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4-26
    春风送岗助就业,精准帮扶促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4月22日下午,亚非语学院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非’你莫属 ‘职’冲未来”2024年春季小语种专场招聘会,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等20家优质企业参会。招聘会现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国际市场专员、翻译等优质岗位吸引毕业生纷纷驻足,详细了解心仪单位的背景、岗位需求等,多家用人单位的展位前排起了长队。校党委书记周红蕾深入现场指导招聘会工作。招聘会现场特别设立职业规划、留学规划、征兵宣传等特色专区,全方位帮助毕业生完善工作简历、规划职业生涯和留学方案。退伍学生刘洪宇向同学们宣讲国家给予参军大学生的优惠政策,激励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招聘会后,招生就业处、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与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张瑶围绕学校发展历史、办学方针、学科建设等介绍了学校的情况,并表示,学校结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外国语大学,期待与各企业共同探索“订单式”定向人才培养模式,提
  • 2024-04-26
    4月16日—19日,全国教育报联盟第十次年会暨联合采访活动在天津举行。《教育导报》《教育时报》《江苏教育报》《甘肃教育报》《东方教育时报》《山东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教师报》《天津教育报》的相关负责人、编辑、记者一行40余人,先后走进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耀华中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优念睦南幼儿园、天津科技大学开展联合采访,了解天津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理念,感受天津教育发展脉搏。近日,上述媒体陆续对此次活动及相关院校进行了详细报道。(文字|记者 顾洋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顾洋)
  • 2024-04-26
    4月23日下午,“星耀国商·榜样领航”青春盛典暨校友基层就业分享会在滨海校区主楼报告厅举行。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国内合作与校友联络工作处、国际商学院相关负责人,国际商学院各教学系负责人、全体辅导员、校友代表及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国际商学院党委书记龙菲向受表彰的学生表示祝贺,她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希望: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爱党爱国、振兴中华的红色青年;二要有善作善成的能力,做力争上游、敢为人先的有为青年;三要有善学不辍的成长姿态,做格局开阔、本领过人的硬核青年。国际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柳昔武宣读了《国际商学院关于表彰2023-2024学年优秀学生的决定》,与会领导、教师为获得各级各类表彰的学生代表颁奖。大会现场,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魏祥梦,天津市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者杨雅雯,2023级学生代表宫云霄、魏浩文用中英双语从专业学习、英语提升、创新实践、科研突破等方面介绍《国商的我》;2023年赴新疆和田地区实习支教团成员代表方津瑾、郭智林、李菲将《青春的对白》娓娓道来,展现奉献的青春最美丽;5位不同行业的校友代表分享工作经历,共叙校友情怀,以“忆往昔天外岁月,聚母校共叙未来”“塑职业理念于心,立就
  • 2024-04-26
    4月24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社长葛艳聪一行访问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陈法春接待来访客人并座谈。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陈法春对葛艳聪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基本情况。他表示,期待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展开进一步合作,在学生实习就业、学术著作出版等方面实现校企共赢发展。葛艳聪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和重点工作,并就古籍出版等工作进行交流,希望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特藏图书优势,展开深度合作。葛艳聪一行到图书馆实地调研。图书馆馆长程幼强介绍了近年来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工作经验。图书馆特藏部、志愿服务部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特藏保护和志愿服务工作。图书馆党总支书记李进欣表示,希望通过与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馆员业务能力和智慧图书馆建设水平。(文字/通讯员 杨晓娜 摄影/记者 顾洋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李进欣)
  • 2024-04-26
    为进一步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军民融合项目共建,近日,高级翻译学院一行赴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开展调研学访,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政委王乐、副所长王懿男、科研处处长王兴永、研究所副研究员段德光、高树田等参加了本次调研活动。在交流座谈会上,高级翻译学院一行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专业特色以及近年来在翻译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高级翻译学院作为天津市培养高水平外事翻译人才基地,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专业化、高水平的翻译人才。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领导热烈欢迎高级翻译学院一行来访,对学院发挥学科优势,提供高校智慧,服务社会发展,积极投身军民融合建设等表示由衷感谢。双方在翻译服务、数据库及语料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实习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计划共同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翻译实践平台。 此次活动不仅加深了学校与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之间的了解与互信,更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高级翻译学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不断提升翻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军民融合事业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讯员/孙竞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郭芃
  • 2024-04-24
