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2-05-26
    为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迎盛会 铸忠诚 强担当 创业绩”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帮助学院教师缓解疫情期间来自线上教学、防护抗疫等多方面的情绪压力,助力学院教师正确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疫情所带来的各种压力,切实守护师生心理健康,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积极谋划,邀请学院心理学博士孟红霞副教授于5月24日通过腾讯会议作了以“直面疫情 从心开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讲座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韩冬梅主持,全体教师在线聆听。孟红霞从与日俱增的新冠确诊病例加剧人们心理健康问题切入,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问题的表现和成因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自我调适的基本方法。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对于正确认识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问题、缓解心理压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直以来,通识教育学院党总支高度重视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教职工心理健康,同时号召全院教师将抗疫精神、心理健康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赋予通识课程价值引领重任,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推进主题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工作贯彻落实。(通讯员/智敏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 2022-05-24
    为提高全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调查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增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做好<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2022年度重点调查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关工委认真开展了课题申报工作。经市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专家评审,我校苏瑾老师申报的《“心系下一代好书推荐”活动对提升铸魂育人功能的调查研究》课题获批2022年度调查研究重点项目立项。今后,校关工委将继续围绕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关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发挥“五老”的优势作用,结合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项目,组织申报更多的研究课题,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张晓欢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梁燕)
  • 2022-05-24
    5月20日,光明网学术频道刊发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高立军老师文章《循时代期待 育时代新人》。文章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新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强大思想支撑;要坚持“民族复兴”的使命定位,在回应时代需求中培育“时代新人”;要坚持“精神力量”的培养锻造,增强“时代新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使时代新人能够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不负党和国家的期待。原文转载如下:循时代期待 育时代新人作者:高立军(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百年来,一代代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奋勇争先,前赴后继,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是距离中华民族实现
  • 2022-05-24
    【作者简介】 吕纯山,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欧美文化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外国哲学博士,研究方向:古希腊哲学。 【成果简介】 《分离之于亚里士多德------对陈康先生<亚里士多德的分离问题>的反思》发表于期刊《外国哲学》,ISBN:978-7-100-19971-1,期刊类型:CSSCI来源期刊(集刊类)。文章刊发在第41辑2021年6月版。 【成果摘要】 《亚里士多德的分离问题》是古希腊哲学专家陈康先生的博士论文,用德文写成。在论文中,陈康认为亚里士多德的ει??δο?(一般翻译为形式)就是老师柏拉图的ει??δο?(一般翻译为理念),都是类概念,并认为二人在分离问题上也具有相同立场,不承认柏拉图的理念与可感事物分离、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批评的落脚点就是分离的学界定论;他还进一步肯定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有十六种、三大类分离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而本文认为,陈康先生忽视了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进行批判的关键文本,没有意识到亚里士多德正是在对理念的分离的批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实体理论的。虽然陈康后来特别强调发生学的运用,却恰在这个问题上忽视了亚里士多德对ει??δο?的发
  • 2022-05-24
    5月19日下午,我校召开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启动会。副校长余江出席会议并讲话,本科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各本科教学单位院长(主任)、教学副院长(副主任)、系主任、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教学秘书以及教务处共130余人线上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刘建喜主持。 余江表示,本次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意义,既是2022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的部署会,又是对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技术层面的业务培训,标志着迎评工作正式启动。他强调,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是迎评工作的首要任务。各教学单位作为迎评工作的主力军,要先行一步,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审核评估评什么、怎么评,要务实工作、扎实推进、落实责任、务求实效。他指出,迎评工作要明确四个特点,即目标性、系统性、长期性和全员性。同时要做好“三个务必”:一是务必全面组织学习,各教学单位要分解指标任务并落实责任,明确每个指标的责任人,做到全员参与,从即日起要有接受评估的代入感、现场感和既视感;二是务必全面研读指标,明确每一条指标如何具体落实,注意挖掘特色与创新举措;三是务必全面查漏补缺,认真对标对表,实事
  • 2022-05-23
