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11-24
    为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心、走深、走实,11月21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举办“初心讲堂”,邀请中国前驻芬兰大使马克卿为师生作《党的二十大背景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中芬文化外交为例》专题讲座。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出席活动,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安娜、副院长王文倩、党委副书记韩菲、芬兰语专业师生、非通用语教师党支部和非通用语学生党支部全体党员、“知行党校”第58期学员等3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活动。活动由芬兰语专业负责人、非通用语教师党支部书记王烁主持。陈法春介绍了我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成效,对马克卿大使长期以来关心关注我校非通用语专业建设表示感谢。他指出,在文明交流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进程中,非通用语的战略支点作用日益显现。作为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语人才的非通用语专业,要培养和造就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情怀,传播中国观点、拥有世界眼光,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出众外语水平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强调,马克卿大使的专题讲座是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一场重要活动,也是非通用语教师党支部和非通用语学生
  • 2022-11-24
    近日,《今晚报》刊发伊犁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我校“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商学院教授李名梁文章《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文章指出,自2013年9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逐渐走深走实,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和繁荣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富含深远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成就伟大的成果造福全球各国人民;共建“一带一路”抓住战略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国际社会对共建“一带一路”充满信心。全文转载如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自2013年9月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共建“一带一路”逐渐走深走实,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机遇之路和繁荣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富含深远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打造了一个崭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它突破了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产业融合和工业化进程,构建了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
  • 2022-11-23
    视频类获奖作品海报类获奖作品大赛初选投票日11月16日,由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韩建交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之“我与我的中国故事”海报制作与短视频征集大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历经半月,从顺天乡大学在校生中征集到了百余份海报和视频作品。作品包罗万象,设计制作别出心裁,内容各具特色。依据创作作品是否契合主题、立意是否新颖、作品内容是否真实完整等评选标准,经过初审和终审两个环节,共评选出了8个获奖作品。大赛终审评委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李迎迎教授,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韩方院长朴炯春教授、中方院长赵华教授共同担任。本次活动围绕“我的中国故事”为主题展开,以海报制作和短视频制作为载体,以外国友人的视角讲述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故事。作品多形式、多角度地展示了韩国学生眼中的中国。作品不仅制作精美、内容丰富、充满了创意和艺术感染力,也生动记录了他们与中国的感人画面,分享他们在中国旅行和生活的精彩片段,多层次地展现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对中国的热爱,饱含着对中韩两国友谊长存、历久弥坚的祝愿。其中短视频制作组“优胜奖”获得者崔伊娜的作品《我和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的缘分》,记录了她在大学生活中学习中文并参加的各种中国
  • 2022-11-23
    11月22日,第二届学校党委第五轮巡察工作进驻动员会议在逸夫楼大江厅召开。校党委书记、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殷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校党委常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于富来参加会议,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院长郑海呐主持。殷奇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国、全市、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市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十二届市委第二轮巡视期间,同步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充分体现了市委、学校党委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的关心爱护。大家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市委、学校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共同完成好本轮巡察工作任务。他就做好本轮巡察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认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开展专项巡察的重大意义;二是全面把握政治巡察相关要求,紧扣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职能责任开展监督检查;三是强化政治担当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确保巡察工作取得实效。他强调,巡察是政治监督,是非常严肃的政治工作,巡察组要聚焦
  • 2022-11-23
    近日,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由我校通识教育学院数学教研室武女则、许虎男老师指导的4队共计12名学生再创佳绩,一举斩获天津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奖级别
