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7-08
    7月4日,我校2024年组织员工作坊第二期在滨海校区成功举办。活动邀请天津市首届高校专职组织员素质能力“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专职组织员张琳作经验分享交流。全校各二级党组织专职组织员、兼职党务干部,党委组织部相关工作人员参加。 在主旨分享环节中,张琳结合从事专职组织员多年实践和天津市首批专职组织员导航站创建培育经验,以《实干担当 守正创新------筑牢育人战斗堡垒》为题,分享了建立师生一体化、组织一体化联动机制,积极探索“融合党建”模式的创新举措。她从用心培育新生力量、用情构建培训体系、用力强化教育管理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既能把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又能把常规工作做出品牌特色、强化组织育人实效的工作思路,并与天外的专职组织员、兼职党务干部们围绕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党建与事业发展融合互促实现路径等具体工作展开交流讨论。 在互学互看环节中,英语学院等五个学院的专职组织员介绍了在本单位党纪学习教育中开展工作情况。大家紧密结合各二级党组织实际,围绕持续落实党纪学习教育重点任务、一体化推动党纪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全过程指导基层党支部党纪学习教育提质增效等方面
  • 2024-07-08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天外强化劳动教育质量,坚持育人导向,面向2023级全体本科生开展了2024年大学生劳动教育周活动,并于近日圆满结束。本年度劳动教育周活动中,教务处按照“一院一基地”建设思路,依托各学院实验室、实践基地等平台,积极挖掘创新创业基地、实习就业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天开园等劳动教育资源,在各教学单位中成立了一批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劳动教育基地,充实了劳动实践岗位。活动期间,教务处统筹安排整体工作。图书馆、后勤管理处、体育部等校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供劳动实践岗位。各本科教学单位轮流开展了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周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岗位劳动实践、召开主题班会、撰写劳动心得总结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教务处还联合校工会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工匠进校园主题活动,邀请“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中国质量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美青工”“天津楷模”“天津市首届海河工匠”,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头队副队长成卫东为学
  • 2024-07-08
    7月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韩国国立韩巴大学暑期项目团组举行开班仪式。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韩国国立韩巴大学中文系主任郑周永教授、团组带队教师田兰玉,与团组任课教师、学员共同参加仪式。开班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代秀敏主持。 全体嘉宾和学员一同观看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留学天外”宣传片,全方位展示了我校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和天外开放包容的形象,引发学员们的热烈掌声。 孙倩在致辞中对韩国国立韩巴大学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天外的发展历史、国际中文教育的特色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本次短期团组的课程和活动安排。她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时间,进一步提升汉语水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期待本期短期团组项目将成为天外与韩巴大学友谊的开始,未来两校在人文交流、学术研究等各方面进一步深入合作。 郑周永对我校的热情招待,以及为国立韩巴大学学生们精心设计的语言教学和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表示感谢,相信同学们将在天外学到更多的知识与经验,期待国立韩巴大学与天外进一步深入、友好交流。 国立韩巴大学学生金夏蓝代表学员表
  • 2024-07-08
    近日,天外收到民建天津市委员会发来的表扬信,对国际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系教师刘洋的参政议政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刘洋作为民建会员和民主党派教师,立足本职、扎实调研、主动作为,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资政建言,参政议政成果《系统思维与顶层设计: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战略体系构建》等被民建中央、天津市政协、市委统战部等单位采用,并荣获民建天津市委会2023年度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为民建天津市委会参政议政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专业教师参政议政、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积极为教师科研工作提供多元化平台,凝聚党内外优势科研力量,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贡献力量。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李鲁宁)
  • 2024-07-08
    7月4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通识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佳肴美馔看中国”顺利开营。来自哥伦比亚、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等西语国家的200多位同学和老师共同参与到此次项目中,共同开启一段中国美食和语言文化的学习之旅。 天津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通识教育学院院长王济军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为海外汉语爱好者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明亮窗口,让他们看到多彩的中国。以中华美食为主线,全方位地引导学员们深入探索和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及其背后的深刻内涵。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语言学习的盛会,更是为国际青年相互间深入了解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汉语桥”作为一座语言与文化的桥梁,连接着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来自不同西语国家的学员们汇聚一堂,带着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爱,一起参与到这次盛大的活动中,了解和学习中国美食方面的文化知识,共同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佳肴美馔看中国”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正式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学员们将参与“说文解字”“古文古韵”“语言实践”等一系列丰富多
  • 2024-07-08
