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4-03-28
    3月23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全国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共有来自各省市的11家基地负责人参加会议。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教授在会上汇报了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梳理了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基地在中央文献翻译与出版、博士生培养、高水平项目获批以及高层次论坛举办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新一年的工作进行规划和展望。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领导高度肯定了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所取得的各项成绩。归口管理部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六研究部主任张士义在发言中指出,得益于天津外国语大学领导的高度重视,基地自建立以来,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方面,工作积极主动,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办出了成效、办出了特色、办出了品牌。他同时对基地未来的建设寄予厚望,提出要牢牢把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这个主题,继续聚焦“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和“重大项目合作”两个重点开展基地各项工作,加强业务引导和工作协调,将基地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翻译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高端智库中心,努
  • 2024-03-27
    评审会现场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塑造学生良好品行,营造崇德向善、乐学尚能的优良校风和学风,3月20日,我校在逸夫楼大江厅召开了2024年渤海道德奖学金校级评审会。天津市渤海善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岳子胜,校关工委委员陈宝领,校党委学工部、研工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校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评委。参评学生展示参评学生展示经本人申请、各学院初评,共有22名候选人角逐2024年渤海道德奖学金,每位候选人通过4分钟演讲,充分展示其在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勤学上进、自强自立等方面的感人事迹,会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经过评委评议,拟推荐陈曦等10人获得2024年渤海道德奖学金。天津市渤海善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岳子胜发言岳子胜作为评委代表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全体候选人的精彩表现。他表示,现场每名同学都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秉持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的优良品质,天外学子在援疆支教、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活动中体现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自强自立的精神品格令人称赞。他向与会师生介绍了天津渤海善行帮扶服务中心和天津市渤海善行公益基金会所做的公益事业,希望通过善举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奉献爱心。他
  • 2024-03-27
    为提升学生多元文化认知能力、多国别文化比较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通识大讲堂(第三期)”第一讲“日本人的精神原点”近日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成功举办。 主讲人萧春乐老师以日本现代哲学家九鬼周造受德国哲学家影响而创立的哲学新观点为导入,通过示意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此哲学理念在日语音声语言中的体现。她通过日本古城堡和庭园建筑、现代日本人服饰的图片或视频等具体实例,展示了美的意识在日本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学生们认识到日本的诸多艺术文化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且源远流长的影响,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通识教育学院开展的“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多国别文化比较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在内容讲授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促进学生精神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做出努力。近期,“通识大讲堂(第三期)”将继续为全校师生呈现更多精彩讲座,敬请期待! (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田洪武)
  • 2024-03-27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筑牢师德师风底线意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新学期伊始,各二级党组织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师德师风宣讲,讲好“师德必修课”。各二级党组织通过教职工全体会议等形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结合近期师德违规典型案例,深入解读《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教育广大教职工要以案为警、以案为戒,严守师德底线,切实增强依法执教意识,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努力做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四有”好老师。各二级党组织积极落实《市教育两委关于组织2024年春季“开学季”系列活动的通知》,组织教职工观看《为心赋能做幸福教师》《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视频,缓解教职工工作压力,增强职业幸福感,树立乐观向上、健康阳光的心态,以良好的精神
  • 2024-03-27
    3月26日,由市教育两委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天津市“十大教育新闻作品”评选结果公布。经过自主申报、专家评审、网上公示,最终评选出普通高等学校新闻媒体组、单位创作组各10件作品。我校报送的由中国日报社天津记者站站长杨成撰写的《From Italy to China: One teacher's tale》入选新闻媒体组“十大教育新闻”;由党委宣传部策划制作,学校意大利语专业外籍教师Alberto作曲、天外学生记者团学生梁植作词的原创音视频作品《在名叫天津的地方》入选单位创作组“十大教育新闻”。2023年初,在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文化面面观:‘一带一路’地中海沿岸国家学生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中,学校意大利语专业外籍教师阿尔贝托·卡萨特利作为学员参与项目学习,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极大热情,与中意两国学子一起学习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为促进中意文化交流事业作准备。经学校推荐,中国日报社天津记者站站长杨成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专访阿尔贝托及其家人、同事和学生,通过第三方视角折射出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From Italy to China:
