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3-02-20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寒来暑往·诗意人生”线上交流项目顺利开班,130余名汉语学习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开启了线上体验之旅,一起学习和感受春秋往复、轮换变化的中国节气文化之美。“寒来暑往·诗意人生”课程是国际教育学院打造的第四个汉语桥线上精品课,在充分吸取借鉴前期汉语桥课程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首创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着力以“物候+节气”的模式贯穿始终的又一精品语言文化课。该课程分为文化录播课和语言直播课两部分。文化录播课以8个主题系统讲解二十四节气,每个主题涵盖3个节气及相应的物候,分别为:万物复苏、乍暖还寒、万物并秀、挥汗如雨、凉风有信、秋高气爽、似玉时节、阴极阳至。语言直播课由国际教育学院具有丰富对外汉语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专门的设计并授课,内容以二十四节气相关诗词、农谚、习俗为主线,以语言表达功能为纲,按照《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分级别,为不同汉语水平的学生设计描写、叙述和论述等表达方式,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节气文化的同时,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经典诗词和农谚中所体现的农业文明,理解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从传统农耕社会走
  • 2023-02-19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大家感受到自己家乡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十项行动’将为天津经济的发展带来怎样广阔的前景?”......2月17日,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开展了形势政策“开学第一课”集体备课会。校领导,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各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备课研讨,围绕党和国家的最新形势政策,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困惑,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授课方案。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刘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用青春书写新时代华彩篇章》为题作示范课展示,以问题链的方式,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阐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的大政方针、各地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谋划开局的具体举措,特别是天津市“十项行动”的规划和落实,通过数据分析、案例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并了解国情、市情、校情,正确看待经济社会良好发展势头,通过讲述优秀学子成长成才、就业创业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知信行合一,积极建功新时代。与会领导结合工作实际和授课对象特点,就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展交流研讨,对授课讲义和
  • 2023-02-19
    哥伦比亚当地时间2月13日,中国三峡拉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拉美公司”)中文培训项目成功举办“2022年结业典礼暨2023年开班典礼”,三峡拉美公司副总经理王兴宁,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王瑜琴、部分教师及学员代表参加。 王兴宁为优秀学员颁发奖品 2022年,为了提高三峡拉美公司本地员工的中文水平、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促进中哥员工的交流与融合,三峡拉美公司出资委托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对其哥籍高级管理人员进行中文和中国文化方面的培训。经过为期五个月的学习,最终顺利结业并以优异的成绩通过HSK一级考试。其中,三名优秀学员分别获得“优秀学生奖”“最大进步奖”和“持之以恒奖”。在结业典礼上,王兴宁为优秀学员颁发奖品,王瑜琴颁发结业证书和HSK证书。 活动合影 在2022年项目成果显著的基础上,三峡拉美公司继续支持哥籍高级管理人员申报该课程,2023年项目成功续约并于2月13日正式开始。三峡拉美公司中文培训项目也成为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在哥伦比亚促进中资企业融入哥伦比亚的标杆项目。 (文/通讯员 王瑜琴 摄影/通讯员 裴露莹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张占奇)
  • 2023-02-19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曹士海致辞副校长李迎迎致辞著名语言学家V.Karasik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分组讨论圆桌会议当地时间2月9日至10日,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以下简称“伏师大”)孔子学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来自中国、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等6个国家56个城市的180名汉学家、中文教师以及140名中文学习者分别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会。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曹士海、伏师大副校长格拉佐夫教授和我校副校长李迎迎教授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曹士海表示,中俄两国政府高度重视彼此在语言教育领域方面的合作。目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两国都将需要更多掌握彼此语言、了解彼此文化的高素质人才。本论坛已经成为俄罗斯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的重要平台,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必将促进俄罗斯的汉语教学和汉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教育处将继续与伏师大保持密切联系,为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提供必要支持。格拉佐夫表示,今年是伏师大孔子学院第三次举办全俄国际中文教育论坛。当前俄罗斯学习汉语的人数越来越多、学习汉语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在
  • 2023-02-17
    2月16日下午,学校召开党委领导班子2022年度民主生活会。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主持,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到会督导。民主生活会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主题。会前,学校党委领导班子聚焦主题深化学习,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采取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方式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增强自觉,打牢开好民主生活会的思想基础。班子成员开门纳谏,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建议;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切实把问题谈透、把思想谈开,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民主生活会前;聚焦主题,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全面对照“六个方面”,认真撰写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和个人发言提纲。会上,陈法春带领全体班子成员面向党旗进行庄严宣誓,并代表校党委领导班子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有关专题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本次民主生活会前征求意见与谈心谈话情况进行了通报。陈法春代表班子进行对照检查,严
