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栏目别名}

  • 2021-12-09
    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由天津市文明办、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文明交通进高校”活动颁奖仪式在天津水上公园举行。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于洋同学获得“优秀大学生志愿者”荣誉称号。 自“文明交通进高校”活动开展以来,学校与公安交管部门通力协作,开展“流动车管所”进校为师生办理驾驶证到期换证等二十五项便民业务;组织学生“平安志愿者”赴河西支队警区服务站,聆听“交通安全教育课”并在重点路口开展文明交通疏导工作;邀请交警到校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讲活动并组织师生文明出行倡议签名活动;积极参与天津市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共同录制多语种的“守法规知礼让、安全文明出行”122主题宣传片;开展校园周边及校内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等活动。系列活动倡导广大师生成为道路交通宣传者、安全文明出行践行者,营造出“师生关注、师生参与”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了全校师生交通安全意识,提高了遵守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文明校园建设。 (通讯员/崔伟杰 内容审核/暴士蕊 窦文彤 田洪武)
  • 2021-12-09
    12月3日, 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举办的2021年外派教师岗中培训顺利开班。本次培训班以线上方式进行,来自我校8所孔子学院共计43名中方院长、外派教师及志愿者们齐聚云端,共同参训。副校长李迎迎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李迎迎指出,随着中文在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中文学习需求不断扩大,构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和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和服务,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支持外派在岗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疫情下的工作胜任力,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精锐专家团队,开设了本次岗中培训项目。希望通过本次培训,为全体在岗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使教师了解相关管理制度、提高专业技能、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更好地适应疫情下的生活与工作。开班仪式结束后,我校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王铭玉教授作了首场题为《国际传播亟需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讲座。本次培训自12月3日起,为期10天,共邀请13名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专家担任课程讲师,就中文教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跨文化交际、公共外交、防疫与制度解读等方面作专业课程指导。(通讯员/
  • 2021-12-08
    孔院教师现场授课照片孔院教师荆琳现场授课照片2021年顺天乡大学暑期线上夏令营2021年顺天乡大学迎中秋文化体验活动之饺子王美食评比大赛自2020年初韩国新冠肺炎疫情大规模暴发以来,在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天津外国语大学与韩国顺天乡大学等各方的全力支持与指导下,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迅速反应,积极制定各项措施,坚决与疫情做斗争。依据国内外疫情变化与国内外各管理部门的要求,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坚持主动防疫的原则,及时制定防范新冠病毒的预案与突发问题紧急处理方案,组建疫情工作小组,并要求全院教职工无必要不外出,定期全面消毒,定期进行体温汇报,有情况及时汇报等。特别是校外有面授课的教师,除遵守上述要求外,还要在外出授课期间与他人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佩戴口罩或面具等。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在各方的协助下,在全院中外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全体教职工无一人感染新冠病毒。同时,顺天乡大学孔子学院全体教职工坚守岗位,利用线下与线上结合的方式,竭尽全力确保原有工作顺利开展。首先,克服困难,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推动中文教育。疫情暴发后,依据顺天乡大学教学要求,孔子学院负责的国际通商学院(G
  • 2021-12-08
    “尝新?畅心?敞心”中国美食之旅线上团组交流项目已经落下帷幕。为期十一天的中国美食之旅不仅给哥伦比亚学员带来了美妙的汉语语言和中国美食体验,还为彼此文化的互学、互鉴、互赏搭起来了“心”的桥梁。项目圆满完成,离不开天津外国语大学和天津职业大学的教师团队、管理团队,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的翻译团队和助教团队的默默付出。让我们一起走进“尝新?畅心?敞心”中国美食之旅的“台前幕后”,看看项目背后的故事。教师团队篇精彩纷呈的中国美食直播课录制现场位于天津职业大学。该校提供了烹饪专业精英教师团队、现代化高端厨房以及专业的拍摄制作小组。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美食制作的高清过程。美食制作直播现场美食制作直播现场文化直播课教师团队部分教师语言课教师团队为我们带来精彩讲座的两位教师助教团队篇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系的9名助教从项目开始直至结束,一直陪伴着学员们。他们不仅为本项目提供了部分翻译支持,还积极参与到学员的日常管理和项目的活动主持工作中。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可爱的助教小老师们:正在主持结业仪式的助教组组长江雨奇和翻译张君宇超级给力的助教团队助教团队工作照翻译团队篇直播课和录播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
  • 2021-12-08
    12月6日,《人民日报》第十版“外媒看中国”刊发文章《中国绿色能源技术惠及世界(专家解读)》,专访我校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教授。在访谈中,李强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中国清洁能源发展呈现出水电开发科学有效、风电开发协调推进、核电发展安全有序、太阳能多元化利用等特征。他表示,中国绿色发展之路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大大提振了世界各国绿色复苏的雄心。人民日报截图全文转载如下:中国绿色能源技术惠及世界■ 受访专家: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李 强《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12月06日 第10版)中国国家能源局近日发布消息,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达到30015万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12年稳居全球第一。中国风电机组产量已占全球2/3以上市场份额。彭博社称,中国的风机制造商凭着惊人的安装速度,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市场。现在,这些风电巨头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墨西哥《金融报》报道指出,“中国制造”的绿色能源技术不断输出到海外,中国正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企业降低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的成本。中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
