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3-04-02
    “同学们,大家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前有多少名共产党员为革命牺牲吗?又有多少烈士为了革命胜利而捐躯?”4月1日,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贾亚南正在天津市宝坻烈士陵园为大中小学生讲授“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思政课。这也是天津外国语大学“行走的最强思想”实践教学创新课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的生动教学场景。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宝坻区教育局签订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合作共建协议。在天津市教育两委驻村工作队大力协同组织下,天津外国语大学师生与宝坻区口东镇中小学师生代表共同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行鞠躬礼,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大中小学生重温入党、入团、入队誓词,在烈士纪念碑前庄严宣誓,表达了他们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争做红色传人的决心。在烈士墓前,青年教师贾亚南结合刚刚进行的活动和参观内容,为同学们现场讲授思政课。“思政课不仅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这样才能直击青年学生心灵。”贾亚南说。他是一名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年轻博士,积极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注入活力、温度和情怀。在平时备课时,他博览群书,注重反思,尤其
  • 2023-04-02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外交思想,庆祝中国友城暨天津友城工作50周年,进一步推动国际友城工作高质量发展,2023年3月27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天津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联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在津举办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与国际友城工作”研讨会。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栾建章,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徐步,全国对外友协办公厅副主任张振兴,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余江等在开幕式上致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外交学院院长王帆,天津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玉胜,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兼智库中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栋,中国人民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应邀作主旨演讲。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河北、甘肃等省市外办(友协),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智库等2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习近平外交思想与新时代城市外交、国际友城在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友城工作在地方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全市各区外办、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相
  • 2023-03-31
    3月29日下午,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天津市城市国际化研究中心主任曹汉军应邀来到我校讲座。本次活动由高级翻译学院和天津市外事翻译人才储备基地共同主办,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相关部门负责人、高级翻译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研究生院负责人、我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教师代表现场聆听讲座。讲座由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李晶教授主持。曹汉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城市国际化发展》为题,向师生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时代内涵、基本逻辑、目标定位、使命任务和实践要求。他表示,新时代城市国际化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天津实践的必要途径。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新时代城市国际化发展新实践、新内涵、新逻辑、新使命,全面分析了新时代天津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问题与困难、对策与路径、思路与实践。曹汉军以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例,分析了国家层面中医药国际化客观存在的问题。他指出,中医药的国际化是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市的重要路径,中医药国际化是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黄金赛道,在此方面着力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大有可为。讲座选题前沿、内容丰富、
  • 2023-03-31
    本届聘期以来,全校上下扎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市教育两委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服务学校发展大局中履职尽责,在应对大战大考中担当作为。2022年12月,学校进行了处级党政领导干部届末考核暨2022年度考核。学校校园网、官微现开设专栏报道获得优秀等次的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履职事迹,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师生以先进为榜样,以昂扬的姿态、扎实的工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外国语大学作出新的贡献! 高级翻译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 高级翻译学院党委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进学科人才培养建设。四年来先后获天津市三八红旗集体、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天津市先进党组织等市级荣誉称号。 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举旗定向抓落实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学习研讨,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师德师风专题讲座,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纲举目张强基础 推
  • 2023-03-31
    3月30日上午,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以下简称“语信司”)副司长刘宏、标准处副处长黄拾全一行,在市教委协作支援与语言文字处处长、市语委办主任杨继荣、副处长张紫华的陪同下,来我校考察调研,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十四五”时期语言文字科研工作进行深入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余江热情接待了教育部语信司一行。刘宏对我校学科发展、文化特色、服务大局、抢抓机遇等方面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指出,加大应急语言服务力度是下一步国家语委工作的重点,语信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学校在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一基地三库”适应形势发展新要求,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用,集合优势,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余江代表学校对教育部语信司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概况。他从全力对接社会需要,深入推进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库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型智库,推动应急外语服务研究院为国家和地方改革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应急外语服务多语种语料库实验室;高层次应急外语服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等方面,重点汇报了天津市应急外语服务“一基地三库”的建设经验与