    2024年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10周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学校各部门、各单位协调联动,开展了为期一周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师生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升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 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纳入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专题研讨班暨新聘期干部培训班专题培训,并作为二级理论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指导各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认真抓好学习。 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LED屏幕滚动宣传、发放宣传页、拍摄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视频、征集最美保密代言人微视频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各部门、各单位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积极转发《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手册》、《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海报》、“2024年保密公益宣传片、宣传海报和宣传教育微视频”及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师生员工观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千万师生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开展“共育法治精神 筑梦安全校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签字活
  • 2024-04-24
    为提升学生多国别文学知识、文学素养,“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古尔纳的文学创作思想探析”于近期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进行。 主讲人周和军教授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首次中国行切入,与同学们一起探讨了古尔纳小说中书写的东非殖民主义影响、非洲多元文化融合、弱势国族身份构建等问题。讲座结合坦桑尼亚复杂的殖民历史以及古尔纳独特的东非生存经历、英国流亡体验,以作家的代表作品为基础,阐释了古尔纳融合流亡诗学、去本质主义的非洲民族主义诗学、世界主义诗学的文学创作思想。 通过讲座,学生们了解到,古尔纳既是著名作家,又是文学批评家,他关心的不仅仅是那些默默无闻的非洲难民、移民,更是处于困境中挣扎求生的每一个人。学生们认识到,真正的文学经典,必须关注现实、回顾历史和洞察人性。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多国别文学知识、文学素养,在内容讲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近期,“通识大讲堂(第三期
  • 2024-04-24
    加蓬当地时间4月12日,邦戈大学孔子学院举办“国际中文日”活动,庆祝即将到来的第15个“联合国中文日”暨第5个“国际中文日”。本次中文日主题为“中文:架起文明互鉴桥梁”。中国驻加蓬大使馆临时代办朱小乐先生出席活动,邦戈大学校长顾问高美斯女士、邦戈大学合作处长盖尔先生、邦戈大学图书馆馆长恩古古鲁先生,中国援加蓬医疗队利伯维尔分队队长戚峰先生,绿色贝雷帽学校校长马萨拉中尉,邦戈大学孔子学院中加方院长及孔院师生等1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中国驻加蓬大使馆临时代办朱小乐先生致辞 朱小乐在致辞中表示,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美丽、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为深化文明对话、加强国际合作、探索人类未来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汉语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启发,成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的支撑点。他肯定了邦戈大学孔子学院为加强中加人文交流作出的积极贡献。“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和“声动加蓬:中文歌唱比赛”等品牌文化活动持续举办,架起了民心相通的桥梁。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是中加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加蓬教育机构表现出了开设汉语课程的浓厚兴趣。 邦戈
  • 2024-04-24
    “小鹰初抵天津,探寻文化奥秘!” 这个春天,来自俄罗斯“小鹰”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的营员们踏上了通往天津外国语大学的旅程,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文化初体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精彩旅程吧! 初抵天津外大 “汉语桥”俄罗斯青少年访华团组于4月11日上午抵达天外,师生们为“小鹰”们的到来精心筹备了欢迎仪式。副校长李迎迎出席仪式并致辞。天外艺术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的同学们表演了舞蹈《瑶光赋》《千年风雅》,演奏了二胡《新赛马》,演唱了歌曲《程艾影》,将欢迎仪式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感知文化魅力 “小鹰”团组成员和天外的师生们一同学习了汉语,亲身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俄罗斯“小鹰”们体验了中国书法,学会了用毛笔书写简单的汉字。中国学生还为俄罗斯“小鹰”们进行了茶艺表演,大家共同品茶,畅聊中国茶文化。 汉语课堂上,老师们教授了汉语日常用语,“小鹰”营员们积极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两两一组练习对话,仅用了一堂课,便能够用汉语进行简单的问候和交流。学生志愿者还带着“小鹰”营员们学唱了《汉语桥》《小星星》《生日快乐歌》等中国歌曲。通过生动有趣的汉语课堂,以
  • 2024-04-24
    4月16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内蒙古民族大学共同开展的第二期慕课西部行活动《中国文化概论》圆满落幕。本次同步课堂由我校周和军教授担任主讲人,为两校师生带来了主题为“精美器物”的精彩课程分享。周和军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生动的讲解方式,由浅入深地解读了中国器物文化的独特魅力,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启发性。远在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学生们通过智慧树同步课堂网,实时观看了精彩课程,并与主讲人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内蒙古民族大学授课教师王双梅对课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指出,讲座不仅让学生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她认为,这种新型的教学探索对于推进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天津外国语大学积极响应教育部高教司“慕课西部行”计划,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经过两期的慕课西部行活动,我校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也打破了地域限制,为西部地区的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展望未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将继续加强同西部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探索更多信息化教学新模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