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外
{栏目别名}

  • 2025-03-25
    2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除AI面试、简历修改、面试咨询等服务外,首次在场外设立校院两级企业对接台,由各学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起为用人单位介绍专业特色优势和学生特点,了解企业需求。
  • 2025-03-25
    3月25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工作人员为应届毕业生求职者进行简历指导。当日,“职”达天外,成“就”梦想——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体育馆举行。本次招聘会吸引173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近700个岗位,招聘人数超过5000人。在招聘会现场,人工智能就业服务平台吸引不少应届毕业生求职者前来体验。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基于大数据、数智人、AI等技术开发出的就业服务平台经过调教研发后,可实现AI简历制作、AI数智人模拟面试、就业实践指导等功能,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新华社记者孙凡越摄影报道↑ 3月25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在进行AI数智人模拟面试。↑ 3月25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人工智能就业服务平台检索招聘岗位。↑ 3月25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人工智能就业服务平台。↑ 3月25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工作人员展示AI生成的求职简历。
  • 2025-03-25
    3月18日中午12时04分,江苏南京中山东路街头,一名中年男子停放电动车时猝然倒地。此时,来南京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李懋,和他的高中同学、南京大学学生鲁芋甫恰好路过,两人立刻过去查看。“我们发现大叔呼吸停止、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可能是心梗发作。”鲁芋甫立刻作出判断,迅速向执勤交警杨东宇求助,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与此同时,李懋冲进附近的南京银行大行宫支行,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快速取出银行提供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飞奔回患者身边。12时09分,李懋、鲁芋甫、杨东宇开始交替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同时使用AED完成3次电击除颤。12时13分,第三次电击实施后,经过短暂间隔,患者心跳恢复了!整个急救过程紧张有序,为后续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12时14分,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李懋和鲁芋甫帮忙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又把患者掉落的物品收集好交给交警,然后悄然离开。“回到住处后,我俩才反应过来,我们真的救了一个人,挺开心的。”李懋说,他在学校曾参加过两次应急救护培训,包括如何进行心肺复苏以及操作使用AED。鲁芋甫则是一名医学生。正因如此,两人能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
  • 2025-03-25
    中国日报报道小鹰交流活动
  • 2025-03-24
    昨日,来自俄罗斯“小鹰”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的22名学员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正式开启为期两周的中国语言和文化深度研修之旅。在津期间,学员们除了参与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茶艺、非遗剪纸、智慧汉语等特色课程,还将实地走访天津著名文化地标,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化中俄青年友谊。
  • 2025-03-24
    3月22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与天津市动物园联合举办“关爱动物,我为熊猫种口粮”——“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活动,天津外国语大学、瑞景中学、岳阳道小学近百名师生参加。天津外大一体化建设联盟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人民网记者陶建摄岳阳道小学向动物园赠送“熊猫馆”题字。人民网记者 陶建摄活动中,天津外大一体化建设联盟实践教学基地揭牌,岳阳道小学向动物园赠送天津市政协常委、市文联副主席、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岳阳道小学融慧教委会委员王书平的“熊猫馆”题字,三所学校学生代表赠送学生熊猫主题手绘作品,多方协力共同打造“育人共同体”。学生代表赠送学生熊猫主题手绘作品。人民网记者陶建摄在动物园科普馆,与会师生集体观看熊猫3D动画科普电影,在光影中感受熊猫的生活。在讲解现场,天津外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吴琼以“生态保护”为关键词,向大中小学生讲述了中国大熊猫的保护故事。动物园宣讲团成员姚雪晶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性、保护现状。教师向大中小学生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性、保护现状。人民网记者陶建摄活动中,动物园环境设施中心绿化专家薄志强
  • 2025-03-24
    四分钟转瞬即逝四分钟也是“生死”较量。3月18日在江苏南京中山东路成功救人的两位男生找到了!他们是:南京大学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鲁芋甫天津外国语大学2021级本科生李懋。事件回顾3月18日中午12时许,鲁芋甫和李懋骑车经过大行宫附近,看见一位行人被电动车压倒在地,昏迷不醒,他们立即向执勤交警杨东宇求助,并一同上前查看情况。发现倒地行人口唇青紫,脸色苍白,结合年龄及体型判断,推测患者可能为心梗发作。▲倒地男士(监控画面)确认倒地男子没有自主呼吸后,12时07分30秒,曾接受过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并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书的交警杨东宇对倒地行人进行体外按压心肺复苏。12时08分02秒。南京大学医学院学生鲁芋甫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李懋则第一时间前往南京银行大行宫支行,寻取“救命神器”AED,银行工作人员龚诗婕立马将AED拿给了李懋。12时09分12秒,鲁芋甫使用AED对倒地行人进行了第一次电击,并根据呼吸情况与同伴轮流对其进行胸外按压。12时11分34秒,进行了第二次电击。12时13分52秒,进行了第三次电击,经过短暂间隔后,倒地男子的心跳恢复。12时14分56秒
  • 2025-03-23
    23日,来自俄罗斯“小鹰”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的22名营员在天津外国语大学正式开启为期两周的中国语言和文化深度研修之旅。在津期间,学员们除了参与《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茶艺》《非遗剪纸》《智慧汉语》等特色课程,还将实地走访天津著名文化地标,在实景语言实践和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化中俄青年友谊。此团也是上合组织国家青年学生重要团组之一,旨在加深上合组织国家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增进中外学生交流。
  • 2025-03-23
    “同学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是熊还是猫呀?为何它能成为全球顶流文化符号?”昨天上午,天津动物园的明星大熊猫喜乐有了新职务——一堂别开生面思政课的“助教”。天津外国语大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与天津市动物园联合举办了“关爱动物,我为熊猫种口粮”实践教学活动。外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吴琼以“生态”“文化”“外交”“关爱”为关键词,向大中小学生讲述熊猫承载的文化符号、国际交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多维关联,帮助大家厚植家国情怀和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动物园宣讲团成员姚雪晶介绍了大熊猫生活习性、保护现状,面对天津外国语大学、瑞景中学、岳阳道小学近百名师生,“二姑奶奶”非常“给面儿”,一直很严格地保持着严肃认真的“课堂作风”,配合展示自己的绝顶智慧和个性特点,还注意观察学生们是不是认真听讲。听完讲解,学生们又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种植了竹子。活动现场,同学们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放苗,有的负责填土,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同学们共同践行“我为熊猫种口粮”,体验劳动乐趣、树立劳动观念、珍惜劳动成果。在动物园科普馆,外大一体化建设联盟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三所学校的学生代表赠送熊猫主题手绘作品,多方协
  • 2025-03-22
    3月22日,来自俄罗斯“小鹰”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的22名营员抵达天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开启为期两周的语言文化深度研修。这是中俄人文交流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是天外连续第二年承接该特色项目。本次“汉语桥”项目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旨在增进中外学生交流。项目精心设计了“双城双体验”模块。在津期间,学员们不仅将参与《智慧汉语》《非遗剪纸》等特色课程,还将通过“课堂互动+城市探访”的浸润式学习模式,开展情景对话训练,赴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进行座谈交流;实地走访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群、古文化街、杨柳青年画馆等文化地标,在实景语言实践和日常生活场景中深化中俄青年对话。值得关注的是,代表团还将赴京参访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并开展天安门、故宫、天坛等传统文化考察。这种语言学习+文化感知+当代对话的三维培养模式,正是天外与“小鹰”中俄青少年语言文化交流中心自2021年建立合作以来持续探索的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