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2-14
    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致辞教学中的陶然老师 日前,由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主办,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孔子学院承办,世界汉语教学学会提供学术支持的“促交流,展风采”首届汉语教师教学技能展示活动落下帷幕。该活动为期两周,共有来自全葡5所孔子学院和2所中文学校的17名青年教师参加。经过专家评审,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青年教师陶然荣获一等奖。 12月11日,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举办了此次活动的线上闭幕式。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钟英华、米尼奥大学校长比埃拉·卡斯特罗出席闭幕式并致辞。陶然作为获奖教师代表发言。来自美国、法国、中国、德国、韩国的汉语教学专家评委,葡萄牙5所孔子学院的中外方院长、中文学校代表、公派汉语教师及教师志愿者、本土汉语教师等近百人参加了闭幕式。 赵本堂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葡萄牙政府和教育界高度重视汉语教学,并以此促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在疫情肆虐的艰难环境中,中方教师与葡萄牙本土教师密切配合,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开展汉语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此次的汉语教学技能展示活动为在葡汉语教师搭建了一个互学互鉴的交流平台,有助于提升教学技能和水平。他希望老师们兼容并
  • 2021-12-14
    唱响红色旋律,礼赞建党百年。12月11日,“永远跟党走 唱支歌儿给党听”2021年天津市原创网络红歌汇暨第三届天津市大学生网络公益歌曲大赛颁奖仪式在梅地亚艺术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全市高校师生代表、文艺界人士代表、津门好网民代表、媒体工作者代表共聚一堂,共同用歌声回顾光辉历程、表达爱党深情、宣传网络公益、唱响时代强音。颁奖仪式现场,我校学子倾情演唱本届网络公益歌曲大赛的主题曲《中国好网民之歌》(多语种版),拉开了活动的帷幕。网信天津、津云客户端、网易天津等多家单位及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连续多年举办天外“网络文化节”“WE梦工场新媒体运营官培训班”,积极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作品征集大赛”“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天津市大学生网络公益歌曲大赛”“‘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等活动,涌现出《强国一代有我在(多语种版)》《中国好网民之歌(多语种版)》《五十五载弦歌不辍 青春天外献礼祖国》《执笔少年》《不忘初心》《星辰大海》等形式丰富多样、内容健康向上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多次在全国及天津市级比赛中斩获佳绩,展现了天外师生“奋进新时代,争做追
  • 2021-12-14
    11月17日以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承办的“看故宫 学汉语”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顺利进行。故宫课程共设置三大模块、八个主题,将语言知识巧妙地和故宫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另外还设置了画千里江山图、制作六角宫灯等动手性极强的活动,课程中既动眼、动心,又动手,极富知识性和体验感。 课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老师们积极互动,兴趣盎然。本次项目按不同国别和授课模式分批次开班,只为让不同语言水平的同学都能获得最优的学习体验,真正地学有所得,老师们根据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做到一班一策。由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的同学只能在结束自己一天的大学课程后才能参加本项目课程,我校授课老师克服时差困难,坚持在北京时间凌晨两点为同学们直播授课。任课教师敬业奉献的精神也感动了匈牙利大学和全体学员,学员们表示一定会珍惜这次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对于本次“看故宫 学汉语”项目课程,匈牙利官方媒体还以《德布勒森当地学生有机会更多地了解中国语言与文化》为题专门进行了报道,报道称“在课程中,学生们可以学习汉语,培养沟通能力,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游走’故宫的同时,感受遥远
  • 2021-12-14
      12月9日下午,2020-2021学年天津市高校“大学生年度人物”暨天津市王克昌奖学金特等奖终评会在我校马场道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原市委常委、市政协副主席何国模出席终评会。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领导、天津市王克昌奖学基金会理事成员以及30名候选人所在高校的领导担任评委。校党委书记殷奇在评审会前与出席领导亲切会见。校领导与出席领导亲切会见评审会现场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赵蓓在大赛伊始代表市教育两委对所有参赛学校及专家评委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希望青年大学生能够胸怀祖国、同心向党、志存高远,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市教委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处一级调研员赵蓓讲话唯有热血张扬,方能不负青春。参加终审会30名候选人中,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追光者”,有以己所学投身国防事业的科研新星,有在药物分析领域攻坚克难的中医药人,有用文字与镜头讲述家乡脱贫致富和民族团结故事的白族女生,有弘扬非遗文化、播撒红色火种的思政宣讲员,有深耕心理育人模式的准教育工作者,有携笔从戎、用迷彩点燃青春的巾帼豪杰,有在创新创业之路上奋勇前行的科技尖兵,有多次斩获国
  • 2021-12-14
    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根据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关于开展2021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科研处积极开展项目宣讲,组织全校各相关部门的教师申报,逐一审核申报书,并按时上报。经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专家评议和公示,我校共有七项课题正式立项,含重点课题一项、一般课题一项、青年课题五项,立项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今后,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将继续关注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学术前沿,发挥国别和区域研究优势和国际中文教育机构作用,组织申报、开展更多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为增强国际中文教育学术影响力贡献力量。2021年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立项名单
  • 2021-12-13