  • 2023-02-17
    2月16日,我校召开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部署安排今年的重点工作。全体校领导出席,全体中层干部、研究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主持。陈法春强调,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天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学校“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聚焦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坚决落实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外国语大学目标导向,紧扣高质量发展,把握改革主动,激发创新活力,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陈法春指出,2023年学校面临的大事要事多,全校各级党员干部在团结一心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全力做好十项重点工作,打赢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巡视整改,学科建设,本科审核评估,贴息贷款项目实施建设,全员聘任,“十四五”规划中期检查,毕业生去向落实,国际交流和国内合作,安全稳定等十场“战役”。陈法春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就做好2023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2023-02-17
    近日,“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公示,党委宣传部、高级翻译学院指导,天外学生记者团拍摄制作、天外高翻学生团队翻译演唱的作品《有我》(多语种版),国际传媒学院创作的《做有内涵的视频》,高级翻译学院创作的《你好天津,我们来了》3部作品荣获二等奖;党委宣传部、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传媒学院联合创作的《一曲<万疆> 你真的听懂了吗?》,英语学院、国际传媒学院共同创作的《探寻书画里的“和美天津”》,国际教育学院创作的《留学生迈克讲述他的天津抗疫生活》,国际传媒学院创作的《天外学子三分钟带你“画说天津”》4部作品荣获三等奖。为进一步讲好天津故事,辉映时代梦想,记录美好生活,展示天津的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社会风貌,打造新时代天津的影像档案,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委网信办、天津海河传媒中心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举办“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评选优秀短视频作品。大赛以月赛、季赛、年赛的赛制模式进行作品评选,年终总决赛评选从全年总计2610件入围作品中,根据五个平台的“网络热度”推荐,以及评委线上线下评选后,最终确定特等奖作品10件、一等奖作品100件、
  • 2023-02-17
    2月1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李迎迎一行赴中国外文局走访交流。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杨平,中国外文局人事部主任杨建平等会见了我校一行。于涛对天津外国语大学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我校在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指出,天外要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和外语人才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积极努力。他希望天外能够积极响应天津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对外开放战略,助力天津国际大都市建设,为落实天津“十项行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贡献力量。陈法春回顾了近年来我校与中国外文局在国际传播、翻译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的广泛深入的交流合作,对中国外文局给予学校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希望与中国外文局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对外话语创新基地、实训实践基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端翻译人才储备库建设等方面深化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理论和实践研究,携手提高国际传播水平。杨平对天外为举办第34届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她从科研项目合作、翻译人才
  • 2023-02-17
    2月14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科教融汇,如何“融”、怎样“汇”》。文中,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我校“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国际商学院教授李名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教融汇本质上就是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和科研机制三者的融合汇聚和高度整合。当前职业院校科研与教学分离现象依然存在,未来应实现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间强强联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进。 原文转载如下: 科教融汇,如何“融”、怎样“汇”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老师向学生介绍磨削技能。刘满仓摄/光明图片 2022年12月4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授、国家水禽基因库主任王键带领团队人员检测水禽新品。周晓菲、戴建华摄/光明图片   【聚焦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最近一段时间,“科教融汇”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一大热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其中,科教融汇,是一个创新性表述。   “要坚持
  • 2023-02-15
    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批准,我校国际关系学院干保柱老师申报的《<资本论>在战前日本的翻译和传播研究》获批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和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主要类别之一,旨在鼓励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潜心治学,扎实研究,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精品力作,培养一批优秀青年学者。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的科研,立足我校发展特色,结合自身研究特点,积极探索项目培育方式,为推动学校人文社科高质量发展发挥科研引领作用。(通讯员/孟昭阳 赵晶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