    小满时节,天津迎来新一轮疫情考验。5月20日晚,全市启动了新一轮核酸筛查,通识教育学院党员教师积极响应,迅速下沉社区,支援核酸采样工作,又一次义无反顾冲在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初心,彰显师者风范。 邵忻 武女则 孙自强 姜贵梅 惟其艰难显初心,众志成城不畏缩。正值酷暑,汗水灌满防护手套,浸湿了防护服,党员教师邵忻担任点位长,自15日以来已连续三次下沉社区,深夜上岗参与大筛服务;教师武女则、孙自强、姜贵梅,连日来一遍遍核对信息,全身心投入到信息录入工作中。遇到老人、小孩主动上前搀扶,争分夺秒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用真心实意换来居民的理解与认可。 侯昀晨 王洋力 王莘 支援筛查暖人心,细语叮咛道真情。一排排帐篷前,络绎不绝的群众前来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党员教师侯昀晨、王洋力、王莘、相会锋凌晨依然坚守岗位,引导居民保持安全间距,做好个人防护,有序排队,并热心解答居民疑问,保障社区核酸检测工作井然有序。 赵芳 坚守担当战酷暑,疫情不改师者志。党员教师赵芳服从基层党组织的安排,认真值守社区防疫卡点,做好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宣传解释等工作,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密的措施做
  • 2022-05-23
    5月20日,《天津教育报》头版头条刊发文章《天津外大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天外模式” 绘制大中小学思政“同心圆”》,报道我校在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活动,探索大中小学联盟深度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新颖、鲜活又富有实效的举措,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育人“天外模式”,为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有益探索。原文转载如下:天津外大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天外模式”绘制大中小学思政“同心圆”本报记者 彭未风过去几年,本市率先构建大中小幼思政一体化工作机制,入选国家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成为全国“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系统涌现出了一批典型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正是其中之一。天外三年来积极作为,从试点起步,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举办丰富多彩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活动,探索大中小学联盟深度协同育人机制等新颖、鲜活又富有实效的举措,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育人“天外模式”,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有益探索,并得到多方关注认可。一体化思政课育人成效显现大中小学积极牵手共建这阵子,天津外国语大
  • 2022-05-23
    5月20日上午,副校长李迎迎带队来到聚知优国际教育集团总部,与聚知优集团总裁张凯先生、首席执行官张芳宁女士,共同围绕校企合作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协商。国际教育学院与聚知优集团签署共建产学研实习就业基地协议,双方领导为基地揭牌。李迎迎在致辞中表示,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反哺高校、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支持国际教育学院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契机,围绕中国文化世界表达的主题,进一步深化学科专业建设,形成优质的教育产品,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她希望双方真诚合作,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张凯就公司引进世界优秀文化、传承中国文化精粹的企业愿景进行介绍,他表示,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此次协议的签署,将会进一步加快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共建等领域的合作步伐,从而为双方在今后的合作发展道路上实现共赢,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坚实的平台。张芳宁对公司情况做了介绍,对Spelling Bee of China拼读大赛和汉英双拼大赛等核心活动进行了分享。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倩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她
  • 2022-05-23
    近日,由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天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天津赛区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市28所高校的128名选手(团队)参加了本届大赛。大赛以“课堂”为主阵地、“创新”为主旨、“金课”为目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全程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教学创新改革成效。 本届大赛于去年12月正式启动,历时5个月,经过校内初赛、天津市赛的层层角逐,最终我校两门课程脱颖而出、喜获佳绩。国际传媒学院王济军教授团队的课程《数码摄影艺术与技法》荣获天津市地方高校正高组二等奖,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胡峰副教授团队的课程《德汉口译实践》荣获天津市地方高校副高组二等奖。 王济军------《数码摄影艺术与技法》 胡峰------《德汉口译实践》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大赛,积极筹备,精心组织,深入贯彻课程思政建设,体现教师教学创新理念,深度凝练转化大赛成果,在本届大赛中获得“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此前,在我校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中,共有来自7个教学单位的17名教师(团队)参赛,最终有5名教师(团队)获奖。校赛结束后,我校积极组织召
  • 2022-05-22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将先进青年吸收进团组织,保持团员队伍朝气蓬勃的青年特点,使共青团真正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核心,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5月20日,我校召开“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特别主题团日暨新发展团员集体入团仪式。这次会议既是给新发展团员满满的入团仪式感,也是给2021年“求索”团校秋季班的一个特殊“毕业典礼”,同时标志着2022年“求索”团校春季班的“全新起航”。校团委负责人,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全体新发展团员、“求索”团校秋季班、春季班学员等100余名师生参加。整洁的白衬衫,佩戴火红的团徽,整齐划一的会议背景,团员青年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会议拉开序幕。校团委副书记于凯宣布新发展团员名单,35名同学庄重佩戴团徽,从此将共青团员的名字深深镌刻在心中。在天津市优秀共青团员、市青马学员、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曹惠阳的带领下,与会师生庄严宣誓,拳拳赤子心、铮铮青春誓言回荡在“云端”。国际传媒学院刘禹彤作为入团介绍人代表,宣读《团章》中有关团员的义务和权利的条款。国际商学院常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