    【获奖者科研概况】马涛,英语学院传媒系,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研究。天津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兼委员;发表论文6篇,出版参编著作2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局级科研项目1项。【获奖成果简介】《超越黑色幽默的<第23条军规>》发表于《当代外国文学》(ISSN:1001-1757),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9-2020)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文章刊发在2019年第2期。【成果内容提要】约瑟夫·海勒后期创作的短篇小说《第23 条军规》虽然延续了《第22 条军规》的叙事构思,但是在叙事观念和审美特征上却有所变化。《第23 条军规》体现了海勒从早期实验主义创作到后现代现实主义的创作转向,在语言深刻性和思想严肃性方面都对《第22 条军规》有所超越。作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全景式批判表现出更为成熟深沉的人文主义关怀,升华了黑色幽默的崇高感。该成果荣获我校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通讯员/李薇 王双燕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刘宏伟)
  • 2021-12-13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全会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12月8日,校党委书记殷奇在主楼报告厅为滨海外事学院师生专题宣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滨海外事学院全体领导班子成员、中层领导干部、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宣讲会由滨海外事学院党委书记张文主持。殷奇从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等六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行了深刻阐释。殷奇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着力点放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教育引导全党进一步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规律,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他围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4个历史时期,对党的百年奋斗和辉煌成就进行了深入解读;从13个方面分领域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采取的重大方略、重大工作、重大举措
  • 2021-12-13
    12月7日,《中国纪检监察报》第五版刊发对话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红运教授文章《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今天,从来就不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他人的恩赐施舍,靠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敢于胜利的历史自觉和伟大实践。杨红运深刻阐释了开拓与创新的关系,回答了为什么说开拓创新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始终把握怎样的原则、有哪些好的做法,以及基于当下的历史方位坚持开拓创新的意义等问题。中国纪检监察报原文转载如下: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对话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红运日期: 2021/12/07  作者: 本报记者 郝思斯  字数: 4668“十四五”开局之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动,22条市场准入特别措施、33项金融改革举措相继出台,重点产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大量企业纷纷落户。图为位于自贸港重点园区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 2021-12-09
    与会师生参观求索荣誉学院建院十年图片展座谈会现场12月7日下午,求索荣誉学院建院十周年座谈会在逸夫楼莎翁厅举行。校党委书记殷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法春,副校长余江出席,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求索荣誉学院全体教职工、部分校友和在校生代表参加。会议由求索荣誉学院院长郭建校主持。座谈会前,与会师生在学生讲解员的带领下,集体参观了求索荣誉学院建院十周年图片展,回顾了学院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和工作成果。殷奇对求索建院十年表示祝贺,对求索学院师生的不懈奋斗表示感谢,同时也对学院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指出,要传承发扬十年来的办学成果,深入思考什么是求索荣誉学院,为什么要成立求索荣誉学院,深入思考新时代对优秀的定义和精神内核。他要求,学院师生要不断总结优秀经验,在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国际化、交叉、开放、融合以及提升服务社会、教学管理能力等十个方面再挖潜、再用力。会上,校友代表深情回顾了大学生活。毕业后投身基层、现就职于河北区王串场街道的李青原,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市场开发的颜冬冬,市级优秀志愿者、现就职于阿里巴巴集团的王颖先后发言。他们感念师恩,更感谢在天外、在求索的培养下
  • 2021-12-09
    12月6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津津乐道”海外学员研习班顺利开班。副校长程国毅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继续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来自英国、日本、越南、泰国、葡萄牙、乌克兰、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或地区的120余名学员参加活动。程国毅代表学校对研习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向各国参加本次“汉语桥”项目的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国际化办学历程,对研习班克服疫情困难为学员们提供走进汉语、了解中国的云端平台表示肯定。他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此次学习中文、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机会,不断提高汉语综合应用能力,携手促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互鉴,为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魏华表示,学院致力于为学员提供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学习内容和文化体验活动,并努力为全球中文学习者提供深度感受中华文化的机会。任课教师代表景天婕在发言中表示,研习班准备了诸多有趣的课程板块来帮助各位学员学习中文,希望大家积极配合完成授课任务,让“汉语桥”项目的学习给大家留下美好回忆。随后,日本学员代表白畑眸、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