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2-17
    12月10日下午,“语”冬奥同行------多语种讲述中国冬奥故事大赛在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次大赛由研究生院、研究生会承办,旨在营造浓厚冬奥氛围,宣传推广冬奥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并致辞,相关语种专业教师、外籍教师及留学生代表参加活动并担任评委。李迎迎表达了对即将举办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美好祝愿和对天外学子的殷切期望。她指出,北京冬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机。多年来,学校服务国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天外师生凭借过硬的外语专业知识,积极阐释中国理论,始终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为己任。在举国欢腾、齐心聚力迎接冬奥的热烈气氛里举办此次大赛,有助于将外语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激发天外学子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本次大赛共有来自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朝鲜语、阿拉伯语等6个语种的14组选手参赛。他们用演讲、短剧、诗朗诵、歌曲演唱等多元化的表演,精彩演绎了一个个中国冬奥故事。选手们或普及冬奥知识,回顾新中国的冬奥
  • 2021-12-16
    12月15日,校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传达学习教育部、市教育两委有关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文件精神,审议通过了《天津外国语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工作的实施办法》。校党委书记殷奇主持会议。殷奇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的根本遵循。全校上下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依法治校作为学校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式,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加大工作力度,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推动、保障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殷奇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法治工作的领导,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学校法治工作机构,增强学校法治工作力量;要深刻认识新形势新变化对高校法治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天津外国语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法治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查缺补漏、找准问题,切实将法治思维融入教育管理全过程、贯穿学校工作各方面;党员领导干部要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带头做法治信仰的崇尚者、法治精神的弘扬者、法治权威的捍卫者、法治实施的推动者,切实推动
  • 2021-12-16
    12月3日-12日,天津外国语大学2021年外派汉语教师岗中培训圆满结束。来自韩国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国立社会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哥伦比亚塔德奥大学孔子学院、乌克兰基辅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日本武藏野大学孔子学院、加蓬邦戈大学孔子学院、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孔子学院的43名中方院长、外派教师及志愿者参加培训。培训期间,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13名专家、教师及管理人员担任课程讲师,围绕汉语教师素质及能力、中文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跨文化交流、汉语教学知识、海外疫情防控与外派制度解读等主题,对外派教师进行了培训。大家一致表示,感谢学校为外派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学习的平台,通过此次培训,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加强了对文化交流的理解和认知,对本职工作更加充满热情,使命感进一步增强。此次培训是对我校举办的各孔院全体中方工作人员首次集中线上授课,旨在支持外派在岗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汉语教学能力,做好外派教师的“双稳”工作,激励外派教师深入思考国际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国际中文教师的岗位上不断进取,为加
  • 2021-12-16
    11月30日下午,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主办的天津市“大学生自强自立年度人物”暨海河自强特等奖学金评审会在天津理工大学举办。我校国际商学院李梦丹同学与来自天津市各高校的学子参与评审,最终荣获“大学生自强自立年度人物提名奖暨海河自强奖学金”。为进一步延续扶贫助困的优良传统,弘扬自立自强精神,自2019年起,天津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设立“海河自强奖学金”,用以资助天津市高校身处逆境的莘莘学子不懈追求生命中的耀眼光芒。正如李梦丹同学在评审会上所说,“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她在高考前3个月时突发颈椎后凸畸形,强忍剧烈疼痛,坚持完成高考。手术后,医生告知她再也无法剧烈运动,不能跑跳,但她没有就此放弃,坚持一边康复训练一边努力学习,并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跨专业保送至山东大学法学专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梅花香自苦寒来,她用毅力护航梦想;长风破浪会有时,她用奋斗励志圆梦;纸上得来终觉浅,她用奉献回馈社会。她就是这样用行动诠释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多年来,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构建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物质帮助、精神激励、道德浸润、能力拓展”四个方面
  • 2021-12-16
    12月12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津津乐道”海外学员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举行结业仪式暨成果展示活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任课教师代表、全体学员参加了活动。闭幕式通过一个视频短片回顾了精彩课程以及学员的作业。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华祝贺全体学员顺利完成全部课程,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和积极配合。他表示,此次“汉语桥”线上团组活动以汉语为桥梁和纽带,为学员提供了学习中国知识、感受中国语言及文化、了解天津地方特色的宝贵机会,欢迎外国朋友来到中国、来到天津、来到天外,为促进中外友好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任课教师对全体学员一周以来的学习成果进行了点评,表示愿意作大家“汉语”学习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帮助大家在“汉语学习”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日本学员渡部由纪,越南学员金姮、阮妙玲代表全体学员发言。他们感谢本次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提供的学习汉语、感受中华文化和天津地方特色的机会,对天津外国语大学精心策划以及全体任课教师悉心指导表示衷心感谢。他们表示,将以本次研习班作为汉语学习的新起点,不断提高汉语水平,努力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在才艺展示环
