座谈海报“中印尼饮食文化交流座谈会”的嘉宾是来自布大文化学院人类学系的6位老师。阿里(Ary Budiyanto)老师用图片生动地展示了印尼华人饮食的种类和习惯,以及烹饪的方式和常用的器皿,以此为媒介分享印尼华人饮食的独特文化。他认为,印尼华人历史悠久,在不间断的饮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在印尼饮食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在印尼街边小吃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牛肉丸(bakso)、鸡肉汤(soto ayam)、牛尾汤(sup buntut)、炒饭(nasi goreng)等享誉印尼全国的国民小吃,都是中印尼美食融合的代表。中印尼美食文化互鉴交流座谈会现场阿里为师生介绍了华人小吃摊在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