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3-10-21
    近日,我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主任汪淳波、副主任周薇、罗枢、邹静四位老师组成翻译专班,高效率高质量完成了中宣部重点支持项目、“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献礼之作------五集大型纪录片《匠心筑梦------走向世界的鲁班工坊》英文翻译工作。天津市委宣传部向我校发来表扬信,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四位教师的学术功底、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鲁班工坊是天津首创的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以鲁班的大国工匠形象为依托,将优秀职业技术和职业文化,以学历教育及职业培训的方式与世界分享。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办之际,纪录片《匠心筑梦------走向世界的鲁班工坊》英文版正式推出,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鲁班工艺的精妙。纪录片向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门,而翻译专班的教师们则是用语言和翻译技术专长共同打开这扇门的“匠人”。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进行语言转换,更是通过深入理解项目的背景和目标,将其精髓融入到翻译的过程中,以确保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从9月22号接到市委宣传部的翻译任务开始,四位老师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安排好教学工作和家庭生活,
  • 2023-10-21
    10月17日,美国尼亚加拉大学副校长督利普·迪欧萨利来访我校,副校长李迎迎会见来访客人。李迎迎向来访客人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专业设置、国际交流、经管类优势学科专业等基本情况,并回顾了两校交往及合作情况。她指出,双方自2018年签署合作协议以来,在“2+2”“3+1+1”留学项目以及“商业管理双学士学位+商业管理硕士学位(NBA)”“酒店和旅游管理双学士学位+商业管理硕士学位”、本科生短期交流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磋商,并达成合作意向。尼亚加拉大学在国际商务、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具有优势,希望两校在落实已有交流协议的基础上,开展更多学科专业的交流与合作。督利普·迪欧萨利介绍了尼亚加拉大学的新校区和重点学科专业情况。他表示,将持续推动两校已有项目的落地实施,同时与天津外国语大学探讨在商业管理、酒店和旅游管理等更多方面开展合作。随后,双方续签了两校交流与合作协议。会见前,督利普·迪欧萨利与我校国际商学院的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向参加座谈的学生介绍了尼亚加拉大学的地理环境、历史以及未来发展计划,着重介绍了尼亚加拉大学商学院的优势专业和课程设置,并就如何应对大学生活中的疑惑、留学深造等提出了建议。
  • 2023-10-21
    【主持人简介】项成东,英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用翻译研究。【项目信息】项目名称:中央政治文献中的文化隐喻翻译研究项目类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3BYY116【项目简介】中央政治文献翻译是我国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了解中国现状的重要窗口,对推动“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文化隐喻在中央政治文献中非常普遍,既是理解中央政治文献的难点,也是对外翻译的难点。由于文化概念在同一文化群体的心理表征不尽相同,而且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概念体系,所以在中央文献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文化隐喻、遵循哪些原则、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以保证翻译在文化概念化过程中既能最大限度地忠实源语文化,又能在译语文化圈内得以接受并理解,这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同时也具有重大国际传播现实意义。本选题拟从文化概念化和文化传播视角探讨中央政治文献中文化隐喻的翻译策略和文化传播原则。(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
  • 2023-10-20
    日前,语合中心副主任杨军率团访问葡萄牙里斯本大学,与里斯本大学校长路易斯?费雷拉举行了会谈。双方重点讨论了加强中文教育领域的合作,对未来的合作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访问期间,双方共同为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智慧教室”揭牌。 费雷拉感谢语合中心长期以来给予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表示,语合中心推荐的高水平中文教师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孔子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中葡双方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在中文教学、文化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同时,孔子学院在促进里斯本大学与中国高校开展各领域的合作还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这对里斯本大学国际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未来,根据葡萄牙对中文教育的需求,里斯本大学将积极开展本土中文教师培养、中文教学资源开发以及学术课题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杨军表示,里斯本大学高度重视孔子学院的发展,在中文教育领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他祝贺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获评“全球示范孔院”,这体现了里斯本大学在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也标志着孔子学院高质量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他对里斯本大学筹备开设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表示赞赏,认为这一战略性举措不仅能
  • 2023-10-20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开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笔译)能力,2023年10月14日,在教务处的指导和支持下,通识教育学院在马场道校区和滨海校区同时成功举办2023”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写作、阅读、翻译(笔译)天津外国语大学校级初赛。此项比赛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通识教育学院教师广泛宣传,积极鼓励在校本科生报名参赛,全校共有1001名学生参加大赛。大赛以“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为主题,比赛内容引导选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理解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涵养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拓展知识广度、思想深度,展现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经大赛组委会评阅,写作竞赛从参赛的254选手中评选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笔译竞赛从258选手中评选出特定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
