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天外
{栏目别名}

  • 2025-04-01
    中国日报报道我校亚非语学院缅甸语专业教师曹磊助力缅甸地震救灾工作。
  • 2025-03-31
    3月30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天外情 春中缘春季校友返校活动在百年钟楼的晨光中拉开帷幕。在众多精心设计的文化体验环节中,一场以校史探秘为核、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在红砖穹顶下悄然展开。这座承载着天外百年文脉的国家级文保建筑,以及置身其中的校史馆,首次化身立体解谜书,以沉浸式交互体验刷新校史传播范式,成为当天最受校友追捧的文化爆点。时光胶囊启封:通关解密触摸历史脉动‌步入红砖穹顶的百年钟楼,校友们手持特制探秘指引地图,化身校史解谜人。活动以时光密码为主线,设置学校建校及更名年份寻踪历任校长事迹探访学校校训印章解码等十余个通关任务,参与者需通过观察展品细节、破译展墙摩斯密码、联动求学回忆等多元形式,在斑驳的砖墙与泛黄的文献间拼凑历史碎片。触摸到那台老旧的过关考试机械打字机,指尖像过电一样。1991级校友张丽娜感慨道,“这种‘发现式’的体验,比单纯看展板生动百倍。”建筑会说话:空间叙事活化文化记忆‌作为国家级文保建筑的百年钟楼,其本身即为探秘活动的立体教科书。校友们在参观打卡的过程中,双脚掠过彩绘地砖上的岁月刻痕,耳畔回响着讲解员讲述的钟楼作为众多影视取景地的故事。“每块砖瓦都在讲述历史”,校友工
  • 2025-03-31
    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节目报道我校参与上合组织峰会筹备情况!
  • 2025-03-31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2024世界中文大会所致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2500多年前,孔子在中华大地播撒“有教无类”的文明火种;2500多年后的今天,东方智慧与多元文化交融,孔子学院宛如一座穿越时空的桥梁,以中华文化的温度,浸润四海五洲。近年来,天津在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35个孔子学院,特别是设立在俄罗斯和土耳其等国家的孔子学院,更是成为上合组织国家相知相亲的文明驿站。现如今,这些文明驿站正以汉字为舟、诗礼作楫,让各国青年携手共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世纪长卷。语言为媒共启世界沟通之桥“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传承文明的载体、增进理解的桥梁。”2011年,天津外国语大学在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成立孔子学院。课堂上,学生们抑扬顿挫地诵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讲座中,青年学者探讨“和而不同”;社团里,大家执笔书写传统春联……从拼音到汉字,从日常对话到诗词歌赋,该孔子学院成立以来,超过1万名当地青少年在这里感受中文的魅力。目前,中文已被纳入伏尔加格勒国立
  • 2025-03-30
    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30日午间,缅甸全国因28日强烈地震死亡的人数达到1700人,3400人受伤,另有约300人失踪。缅甸的灾情牵动了全球的关注,在缅华人众多,国人也非常关注缅甸地震的受灾情况。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中国蓝天救援云南队等队伍纷纷前往缅甸参与救灾,以实际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天津外国语大学缅甸语专业教师曹磊第一时间加入志愿团队,连续工作14个小时,将缅甸受灾人民在网络平台发出的求助信息翻译成中文并标记地址信息,供救援队参考,用专业力量为缅甸人民点亮生命的希望。曹磊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对于缅甸受灾人员在网上发出的缅甸语求救信息,国内一般的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准确理解,如果能及时翻译成中文供救援人员参考,可以提高救援效率,帮助受灾人员更快脱困。地震发生后,北京语言大学的缅甸留学生和相关教师组建了缅甸应急语言服务群,在网络平台搜集求助信息后翻译成中文,并将求助信息的具体地址、人数等信息在地图上标记,制作成求助地图分享给各救援队。3月29日下午,曹磊接到防灾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王慧彦教授和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处刘晓海老师委托
  • 2025-03-26
    3月25日下午,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天津市河西区人才办、河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职’达天外 成‘就’梦想”——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暨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招聘会在该校体育馆举行。本次招聘会吸引了17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共提供了近700个岗位,招聘人数超过5000人。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招聘活动作为“成就河西”河西人才系列活动品牌的重要一环,以创新模式、精准对接、多维服务、AI赋能为核心,为企业和高校人才搭建双向桥梁。招聘会上,天津外国语大学实现AI赋能就业一站式服务,通过人岗匹配精准化、面试训练场景化、能力提升数据化,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全方面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
  • 2025-03-26
    春风掠过海河之畔,津沽大地焕发着满满的生机与活力。随着“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处处见礼、人人有礼的文明风尚在这座城市蔚然成风。增强东道主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以盛情迎接盛会、奉献盛会——天津正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热情昂扬的姿态奏响迎宾序章,海河儿女以热情好客的精神品格,喜迎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到来。全民参与每个人都是城市名片“上合峰会在天津,现代都市纳百川……桃花盛开迎宾朋,文明天津展新颜。”在上周开展的“桃花始盛开 榜样赴春约”天津市身边好人以德会友游园会活动中,全国最美志愿者马芳菲表演的一曲原创快板《桃花堤岸春满园》,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现场,为2024年度“中国好人”代表:助人为乐好人刘智莉、见义勇为好人王冠羽、见义勇为好人路世成、敬业奉献好人焦守诣颁发了证书。游园会,既是一场对善行的礼赞,也是一次文明的传递。在“春天花花游园会”主题沉浸文化体验活动中,文明榜样纷纷表示,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到“争做文明有礼天津人”主题活动中,让文明之光照亮津城之美,让中外友人感受津城的文明力量。同一天,一场名为“海河之畔青春志
  • 2025-03-26
    近日在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的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上,首次在场外设立校院两级企业对接台,由各学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一起为用人单位介绍专业特色优势和学生特点,了解企业需求。
  • 2025-03-26
    2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首次在场外设立校院两级企业对接台,由各学院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为用人单位介绍专业特色优势和学生特点,了解企业需求。 记者姜宝成摄本报讯(记者姜凝)3月25日,我市多所高校举办2025届毕业生春季校园双选会,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多举措拓展就业岗位,为学生打造直通企业的沟通平台,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3月25日,天津中医药大学校园内人头攒动,一场以“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为主题的校园双选会火热进行。240家优质单位现场揽才,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000个,学生投递简历2万余份,当天达成初步签约意向毕业生498人。活动现场,“人工智能+医药”岗位新矩阵十分引人注目,多家知名中医药企业首次设立“医学信息联络员”“智能诊疗数据分析师”等跨界职位,不少企业展示的新岗位说明中明确提出“中医药+计算机”双背景人才等要求,这类岗位薪资较传统医药代表高出近40%。不止新兴岗位,传统岗位也呈现智能化升级趋势:一家老字号药企招聘人员表示,应聘其“中药炮制工程师”岗位需掌握近红外光谱快速检测技术;一家招聘“针灸推拿师”的企业招聘人员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