    7月4日上午,2024年本科教学管理队伍专题培训在逸夫楼莎翁厅举行。特邀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纪德奎教授做《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素养与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副校长余江出席并主持讲座。各教学单位相关负责人及教务处全体人员参加培训。 纪德奎分别从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的定位、工作原则、素养要求、管理队伍素养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提出了高校教学管理的“368”原则,即教学管理工作在标准上要达到“规范、高效、卓越”的“三要”原则,在执行上要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举措、有监督、有责任、有效果”的“六有”原则,在工作达成上要满足“事业的高度、目标的精度、落实的速度、执行的力度、方法的巧度、举措的新度、做事的效度、团队的温度”的“八度”原则。高校教学管理人员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管理能力;要提升自身政治领悟力、管理践行力、专业胜任力和服务贡献力四方面素养;要不断积淀政治理论基础,主动学习,研究工作业务,练就独到的本领,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 余江充分肯定了本次培训班的学习效果并作总结讲话,提出教学管理人员要有“三个意识”:一是要有服务意识,树
  • 2024-07-08
    6月30日,由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承接的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线下短期团组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暑期夏令营正式开营。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高嘉勇、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韩芳、夏令营任课教师代表牛顺心,以及来自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师和学员们共同参加了开幕式。 高嘉勇对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天外的发展历史与办学特色。希望同学们珍惜此次夏令营研修机会,努力学习,提高汉语水平,积极参与各项文化活动,充分体验中国文化,增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搭建中国与哥伦比亚青年交流互鉴和增进友谊的桥梁。他向在场的同学们发出邀请,鼓励大家积极申报我校的长期学历生项目。 韩芳表示,学习外语可以将人们带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给予学习者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这次夏令营不仅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汉语课程、中国文化体验课程和游览项目,还安排了与西班牙语系学生的见面会,希望两国青年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成为朋友。 牛顺心简要介绍了本期夏令营的主要内容,既有汉语专项技能提升课程,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实地探访活动。他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汉语的同时,尽情感受中国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国际教育学院将以优质
  • 2024-07-08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天津建设最受留学生欢迎目的地,打造“留学天外”品牌,进一步加强我校与塞尔维亚高校和在塞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强化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扩大留学生规模,7月2日至5日,我校党委书记周红蕾率天外代表团(以下简称代表团)一行4人对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进行了友好访问。出访期间,代表团积极向塞尔维亚教育部、塞尔维亚高校和在塞企业等单位宣介学校办学历史、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国际化办学、国际中文教育等校史校情,与接待方洽谈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与塞尔维亚教育部部长Prof.dr. Slavica Djukic Dejanovic会谈在与塞尔维亚教育部部长Prof.dr. Slavica Djukic Dejanovic、副部长Dr. Aleksandar Jovic洽谈时,周红蕾表示,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共见记者时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首期6项举措,提出中方将在未来3年支持50名塞尔维亚青年科学家赴华开展科研交流,邀请300名塞尔维亚青年赴华学习。这标志着两国未来在教育领域将会有更多合作。
  • 2024-07-08
    7月2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应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托卡耶夫、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赫蒙邀请对两国进行国事访问。 天外塔吉克斯坦留学生小波热爱中国文化,热衷中文学习。他带给我们许多在天外留学的故事。 去年9月12日,2023·中国—中亚人权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承办,主题为“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权发展”,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媒体智库和青年代表100余人参会。 论坛发布了《中国—中亚人权发展青年倡议》。小波作为塔吉克斯坦留学生代表,与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五位青年共同宣读《中国—中亚人权发展青年倡议》,为推动人权事业发展发出青春之声。 此外,论坛还设置了嘉宾对话环节。来自中国和中亚地区的专家学者、媒体负责人及青年代表围绕“共建‘一带一路’与人权发展进步”“共建‘一带一路’与青年责任”等议题分别进行了专家对话和青年对话,充
  • 2024-07-08
    7月2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中国青年报》以《以“合”同行 上合青年越走越近》为题报道了青年在上合组织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天外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专业研究生魏汝嘉作为中亚研究爱好者,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魏汝嘉对“上海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作为上合组织的核心价值和行动指南,“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20余年间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魏汝嘉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上海精神”和上合机制合作的效力相辅相成,追求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平等合作,为上合组织国家实现密切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助力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加便捷和有效。 全文转载如下: 以“合”同行 上合青年越走越近 6月14日,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学生王雨欣(左四)与哈萨克斯坦留学生等共同策划举办“世界各国文化风情展”活动。 这几天,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青年,都在密切关注着同一则新闻的更新和具体细节:7月2日至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