  • 2021-12-08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用全会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校党委迅速组织开展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培训班,通过专题辅导、自学、分组研讨等形式,引导处级干部学深悟透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11月25日,校党委书记殷奇在开班仪式上,从深刻认识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和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六个方面,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了深入宣讲解读。 参训学员以二级中心组为单位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学习。11月30日,全体学员分成五个小组开展专题研讨。校领导参加小组研讨,倾听学员交流发言。大家分别结合各自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际,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分享了自己的所学所思。 参训学员纷纷表示,虽然培训班结束了,但对全会精神的学习领悟践行将持之以恒进行下去,继续通过各种形式精研细读、深入领会,吃透精神实质、把握核心要义,切
  • 2021-12-08
    【获奖者科研概况】王志英,国际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语言学博士,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CSSCI核心论文12篇;出版专著1部;在研国家社科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项目2项,主持完成校级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参与完成教育部项目3项。2017年获天津外国语大学“良师益友”荣誉称号,2019年获天津外国语大学“三育人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获奖成果简介】专著《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ISBN: 978-7-5203-4496-8,全书共29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成果内容提要】本书以语用否定为研究对象,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汉语中的五类语用否定现象,即元语否定、预设否定、羡余否定、隐性否定和否定性话语标记。对五类语用否定现象的总体特征、性质、语用功能、生成动因和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是解释语用否定现象生成的动因和机制,揭示语言表达背后的认知动因和语用目的,力图对语用否定现象作出更为合理而全面的解释,为整个否定范畴的系统研究做
  • 2021-12-08
    12月5日,在第36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评选结果揭晓,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校青协”)荣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此前,天津市公布2021年度学雷锋志愿服务“六个一批”先进典型名单,校青协获评“天津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校青协自1995年成立至今,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院级志愿服务组织有效联动,广泛开展大型展赛会志愿服务、扶贫济困、助老助残、社区服务、抗疫救灾等重点项目,形成广泛影响和示范效应。近年来,我校依托外语特色优势,将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深化实践育人的重要阵地,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探索形成了涉外志愿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一体两翼”的“天外模式”,通过开设志愿服务课程、系统认定志愿服务时长、完善综合素质教育实践学分管理等有力举措,营造出志愿服务“人人愿为、时时能为、处处可为”的生动局面。此次荣誉称号的取得,是对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成效的认可和激励。学校将以此为契机,聚焦立德树
  • 2021-12-07
    线上参赛 录制参赛视频 获奖证书 12月4日,第四届“外教社杯”天津市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天津赛区决赛在线上顺利举行。我校由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肖子健、董珂廷、李镕廷组成的参赛团队,以总成绩第一摘得桂冠,荣获特等奖,并闯入全国总决赛。 通识教育学院刘颖、尚春瑞,以及国际传媒学院侯正通老师担任本次参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从跨文化视角出发,针对团队进行系统培训,找出切实创新的文化冲突解决对策。在学校选拔赛和天津市复赛阶段,团队以“The greatest poet in China”为题,全方位、多角度剖析了诗歌文化中蕴含的跨文化交际内容,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的同时,剖析了不同国家以及文化圈的文化差异。参赛团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校内选拔赛特等奖、天津市复赛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市级决赛。 市级决赛共分案例分析、快速问答以及讲中国故事三个展示环节。我校参赛队伍结合文化冲突四阶段、文化冰山、刻板印象、高低语境等跨文化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优秀的综合素质,最终凭借丰富的知识储备、缜密的逻辑思路、扎实的语言功底,从五支决赛团队中脱颖而出斩获桂冠。 本次“外教社杯”天
  • 2021-12-07
    12月3日下午,我校组织开展统战成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辅导班,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知联会班子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代表、少数民族代表等统战成员参加。校党委书记殷奇出席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长吴翼彬主持。 殷奇与每位同志进行了交谈,他指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是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师生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进一步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不断夯实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始终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向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 他强调,坚持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学校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师生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忘