  • 2023-10-20
    10月20日上午,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代表会议在钟楼报告厅隆重举行。会议审议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七聘期(2023-2026年)岗位聘用与考核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主持。会议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幕。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从实施方案制定的背景和过程,实施方案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教师、其他专业技术、工勤三类岗位聘任细则的主要内容,聘任考核细则的主要内容和计分办法的相关说明等五个方面对《实施方案》作了解读和说明。他指出,实施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聚焦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深入推进岗位聘用、考核评价、绩效分配等综合改革,进一步激发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制定《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七聘期(2023-2026年)岗位聘用与考核实施方案》得到全校上下和与会代表的高度重视,
  • 2023-10-20
    十年一路,风雨阳光。2023年,《语言与符号》(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刊,由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出版)迎来创刊10周年之庆。作为我校第五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活动之一,10月17日下午,“《语言与符号》创刊十周年暨语言符号学的发展”系列线上讲座首讲拉开了序幕。 开幕式上,中国逻辑学会符号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会长、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致辞,他对“《语言与符号》创刊十周年暨语言符号学的发展”系列讲座的召开表示祝贺,向莅临参会的各位专家和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语言与符号》取得的成绩离不开编委会各位专家以及全国同行以及学校的帮助与支持。他总结概括了《语言与符号》的创刊及成长历程,并对系列讲座嘉宾及讲座主题做了引导与推介。 符号学界知名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杰教授以“‘文’与‘体’之间:伦理符号学的反思”为题开启第一场讲座。讲座依据《易传》中的“各正性命”思想,基于文学创作实践,从精神文化符号学的维度,批判地借鉴伦理符号学的相关论述,对符号学的研究方
  • 2023-10-20
    10月14日,汉日翻译与对外传播高端学术论坛暨2023年度高校日语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我校修刚教授、朱鹏霄教授、蒋芳婧教授及部分博士生、硕士生参会。开幕式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丁浩,全国翻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外文局副局长于涛,我校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语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修刚教授致辞。修刚强调,日语翻译人才培养应在立德树人基础上,坚持学术涵养与职业技能双提高,使学生成为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在开幕式后的首场主旨报告上,修刚以“再谈翻译硕士的机遇和挑战”为题,指出在ChatGPT等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日语翻译硕士要直面诸多挑战,抓住机遇,谋求发展,积极应对社会需求,做到技术赋能;要坚持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注重实践,打破均质化,培养多样性人才。在下午的MTI高端教育论坛上,日语学院院长朱鹏霄教授从日语MTI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日语MTI课程的建议。高级翻译学院日语MTI负责人蒋芳婧教授担任“对外传播主题分科会”主持人,并作题为“政治术语‘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本的翻
  • 2023-10-20
    为做好新教工入职教育,帮助新教工更好了解天外、融入岗位,10月19日下午,我校举行2023年新教工入职培训班开班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开讲“入职第一课”,19名新教工参加了本次培训。开班仪式现场开班仪式在学校宣传片《天外有冥鸿 意欲歌九霄》中拉开序幕,新教工从中追寻学校历史足迹,感悟学校拼搏奋进历程,了解学校新时代发展非凡成就。为让天外优良传统薪火相传,铭记教师职业生涯的初心使命,全体新教工面向国旗庄严宣誓,铮铮誓言铿锵有力,道出了新教工“不忘初心育桃李,立德树人绽芳华”的决心。新教工入职宣誓全体新教工郑重签署了《天津市高校教师师德承诺书》。承诺书从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等十个方面约束和规范教师的言行,使新教工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新教工签署师德承诺书陈法春为新教工讲授“入职第一课”。他结合学校历史及办学情况,讲述了我国外语院校从延安时期到建国后的发展脉络与总体布局,强调了党领导下的外语教育发展的初心与使命。他结合自身经历,阐述了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优秀教师
  • 2023-10-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常委会部署要求,10月19日上午,我校举办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邀请人民日报社天津分社党支部副书记、采编中心主任武少民作专题辅导报告。学习由校党委书记周红蕾主持,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参加。武少民以“三个事关”“明体达用”“七个着力”为关键词,深入解读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他结合多年来在新闻媒体的工作经历,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分析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经验,对于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高正面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周红蕾指出,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刻体悟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