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0-16
    10月18日上午10:15—11:45,滨海校区主楼BM103,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之《人力资源管理》即将展示,欢迎广大师生前来观摩! 课程思政我们这样设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面试主题 ◆主讲教师简介 马振华,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主要担任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课程的教学任务。 ◆课程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际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的核心课程,课程教学团队包括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团队专业教师具有多年从事本科生教学的丰富教学经验。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人员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核心问题,让学生系统地学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思想,技术与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将来的工作,并能在激烈的企业竞争和人才竞争中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与思政融合的整体思路为“建立目标—深挖资源—深耕课堂—整合课程—完善制度”。 二、课程教学主体部分设计(1)课前阶段(15分钟)。正式授课前在超星平台发布任务,利用课件和视频资料预习面试的主要方法。(2
  • 2021-10-16
    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我校“学长领航”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题课程第一课于10月13日顺利开讲。志辕咨询创始合伙人、我校英语专业2008届校友麻东野应邀作题为《综合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讲座。此次活动打破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以“云课堂”的形式将两校区多个会场进行同步连线,400余名学生参加了活动。 麻东野拥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和从业经验,先后深度服务多家上市公司、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国企、创业公司等,深谙市场人才需求。他从认识自己、认识职场、认识竞争三个维度与学生分享了自己的从业经验,为学生们进行学习、生活、求职等方面的指导。现场气氛活跃,互动频繁,学生们都表示受益匪浅。 作为我校“2021年服务师生十件实事”之一,“学长领航”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专题课程从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利用校友资源邀请各行业的专业导师为在校生讲授综合素质提升课程,内容涵盖自我认知、职业规划、高效沟通协作、思维训练、时间管理、职场形象礼仪、模拟面试等。活动采取任务打卡的形式,参加全部课程的同学将获得结业证书等奖励。 (通讯员/张璐云 周瑷瑄 王春玉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王红)
  • 2021-10-16
    10月2日下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的汉语语言文化体验项目“今日中国------汉语语言学习与现代中国生活文化体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研修班正式开营。我校副校长李迎迎,伏师大孔院中方院长宁怀颖、俄方院长卡婕利妮科娃,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勃科娃、国际交流处副处长扎努莫夫、汉语系负责人瓦什凯维楚斯出席开班仪式,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孔子学院工作处处长、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本次项目教师团队和学员参加。开班仪式由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俄语系负责人国晶主持。 李迎迎在开幕词中指出,为应对新冠疫情影响,根据广大中文学习者需求,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创新推出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线上中文授课项目,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本项目面向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国多所院校积极开展合作与宣传,如期完成200余名国际学生的招生工作,为学员搭建了走进汉语、感知中国的“云端活动平台”。她简要介绍了天津外国语大学概况,对项目主要内容与目标做出明确,并鼓励学员珍惜学习机会,通过直播课、视频课、体验课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语言合
  • 2021-10-16
    【主持人简介】 骆元媛,亚非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方向:非洲文化、非通用语教学研究。教育部外指委非通用语分指委委员、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理事、中国非通用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项目简介】 课题名称:夏班·罗伯特文学作品研究 项目类别:一般项目 预期成果:专著 计划完成时间:2025-12-31 所在学科:外国文学 批准号:21BWW066 【研究意义】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往日益密切,理解对方的语言文化是民心相通的基础。斯瓦希里语是广泛使用于东非地区的语言,斯瓦希里语文学是东非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我国对斯瓦希里语的教学和研究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然而对于斯瓦希里语文学的研究多年来仍停留在译介方面,深入开展文学批评的学术文献并不多见。 坦桑尼亚作家夏班·罗伯特在文坛享有盛誉,曾创作小说、诗歌、散文、寓言等多部文学作品,开启了斯瓦希里语现代文学的新时代。其作品体现对人民疾苦的关切、对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民众有深刻的思想启蒙作用。本课题以夏班·罗伯特的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作品对于社会的教诲
  • 2021-10-16