  • 2024-03-25
    3月22日,学校举办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四个善作善成”专题研讨班暨新聘期干部培训班首场报告,邀请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栾建章,以“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做好‘外字’这篇大文章”为题作专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主持报告会,全体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培训。栾建章指出,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指引天津各项工作的总遵循,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学习领悟往心里走,学习转化往深里走,学习贯彻往实里走。他强调,外事工作服务“四个善作善成”大有可为,外事部门和外语院校要在推动天津城市国际化建设、涉外智库打造、外事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外字”这篇大文章,合力推动天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此次专题研讨班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新聘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专题辅导讲座、参观见学、研讨交流等形式,旨在组织参训人员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的总体要求、“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和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加强党
  • 2024-03-25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抢抓春季开学后促就业工作关键期,将岗位、政策、服务“请进门”“送到家”,3月22日下午,由中共和平区委组织部、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联合主办,和平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智联招聘承办的和平区“春风行动”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双选会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和平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董学琛,和平区副区长邵将,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副校长余江出席双选会,并就区校合作座谈交流。和平区各相关部门、学校各相关职能处室负责同志,学院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参加座谈。座谈中,区校双方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为切入点,围绕进一步深化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拓展就业见习岗位、推进政策落实落地、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等进行深入交流,就区校协同发力,在强服务、搭平台、拓岗位上见实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表示,和平区与天外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合作前景,双方将全面推动工作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即将启幕的五大道“海棠花节”为契机,积极探索语言服务、外宣翻译、志
  • 2024-03-25
    春分好时节,我校携手红桥区委宣传部、文旅局,举办百名留学生“寻美桃花堤”活动,带领留学生穿汉服、赏桃花、品非遗,感受春日美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天津新闻频道-都市报道60分、“TJTV新闻频道”视频号、天津日报、津云、今晚报、“你好天津”视频号、“美丽红桥”视频号等多家媒体和单位对此进行了报道。新华社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中国日报网天津新闻频道-都市报道60分“TJTV新闻频道”视频号《天津日报》 津云《今晚报》《今晚报》“你好天津”视频号 “你好天津”视频号 “美丽红桥”视频号 “美丽红桥”视频号(内容审核/冯鹏 窦文彤 张悦)
  • 2024-03-24
    春和景明,上下天光。春分好时节,天津外国语大学携手红桥区委宣传部、文旅局,举办百名留学生“寻美桃花堤”活动,带领留学生穿汉服、赏桃花、品非遗,感受春日美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留学生们身着汉服,身姿绰约,曼妙翩跹。来自埃及的秦莱同学大声赞叹:“汉服实在太美了!”中西合璧的另一番美吸引了大量游客纷纷按下快门,和留学生们合影留念。 茶汤、驴打滚、茶糕糖、桃花节文创雪糕……学生们一边品尝天津特色美食,一边听天津非遗熬糖马家传承人介绍小糖块中的匠人精神。空竹舞龙、武术功夫、回族重刀等非遗传统技艺的表演大大令留学生们耳目一新,现场爆发出阵阵掌声。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留学生们跃跃欲试,像模像样地挥起了重刀,耍起了空竹舞龙…… 桃花堤上桃红柳绿,置身花海之中,同学们写书法、读楹联、听天津故事,深入体悟天津历史和文化传承,尽情感受春日美好,享受盛世春日的怡然自得。 此次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感受了天津的美景,更让他们加深了对天津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引导留学生们讲好中国故事、天津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未来,学校将着力打造更多留学生品牌活动,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培养更多知华、
  • 2024-03-24
    为深入贯彻落实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全力以赴促进2024届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3月21日下午,我校召开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第二次会议暨春季就业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周红蕾、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招生就业处、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就业专员及毕业班辅导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余江主持。 周红蕾强调,目前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攻坚期,全校上下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聚焦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从四个方面做好全年的就业工作:一要强化“一把手”工程,健全体制机制促就业。各学院要结合学校本年度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方案,谋划顶层设计,细化任务指标,落实工作责任,优化工作举措,形成全员包保的工作格局;二要强化访企拓岗和校园招聘,高效开拓就业市场引就业。要依托各区组织部人才工作室、区人社局,深度挖潜天津各区优质企业资源,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同时发挥专业教师、研究生导师的影响力,以校庆为契机,充分利用校友资源,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实习实践基地,开展互访交流活动,为学生就业广开渠道;三要强化就业指导和困难群体帮扶,改善育人环境保就业。做好分类施策和精准化就业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