  • 2023-03-30
    为促进学生就业,深入落实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近日,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和朱京津、吕为光两位系主任走访了有心教育集团。在双方会面过程中,有心教育集团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等相关情况;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学院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特长等,双方就实习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应国际教育学院邀请,3月17日,有心教育2023年校园招聘会------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专场在逸夫楼W205举行。有心教育教学负责人张嘉琪作分享,并对有心教育的工作团队、工作模式、工作环境等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她以幽默活泼的语言回顾了自身的从业经历,针对就业问题为同学们提出建议:作为团队一员需要具有不可替代性,面对众多求职因素必须做出衡量与抉择,考虑工作的长期发展,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我校2013届英语专业毕业生李桐,作为有心教育英语教研负责人分享了自己的从业感悟。本次专场招聘会的成功举办,是国际教育学院千方百计助力毕业生落实就业的积极举措。学院将继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练就过硬本领、提升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与平台。(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孙倩)
  • 2023-03-30
    3月28日下午,以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联动创新局、中新天津生态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代表的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一行到访我校,就东南亚区域国际化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战略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副校长余江出席座谈会,校办公室、招生就业处、人事处、亚非语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会议由亚非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海梅主持。余江对来访客人表示欢迎,对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建设、服务社会经验等进行了介绍,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实习实践、产业服务合作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携手打造人才培养、企业服务、学生就业创业等优势于一体的合作基地。中新天津生态城自贸联动创新局局长闫栩表示,生态城管委会与我校在专业方向、人才需求、成果转化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一直以来,生态城管委会都十分重视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生态城管委会与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新加坡科技大学等高校都在推进合作,在人才培养、课题合作等方面形成了很多成熟的做法和模式,希望未来能与我校开展深度合作。与会人员就人才数据库建设、东南亚外籍留学生创业园、中国-东盟创业大赛、跨境人才孵化和服务体系、产业服务合作等方面展开交流探
  • 2023-03-30
    3月28日下午,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国际执法合作学院院长王华一行4人来我校调研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并致辞。调研会由科研处处长刘宏伟主持。余江简要介绍了我校的总体办学情况,指出我校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体现的鲜明特色为站位较高、搭建平台、真抓实干及融入主流。王华介绍了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国际执法合作学院的基本情况及实现体制机制转型的实践探索,期待今后两校在专业外语翻译、青年师资培养、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入合作。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介绍了国际关系学院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姜龙范教授、田庆立研究员、刘锋副研究员及李江春博士分别从构建学术交流平台、凝练学术特色、打造优质团队及加强智库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国别和区域研究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及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王华一行还参观了我校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海呐教授全程进行了讲解。(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
  • 2023-03-30
    3月25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年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在桂林举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下简称“中研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科研规划部主任张鹏、副主任胡长栓,第六研究部副主任卿学民等出席会议。张鹏主持会议。我校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教授应邀参会。此次会议是中研院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基地会议。胡长栓介绍了九家研究基地的基本情况;各研究基地分别汇报了2022年工作总结以及2023年工作计划,并就如何办好研究基地提出了意见建议。王均伟作总结发言,并对各个基地未来工作开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充分认识研究基地工作的重要意义,推动新时代党史和文献事业发展;二是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聚焦党史和文献研究主业,谋划好研究基地的未来工作;三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基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迄今为止,中研院在全国高校共设立九家研究基地,分别为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外传播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四川大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基地、广西师范
  • 2023-03-29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寄语郭玉梅教授学院向郭玉梅教授赠送荣休纪念册、纪念牌郭玉梅教授向学院赠送诺贝尔奖得主安妮?埃尔诺译著法语系教师贾芳向郭教授赠送书法作品郭玉梅教授向研究生赠书3月24日下午,郭玉梅教授荣休仪式在逸夫楼大江厅举办,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班子成员、法语系师生代表参加,法语系主任巫春峰主持仪式。荣休仪式在温馨的祝福视频中拉开序幕。远在海外求学的法语系教师、郭玉梅教授曾指导过的硕士研究生纷纷发来视频,向恩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教授通过集字的方式寄语郭教授------天外辛勤树蕙逾四秩,译坛敏锐识珠越廿年。学院向郭玉梅赠送了荣休纪念册和纪念牌,郭玉梅也将诺贝尔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亲笔签名的译著赠予学院,希望天外欧语能够广育英才、捷报频传。活动现场,法语系师生代表共同回忆了和郭教授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巫春峰提到,郭教授为党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奋斗了四十余载,见证了天外法语系从无到有的艰辛历程,法语系每一步成长都凝结着郭教授的无私奉献和辛勤付出。曾经是郭教授学生的几位法语系教师表达了感激和崇敬之情,纷纷表示将践行恩师的敬业精神,赓续传承薪火,为专业发展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