    为更好地学习、理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我校于10月15日下午在钟楼报告厅开展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特邀中美友协副会长、前驻美大使周文重先生以“中美关系和当前国际形势”为题做辅导报告。周文重大使夫人谢淑敏女士,天津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原主任田贵明,天津国际友好联络会常务副会长岑松,天津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郭嘉等出席报告会。周文重大使是中美建交后我国派往美国的第一批外交官,曾长期在一线负责对美外交工作。报告中,周文重大使以纵观历史的眼光,结合丰富的外交外事工作经验,围绕中美关系和当前国际形势,深入而生动地诠释了当前的世界秩序与国际格局、中美两国的相处之道、决定中美关系走向的因素、我国当前的外交工作等。他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从世界经济、大国关系、全球治理和国际思潮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形势,并从元首外交、抗疫外交、外交斗争、开放合作、大国关系、伙伴关系、全球治理和服务发展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一年来我国外交工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世界和平与全球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互动环节中,周文重大
  • 2021-10-1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的“四个坚持”重要指示,切实提升我校师生网络安全意识,10月11日至17日,我校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主题系列活动。10月13日下午,滨海新区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网研部主任王海军应邀来校做专题讲座,各单位主管网信工作负责人、网络安全信息员和网评员参会。王海军从如何做个“明白人”和怎么做好“化事人”两个方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具体案例开展分析,生动形象的对舆论场的斗争现状、手段方式和应对方法进行阐述,进一步提高了网信工作人员在互联网舆论场中的政治判断力。(文字/记者 王妃 摄影/记者 杜树标 内容审核/郭太 暴士蕊 窦文彤)
  • 2021-10-15
    为通过形式多样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网络安全意识、实践能力、防护技能和网络素养,日前,“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签名活动在两校区教学楼一楼大厅开展,同时发放网络安全知识手册,受到师生广泛关注。师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了解了网络安全领域的重要法规政策,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通讯员/韩嘉彬 王妃 内容审核/郭太 暴士蕊 窦文彤)
  • 2021-10-14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根据《天津外国语大学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意见(试行)》(津外大党〔2020〕124号)的通知要求,学校将开展2021-2022秋季学期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展示月活动。公开课展示历时一个月,将从10月18日持续至11月15日。学校将以课程思政系列公开课示范引领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培养、教学团队组建,不断总结课程思政典型经验,分享课程思政改革成果,形成示范效应。 每门课程预告即将推送,敬请期待! 欢迎广大师生观摩、学习,并提出宝贵意见! (通讯员/马慧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建喜)
  • 2021-10-14
    10月3日至6日,第26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在成都市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举行。我校英语学院2018级学生李文元荣获大学组总决赛二等奖。 李文元以天津赛区亚军身份参加本次比赛,同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名选手同场竞技。半决赛和决赛中,选手们分别以“Protecting the Blue Planet”和“The Power of Ideals”为主题进行定题演讲,随后现场随机抽取题目进行即兴演讲并回答评委提出的问题。李文元在比赛中凭借良好的语言基本功、敏捷的应变能力和成熟稳健的台风斩获佳绩,并作为当日优秀选手代表接受了主办方专访。 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创办于1996年,是每年5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国际英语演讲比赛的中国区选拔赛。多年来,大赛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国际传播人才的号召,已逐渐成为引领中国青少年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先锋、培育中国青少年主流核心价值观的训练营和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前沿阵线。高规格的演讲赛事在激发学习热情、拓宽全球视野和增进世界友谊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校英语学院在此项赛事大学组全国总
  • 2021-10-14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红运教授表示,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屋建瓴、催人奋进,鼓舞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命运与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一定围绕“八个相统一”切实推进党的最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向学生讲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学生深刻领悟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中的战略眼光、历史胸襟和人民情怀,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建设祖国的生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国际商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刘斌斌表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愤懑于羸弱之中国遭受列强的百般欺辱,热血于先驱们的无私忘我,自豪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骄傲于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际商学院将继续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发扬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牢固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练就过硬本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向着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继续奋勇前进!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