  • 2022-11-23
    为进一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在教育部高教司、教师司、中文教指委、语合中心、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由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秘书处、4家主席单位和5家副主席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负责人联席会”于11月18日—20日在云端举行。我校副校长余江教授、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行玉华副教授应邀参加研讨会。余江以“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区域国别学:使命、目标与路径”为题作大会主旨发言。他指出,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具备鲜明的跨学科属性,既肩负着增加中文国际知识供给、培养中外文化使者的重任,更承担着践行中国新型公共外交、增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使命,着重阐明了新时代的国际中文教育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高度,向多元化、精细化、高端化转变,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从以单一普适性理论为主到兼顾多元特色理论、从具备通用型课堂教学能力到具备专门化教学和传播能力、从中外友好到世界与共”的三大转变,进而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区域国别学的具体融合发展路径。行
  • 2022-11-23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联合举办2021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推报活动,经校级、地市级分别推荐、省级初评和全国评审,最终我校英语学院胡晴同学层层突破,获得2021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飞Young奖”。 胡晴,女,中共党员,英语学院翻译专业2019级本科生,190110班班长,校青马工程第三期学员,校“‘译’心‘译’意讲好天津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宣讲团主要宣讲人。 作为一名党员,胡晴始终牢记党员使命担当,在青春的赛道奋力奔跑,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她学习成绩优异,连续两年综合测评位列年级第一,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一等奖学金,并多次在专业竞赛中斩获佳绩,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B类一等奖、第二十二届“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会天津分会区大成组一等奖。 胡晴积极参加台湾中华大学“中国近代史实境教学”、“一带一路”文化体验式宣讲等活动,为在跨文化交流中成为优秀的“中国故事”讲述者、“中国声音”传播者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她积极为家乡代言,将天津作为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阵地。她加入校“‘译’心‘译’意讲好天津
  • 2022-11-22
    近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向我校发来感谢信,对我校应邀出席中国-太平洋联盟教育合作对话,并分享我校与哥伦比亚高校开展语言学习等教育合作交流的经验表示感谢。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太平洋联盟教育合作对话”于11月12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京成功举办。在“中国—哥伦比亚高校合作经验分享”环节,副校长李迎迎以《互学互鉴 合作共赢 天津外国语大学与哥伦比亚高校交流------回顾与展望》为题发言,得到与会嘉宾和代表的热烈响应。(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2-11-22
    11月14日,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在大江厅成功举办《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教材“三进”系列活动俄语专场教学工作坊,俄语系许婷婷、康宁作教学示范,俄语学科带头人姜雅明、副院长王文倩担任点评嘉宾。市纪委监委驻天津外国语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于富来、副组长周秀峰受邀参会。学院全体班子成员、系主任、学科负责人、各专业骨干教师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参会。会上,学院班子成员向各学科教师代表发放研究生阶段《理解当代中国》多语种系列教材。 在教学示范环节,许婷婷结合思政内容灵活多样进课堂、平行教材教学理念相呼应的指导思想,进行《俄语演讲教程》与高级俄语视听说课程的融合示范。她以教材第四单元《消除贫困和共同富裕》为例,从热身训练、课文精听、核心概念、演讲技巧、随堂复述和模拟演讲等六个环节展示了教学设计,主张以核心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将微观概念纳入宏观话语体系的方式实现对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全面讲解,借助多样化分组协作模式引导学生完成演讲技能训练。她指出,视听说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注重其思辨能力的培养,充分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思政元素“溶盐于水”,变单一语言知识的传授为知识、能力、素质的并行引导。康宁从思政
  • 2022-11-22
    为进一步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帮助毕业生及时掌握、用足用好各项促就业政策,11月17日下午,我校招生就业处联合天津市河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面向2023届毕业生开展就业观教育及就业创业政策专题培训。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各学院就业专员、毕业班辅导员以及2023届毕业生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主讲人河西区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李硕教育引导学生及时关注就业形势,主动了解就业创业政策,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积极参与求职实践,不要因为持续观望等待而错失就业良机。在政策培训环节,李硕分别就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企业招用应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扩岗补助、小微企业/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学生创业企业吸纳就业补贴、养老服务企业/员工制家政企业吸纳就业补贴、大学生创业房租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等我市出台的就业创业利好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还结合个人工作经历,向师生介绍了关于“三支一扶”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经验。本次专题培训内容涉及面广,干货十足,对于帮助学生调整就业观念、了解就业创业政策具有较强的指导性。接下来,校院两级将继续强化就业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