  • 2021-12-16
    11月30日至12月2日,我校第三届“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之“区域与国别研究大讲堂”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西葡学院叶志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西方语系张维琪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颜巧容博士、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孔子学院周淼博士,分别就外交、研究路径、文学、翻译等领域在线与葡萄牙语专业近百名师生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叶志良以《中巴建交:其人、其时、其地》为题,以《中巴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签署时间、签字代表及签署地为主线,回顾了中国与巴西建交的历史,介绍了中巴建交47年来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及军事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概况。在互动环节,他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未来中巴关系走向、经贸合作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在第二讲《诗和梦想------佩索阿的文学与人生》中,周淼介绍了葡萄牙现代文学大师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人生历程及其文学创作中的几个重要方面,重点介绍了佩索阿在葡萄牙现代主义文艺中的引领作用,同时强调了诗人的英式教育背景以及英国经典文学对其创作和思想的深层影响,由此引导同学们从葡萄牙与欧洲文学的大背景中去阅读和欣赏佩索阿作品的独特和创新之处。通过对佩索阿关于葡萄牙及欧洲历史文
  • 2021-12-16
    12月13日下午,我校对新提拔科级干部开展集体廉政谈话,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代表学校党委做履职谈话和廉政谈话。党委教师工作部、新提拔科级干部参加了谈话会。胡志刚向新提拔的7名科级干部表示祝贺,鼓励大家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践行新的岗位职责。他重点围绕当前干部需要着力提升的履职能力与大家做了四点分享。一是干部要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过硬政治素质,要做到胸中有“一座山”,肩上有“一面旗”,案头有“一把尺”,手中有“一把剑”,锤炼过硬的政治本领,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落细到立德树人的各项工作中。二是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不断开阔工作视野,要注重对工作内容理解的深化、实践的转化,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内生动力,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实招硬招,总结提炼新鲜经验,推动工作不断创新。三是要强化工作作风建设,对待工作务必抓紧抓实、敢于较真,做到作风务实、措施落实、成效求实,与时俱进,奋发有为。四是要始终保持廉洁自律的政治本色,知敬畏、存戒惧,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坚决落实,立足本岗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带领部门年轻同志恪尽职守、奋发有为,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胡志刚要求大家牢记初心使命,在日常工作中站稳政治立场、把
  • 2021-12-14
    12月7日下午,市教育两委举办了天津市2021年“津门师德巡讲”系列活动第四讲报告会。此次巡讲延续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主题,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引导广大教师学习践行弘扬高尚师德,做到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不断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本次巡讲以视频会议形式开展,我校设立分会场,校党委副书记胡志刚出席,党委教师工作部组织20名教师代表聆听巡讲。此次巡讲邀请天津师范大学跨文化与世界文学研究院院长郝岚教授、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云梅教授和天津市河头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高级教师林茂进行师德宣讲。郝岚以“赓续红色血脉,为党为国育才”为主题,介绍了家族四代人的“师范”情缘,道出了教育世家薪火相传源于家族流淌的红色基因血脉,源于家族与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教育事业同呼吸共命运。李云梅以“脚踏实地聚合力,仰望星空谋发展”为题汇报了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光伏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情况。林茂以“学生和课堂,我一生的陪伴”为题,以鲜活的案例和故事分享了自己的育人理念。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思想政
  • 2021-12-14
    【获奖者科研概况】袁鑫,通识教育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美国社会与文化、文化哲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天津市教委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天津外国语大学2019年度科研贡献先进个人”称号。【获奖成果简介】《文化哲学的本体论诉求------卡西尔文化哲学思想探析》发表于《世界哲学》(ISSN:1671-4318),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20年第1期。【成果内容提要】当代德国著名文化哲学家卡西尔在《符号形式的哲学》一书中,从符号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文化哲学做出了迄今最为系统的本体论论证,从而真正使文化哲学超越了文化学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视域。文化哲学的存在论根据与传统哲学的存在论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区别。他指出,人的活动是一种能够创造和使用符号的活动,这种活动创造出了一个为人所特有的符号系统,即“新的实在之维”或“文化世界”,其中语言是文化世界得以存在的普遍性因素。但是,卡西尔的文化本体论证明也有一个明显的缺憾,即忽视了人的符号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之间关系。对于这一问题,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
  • 2021-12-14
    12月10日,“外研社·国才杯”英语阅读大赛全国总决赛结果正式揭晓,我校英语学院2018级谭俊修同学获得总决赛二等奖。 本次大赛采用线上形式进行。谭俊修在英语学院周薇副教授的精心指导下,顺利通过校内选拔赛和天津市复赛,并以市复赛第一名的成绩决战云端,与来自上海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选手一起,把脉文本,激荡灵感,最终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稳定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我校专业英语教学成果的一次亮相展示。 据悉,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英语阅读大赛共有来自817所大学的30余万名选手参赛,最终93名选手入围总决赛,是展现选手综合实力的绝佳舞台。阅读大赛取材广泛,内容涵盖生态环保、社会议题、科学探索、历史文化等,要求选手不仅要有广泛的知识涉猎,还能触类旁通,推而广之。阅读内容体现学术性、人文性、工具性的交合,要求选手善用阅读策略,拥有思辨逻辑。值得一提的是,决赛题目体现了交叉学科的选文与赛题,与国家新文科融合发展相契合,与外语人才培养趋势相呼应。 赛后,谭俊修分享了参赛心得,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尝试并自我成长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一蹴而就, “以赛促学”,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